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景育专利>正文

任意折叠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672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人类生活必须品,尤其涉及一种可任意折叠伞。该伞的伞面为四分叉支承管张开状态呈“Y”形,分叉支承管及伞支承管,主伞骨支承管为多节空心管,主伞骨支承管每节之间斜端面凹凸点啮合,主伞骨支承管的下端装有可旋转升降式手柄。该伞可任意折叠,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永远不会生锈,不怕压,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和自恢复能力,设计新颖,外形美观。(*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人类生活必须品,尤其涉及一种可任意折叠的伞。目前使用的雨伞存在如下缺点(1)不便携带。普通折叠伞虽可折叠,但不能任意弯曲折叠,随身携带或装包里仍感不便;(2)抗风能力差,不结实。当遇到风较大时。伞会被风吹得向上弯曲变形,甚至损坏;(3)收伞时必须用双手,这是很不方便的;(4)收伞后雨伞滴水。滴在汽车或室内地板上很不好。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设计一种(1)便于携带。可任意弯曲折叠。体积小。(2)抗风能力很强,结实经久耐用。(3)收伞时只须一只手轻轻按一下即可,开伞时也只须一只手。(4)收伞后可以使伞不滴水的任意折叠伞。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伞的伞面为四分叉支承管张开状态呈“Y”形,分叉支承管及伞支承管,主伞骨支承管为多节空心管,主伞骨支承管每节之间斜端面凹凸点啮合,主伞骨支承管的下方装有可旋转升降式手柄,张紧绳的一端固定在伞面分叉支承管的前端圆柱上,另一端穿过伞面分叉支承管,二分叉接头,伞面支承管,主伞骨四分叉接头,汇集一起共同穿过主伞骨支承管,调节螺管系在手柄内的打滑环上。手柄上方设置有压紧螺帽,调节螺帽与档圈之间装有弹簧,手柄内设有定滑轮,手柄侧壁上安装有齿条和手推按钮。本技术和目前使用的雨伞相比具有携带方便,可任意折叠,体积小,抗内能力强,经久耐用。收伞时只须一只手轻轻按一下即可,开伞时也只须一只手,收伞后可以使伞不滴水。 附图说明图1为任意折叠伞整体示意图。图2为任意折叠伞伞骨剖视图。图3为任意折叠伞手柄剖视图图4为任意折叠伞伞面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绳子(1)一端固定在圆柱(7)上,另一端穿过伞面分叉支承管(6),再穿过伞面二分叉接头(5)及伞面支承管(4),然后穿过主伞骨四分叉接头(3),其余7根绳子也从各自的分路上分别穿过伞面分叉支承管(6)。伞面二分叉接头(5)、伞面支承管(4)、主伞骨四分叉接头(3),这时8根绳子汇集在一起共同穿过主伞骨支承管(2),共同穿过主伞骨调节螺管(9),系牢在打滑环(16)上,打滑环(16)另一端系牢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18),然后固定在手推按钮(20)上,弹簧片(19)穿过手推按钮(20)的长方形通孔后,一端插入手柄外壳(15)的凹槽内,另一端套在手柄外壳(15)的小圆柱上。压紧螺帽(18)把橡皮圈(11)压紧在手柄外壳(15)上。挡圈(14)装在手柄外壳(15)的凹槽内,弹簧(13)一端压在挡圈(14)上,另一端把调节螺帽(12)紧紧地压在手柄外壳(15)的内锥面上。主伞骨调节螺管(9)穿过压紧螺帽(10)、橡皮圈(11),进入手柄外壳(15)旋进调节螺帽(12)内。伞面布(21)中心部位由伞顶螺帽(8)固定在主伞骨四分叉接头(3)上,其余由细线固定在伞面各支承管上。如图3所示当人手压进手推按钮(20)并向下用力,手推按钮(20)可下滑至手柄外壳(15)的滑槽的下端,此时,绳子(1)处于放松状态,均由多节组成的伞面支承管及主伞骨支承管和伞面布(21)一起可以任意折叠,因此,伞面可以向下合拢收伞,也可以向上合拢收伞。要想打开伞,只要把手推按钮向上推,然后,轻轻逆时针转动伞,伞面就会完全打开。具体过程如下当人手压进手推按钮(20)并向上用力,手推按钮(20)会在手柄外壳(15)的滑槽内向上滑动。此时,绳子(1)逐渐拉紧,各节支承管之间的间隙会逐渐减小,主伞骨支承管(2)基本挺直,伞面支承管(4)及伞面分叉支承管(6)也逐渐挺起,伞面缓缓张开,但不能完全张开。根据人手用力的不同,手推按钮(20)上滑位置就不同,伞面张开程度不同。