带磁力聚氯乙烯轻型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678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磁力聚氯乙烯轻型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输送带技术领域。其自上至下依次包括带磁力聚氯乙烯层、底层织物层和聚酯织物骨架;通过底层织物层的制备、带磁力聚氯乙烯浆料的制备和涂覆制得带磁力聚氯乙烯轻型输送带。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聚氯乙烯轻型输送带的胶层材料质中,添加纳米级超细铁粉后磁化,对铁素体金属材料有磁力反应,制备过程简单环保,满足了对输送带的磁力功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磁力聚氯乙烯轻型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磁力聚氯乙烯轻型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输送带

技术介绍
轻型输送带是输送带中的精细产品,以棉、聚酰胺(PA)、涤纶等织物作为带芯或骨架材料,以橡胶(包括橡塑)或塑料作为覆盖层(也可无覆盖层带),表面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有各种图案的深浅花纹或横向型条、挡板和波纹挡边。轻型输送带具有带体轻薄、尺寸稳定性好、精度高、色彩明快、张力高、安全无毒等特点。同时,随着制备技术的发展,可供用户选择的产品种类和性能范围越来越广,可具有防静电、耐腐蚀、阻燃、低噪音等各种特殊性能。根据国家标准GB/T236772009轻型输送带,按轻型输送带的覆盖层的材料类型可将其分为两大类:橡胶型(包括橡塑型)和塑料型(包括聚氯乙烯PVC、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聚乙烯PE等)。传统的橡胶输送带由美国杜邦公司专利技术生产并用于各种物品输送,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基本上以天然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丁苯橡胶等为主。目前,通过塑料增强橡胶和橡胶增韧塑料等改性原材料的使用,促使以橡胶为主要原料的输送带转向了新型橡塑复合材料输送带。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的发展对输送带用新材料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对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可获得高强度、高黏结性、高摩擦以及具有阻燃、抗静电、环保等多种附加性能的新型输送带材料。普通的聚氯乙烯轻型输送带在正常条件下不对铁素体金属材料有磁力反应。对输送带有磁力功能要求时不能满足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带磁力聚氯乙烯轻型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其能够在输送过程中提供磁力功能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带磁力聚氯乙烯轻型输送带,自上至下依次包括带磁力聚氯乙烯层、底层织物层和聚酯织物骨架;按重量份计所述带磁力聚氯乙烯层包括PVC粉90-110份,增塑剂45-55份,稳定剂45-55份和纳米级磁化铁粉8-12份;所述底层织物层包括PVC粉90-110份,增塑剂45-55份和网络交联剂8-12份。所述聚酯织物骨架采用聚酯纤维编织而成,具体通过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聚酯纤维其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聚酯纤维编织形成聚酯织物骨架使得传送带的抗拉强度提高。所述经线包括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所述第一经线采用单根聚酯纤维构成,所述第二经线采用多根纤维构成,所述第一经线与第二经线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根纤维构成的第二经线其会形成突出条结构,从而形成加强筋,进而使得整个传送带的抗拉强度得以提高。所述增塑剂具体为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别名DOTP,其经过SGS检测不含邻苯二甲酸盐(16P),是一种环保型,可替代DOP的新型增塑剂。DOTP在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上均优于DOP。其具有突出的耐电性能、耐热、低温挥发性、低的玻璃化温度、低挥发性等性能。本专利技术采用南亚化工的DOTP产品,其经过“SGS”检测不含邻苯二甲酸盐(16P),是一种环保型,可替代DOP的新型增塑剂,无味DOTP在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上均优于DOP。具体DOTP参数如表1所示,DOP参数如表2所示。表1指标名称一级品色泽(Pt-Co)max30密度(20℃)g/cm30.98-0.986酸值mgKOH/gmax0.05酯含量%min99.5闪点℃min210加热减量%max0.1水分%max0.05表2色度,(Pt-Co)号≤30纯度%≥99.5酸度(以苯二甲酸计),%≤0.010水份,%≤0.10闪点(开口杯法),℃≥196体积电阻率,x109Ω.m≥1.0所述稳定剂具体为钙锌稳定剂。钙锌稳定剂由钙盐、锌盐、润滑剂、抗氧剂等为主要组分采用特殊复合工艺而合成。它不但可以取代铅镉盐类和有机锡类等有毒稳定剂,而且具有相当好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和透明性及着色力。实践证明,在PVC树脂制品中,加工性能好,热稳定作用相当于铅盐类稳定剂,是一种良好的无毒稳定剂。