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世园专利>正文

沥青管路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6735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沥青管路换热装置,包括储油罐,储油罐上有导热油入口和出口,在储油罐内设置有1片以上的散热片,散热片上有作用油路的油孔。上述散热片均匀分布,油孔位于散热片中间,油孔的孔径为40-6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作为热源的导热油储罐内增加了大量的散热片,较之没有增加散热片的储罐,导热油的加热速度提高很多,基本上可以满足沥青管路(含泵、阀)的伴热要求。(*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道路施工设备,具体地是一种利用热沥青自身热能伴热的沥青管路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沥青管路(含泵、阀)的伴热问题,是多年来一直困挠着筑、养路机械设备设计、使用者,且又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导热油因其具有节能环保、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不受环境气候影响等诸多优点,被许多筑、养路机械设备用来进行沥青管路(含泵、阀)的伴热。然而,对许多中、小型移动筑、养路机械设备而言,导热油的热源却是制约其大量使用的瓶颈。现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沥青管路(含泵、阀)的“套管(夹层)保温伴热。”沥青管路(含泵、阀)的“套管(夹层)保温”,如图1所示,在沥青管路的外面套上一层管(在泵、阀的壳体外加上夹套),夹层中通以导热油,导热油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给管路(泵、阀)中的沥青,导热油不断循环,将热源的热量源源不断的传给管路(含泵、阀)中的沥青,从而使沥青保温、升温。二.导热油伴热系统的加热形式及利弊分析1.和沥青的加热系统共用热源对沥青管路的伴热系统而言,此种方式是最经济也是最安全可靠的方式,但此种方式一般只在大、中型设备上使用。如果在中、小型的移动式设备上使用,其热源设备的成本占整个设备总成本中的比例会很高,一般是不现实的。2.单独配置热源为沥青管路伴热单独配置热源,其功率一般不需太大,每10米(含泵、阀)在3~5千瓦即可。为沥青管路伴热单独配置的热源,其加热方式又可分为两种a.直接加热。通过烟道散热或电热管直接加热导热油。此方式一般在中、小型设备较多见,但采用此种方式,导热油的温度控制不好极易导致导热油的迅速老化,严重的甚至导致管路堵塞,造成事故。故采用此种热源的伴热系统,一般需配置相应的测控温及伺服机构,导致热源成本上涨,同时恶劣的工作环境也会造成仪表及伺服机构的故障率上升。b.间按加热。利用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简称热管)换热技术,将沥青加热系统中的热能交换到沥青的伴热系统,从而达到加热导热油的目的。因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简称热管)的散热段可以通过制造工艺控制散热温度,故可以保证导热油的加热温度始终控制在其工作温度以内,同时可以省掉测控温及伺服机构,从而大大减轻设备的故障率。现在许多沥青加热设备及沥青洒布设被都在采用此种技术。但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简称热管)的制造技术较复杂,且使用是一次性的。3.利用沥青自身热能加热沥青伴热系统有许多的中、小型移动式筑、养路机械设备,本身不具备沥青加热能力,亦没有电能提供,沥青拌热系统的几种加热方式均无法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可采用图2所示的方式,在沥青罐里加入盘管作为热源,通过不断的循环,将沥青的热量交换到伴热系统中。这种热源是成本最低,操作最简单的一种伴热方式。但这种热源的伴热方式有个致命弱点沥青管路(含泵、阀)的伴热极慢,如保温不好,沥青管路(含泵、阀)中的残存沥青甚至无法融化,以全于这种最理想的沥青管路(含泵、阀)伴热系统一直无法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沥青自身热能加热沥青管路(含泵、阀)的沥青管路换热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沥青管路换热装置,包括储油罐,储油罐上有导热油入口和出口,在储油罐内设置有1片以上的散热片,散热片上有作用油路的油孔。上述散热片均匀分布,油孔位于散热片中间,油孔的孔径为40-60mm。我们知道,在平壁上的稳态导热时,热量的传递速度为Q=AλΔθ/s式中A=热流垂直方向的横截面积;λ=导热系数;θ=温差;s=壁厚;在没有增加散热片以前,沥青向导热油传递热量的散热面积为A=(πD2/4)×2+πDL=0.25+0.63=0.88M2增加散热片以后,沥青向导热油传递热量的散热面积为AZ=(πD2/4)×2+〔(πD2/4)-(πd2/4)〕×19+πDL=0.88+〔0.13-0.002〕×19+0.63=3.98M2增加散热片以后,沥青向导热油传递热量的速度增加了(AzλΔθ/s)/(AλΔθ/s)=3.98/0.88=4.52倍查相关资料钢在200℃ λ=50已知Δθ=100℃,s=4mm沥青向导热油传递热量的速度Qz=AzλΔθ/s=3.98×50×100/4=4975J/s本技术在作为热源的导热油储罐内增加了大量的散热片,较之没有增加散热片的储罐,导热油的加热速度提高很多,基本上可以满足沥青管路(含泵、阀)的伴热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同类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同类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一种沥青管路换热装置,包括储油罐1,储油罐上有导热油入口5和出口4,储油罐1内设置有26片均匀分布的散热片2,散热片2上有作用油路的油孔3。油孔3位于散热片2中间,油孔3的孔径为40-60mm。上述散热片的片数和距离可根据需要设置。权利要求1.一种沥青管路换热装置,包括储油罐,储油罐上有导热油入口和出口,其特征在于在储油罐内设置有1片以上的散热片,散热片上有作用油路的油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片均匀分布,油孔位于散热片中间,油孔的孔径为40-60mm。专利摘要一种沥青管路换热装置,包括储油罐,储油罐上有导热油入口和出口,在储油罐内设置有1片以上的散热片,散热片上有作用油路的油孔。上述散热片均匀分布,油孔位于散热片中间,油孔的孔径为40-60mm。本技术在作为热源的导热油储罐内增加了大量的散热片,较之没有增加散热片的储罐,导热油的加热速度提高很多,基本上可以满足沥青管路(含泵、阀)的伴热要求。文档编号E01C19/08GK2747266SQ200420111850公开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7日专利技术者王世园 申请人:王世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沥青管路换热装置,包括储油罐,储油罐上有导热油入口和出口,其特征在于在储油罐内设置有1片以上的散热片,散热片上有作用油路的油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园
申请(专利权)人:王世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