当人手推不动或不想用力推时,手指松开手推按钮(20),手推按钮(20)在弹簧片(19)的向外弹力的作用下,手推按钮(20)上齿形向外的锯齿就会锁住在手柄外壳(15)的滑槽旁齿形向内的锯齿上。此时,手腕向左一抖,伞而会逆时针转动,由于主伞骨支承管(2)的各节之间斜端面均有凹凸点啮合,不会打滑。如图2的放大图所示,这样伞面转动通过主伞骨支承管传给主伞骨调节螺管(9),主伞骨调节螺管(9)逆时针转动,调节螺帽(12)因在弹簧(13)的推压下与手柄外壳(15)的内锥面存在很大的摩擦力而静止,所以使主伞骨调节螺管上升,绳子(1)会进一步拉紧,直至伞面完全张开。由于惯性使伞面继续转动,当绳子(1)承受的张力大于弹簧(13)作用于调节螺帽(12)的弹力时,调节螺帽(12)开始向下位移,调节螺帽(12)与手柄外壳(15)的内锥面之间的摩擦力消失,调节螺帽(12)跟随主伞骨调节螺管(9)一起逆时针转动,绳子(1)承受的张力保持不变,这样使伞骨各路支承管均处于互相挤紧的最佳状态,保证了伞面完全张开。收伞时仅仅向下推动手推按钮(20),也可以立即收伞,但多次这样做后,会使主伞骨调节螺管(9)位置上升,不利于折叠,所以,有时收伞应该手腕向右一抖转,使伞面顺时针转动,主伞骨调节螺管(9)位置下降,绳子(1)放松,再把手推按钮(20)向下推,使绳子(1)更放松,即可收伞。任意折叠伞有如下效果1、由于无铁制伞骨,可以任意折叠,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永远不生锈,不怕压,不怕弯曲,在野外可以铺在地上供人们席地而坐。2、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和自恢复能力,当该伞受到强风时,该伞局部会发生形变,但当风力小于该伞的承受能力时,该伞会立刻自动恢复正常形态。3、使用该伞极其方便,开伞及收伞均只须一只手,推动按钮和转动手腕是极其连贯自然的动作,由于该伞可以向上收伞,收伞后可以使伞不滴水。4、由于该伞张开后伞内看不到密密麻麻的支承伞骨,给人们一种清新的感觉。权利要求1.一种任意折叠伞,其特征在于该伞的伞面为四分叉支承管张开状态呈“Y”形,分叉支承管(6)及伞支承管(4),主伞骨支承管(2)为多节空心管,主伞骨支承管(2)每节之间斜端面凹凸点啮合,主伞骨支承管(2)下端装有可旋转升降式手柄,张紧绳(1)的一端固定在伞面分叉支承管(6)的前端圆柱(7)上,另一端穿过伞面分叉支承管(6),二分叉接头(5),伞面支承管(4),主伞骨四分叉接头(3),汇集一起共同穿过主伞骨支承管(2),调节螺管(9)系在手柄内的打滑环(16)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意折叠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旋转升降式手柄上方设置有压紧螺帽,调节螺帽(12)与档圈(14)之间装有弹簧(13),手柄内设有定滑轮(18)、手柄侧壁上安装有齿条和手推按钮(20)。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人类生活必须品,尤其涉及一种可任意折叠伞。该伞的伞面为四分叉支承管张开状态呈“Y”形,分叉支承管及伞支承管,主伞骨支承管为多节空心管,主伞骨支承管每节之间斜端面凹凸点啮合,主伞骨支承管的下端装有可旋转升降式手柄。该伞可任意折叠,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永远不会生锈,不怕压,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和自恢复能力,设计新颖,外形美观。文档编号A45B19/10GK2318858SQ9723170公开日1999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者夏景育 申请人:夏景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任意折叠伞,其特征在于该伞的伞面为四分叉支承管张开状态呈“Y”形,分叉支承管(6)及伞支承管(4),主伞骨支承管(2)为多节空心管,主伞骨支承管(2)每节之间斜端面凹凸点啮合,主伞骨支承管(2)下端装有可旋转升降式手柄,张紧绳(1)的一端固定在伞面分叉支承管(6)的前端圆柱(7)上,另一端穿过伞面分叉支承管(6),二分叉接头(5),伞面支承管(4),主伞骨四分叉接头(3),汇集一起共同穿过主伞骨支承管(2),调节螺管(9)系在手柄内的打滑环(16)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景育
申请(专利权)人:夏景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3[中国|青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