本专利技术采用XY104型钙锌稳定剂,该产品无毒环保,无有害重金属,可替代铅盐、有机锡类稳定剂,有利于环境保护;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初期着色性出色,长期稳定性及耐候性优良;兼具增韧和促进熔融作用,塑化流动性好,无析出;具有独特偶联作用,赋予填充剂良好的分散性,增进与树脂的包裹,提高制品的色泽鲜艳度和牢固度,改善制品外观,提高制品性能。所述网络交联剂具体为交联剂TAC。交联剂又称作架桥剂,是聚烃类光致抗蚀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光致抗蚀剂的光化学固化作用,依赖于带有双感光性官能团的交联剂参加反应,交联剂曝光后产生双自由基,它和聚烃类树脂相作用,在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形成桥键,变为三维结构的不溶性物质。本专利技术采用安邦化工交联剂——JN852由三聚氯氰,丙烯醇组合成反应制得的交联剂TAC。其理化性质是:凝固点为26℃,比重为1.113,折射率为N26D3:1.504,粘度30℃时为12.55×10-3Pa.s,能与丙酮、苯、氯仿、二恶烷、乙酸乙酯、乙醇互溶。在水下溶解度为0.6g/100g水,在碱性时稳定,遇酸易水解,与钼、镍、锰和汞能加速聚合,用作各类橡胶及塑料的交联剂和敏化剂。化学名称:三烯丙基氰脲酸酯,分子式:C12H12N3O3,相对分子量:249.27,可显著地缩短硫化时间、提高机械性能,提高耐磨性、耐候性和耐溶剂性;可明显提高耐热性和机械强度,耐热性可提高至200℃以上。所述纳米级磁化铁粉粒径为1200-1500目。所述带磁力聚氯乙烯轻型输送带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步骤如下:(1)底层织物层的制备:取PVC粉90-110份,增塑剂45-55份和网络交联剂8-12份,充分混合均匀,将其涂覆于聚酯织物骨架上,涂覆厚度为1.0-1.2mm,随后在180-200℃高温塑化0.2-0.4h,得到底层织物层;(2)带磁力聚氯乙烯浆料的制备:取PVC粉90-110份,增塑剂45-55份,稳定剂45-55份和纳米级磁化铁粉8-12份,充分混合均匀,研磨至800-1000目,得到带磁力聚氯乙烯浆料;(3)涂覆:将步骤(2)所得止滑输送层浆料涂覆在步骤(1)所得底层织物层上,涂覆厚度为0.3-0.4mm,在180-200℃高温塑化0.2-0.4h,即得到带磁力聚氯乙烯轻型输送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聚氯乙烯轻型输送带的胶层材料质中,添加纳米级超细铁粉后磁化,对铁素体金属材料有磁力反应,制备过程简单环保,满足了对输送带的磁力功能要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所述带磁力聚氯乙烯轻型输送带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步骤如下:(1)底层织物层的制备:取PVC粉110份,增塑剂55份和网络交联剂12份,充分混合均匀,将其涂覆于聚酯织物骨架上,涂覆厚度为1.2mm,随后在200℃高温塑化0.2h,得到底层织物层;(2)带磁力聚氯乙烯浆料的制备:取PVC粉110份,增塑剂55份,稳定剂55份和纳米级磁化铁粉12份,充分混合均匀,研磨至1000目,得到带磁力聚氯乙烯浆料;(3)涂覆:将步骤(2)所得止滑输送层浆料涂覆在步骤(1)所得底层织物层上,涂覆厚度为0.4mm,在200℃高温塑化0.2h,即得到带磁力聚氯乙烯轻型输送带。所述聚酯织物骨架采用聚酯纤维编织而成,具体通过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经线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磁力聚氯乙烯轻型输送带,其特征是:自上至下依次包括带磁力聚氯乙烯层、底层织物层和聚酯织物骨架;按重量份计所述带磁力聚氯乙烯层包括PVC粉90‑110份,增塑剂45‑55份,稳定剂45‑55份和纳米级磁化铁粉8‑12份;所述底层织物层包括PVC粉90‑110份,增塑剂45‑55份和网络交联剂8‑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带磁力聚氯乙烯轻型输送带,其特征是:自上至下依次包括带磁力聚氯乙烯层、底层织物层和聚酯织物骨架;按重量份计所述带磁力聚氯乙烯层包括PVC粉90-110份,增塑剂45-55份,稳定剂45-55份和纳米级磁化铁粉8-12份;所述底层织物层包括PVC粉90-110份,增塑剂45-55份和网络交联剂8-12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磁力聚氯乙烯轻型输送带,其特征是:所述聚酯织物骨架采用聚酯纤维编织而成,具体通过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磁力聚氯乙烯轻型输送带,其特征是:所述经线包括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所述第一经线采用单根聚酯纤维构成,所述第二经线采用多根纤维构成,所述第一经线与第二经线间隔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磁力聚氯乙烯轻型输送带,其特征是:所述增塑剂具体为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5.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磁力聚氯乙烯轻型输送带,其特征是:所述稳定剂具体为钙锌稳定剂。6.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磁力聚氯乙烯轻型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伟张浩张华高洪才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顺晟工业制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