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功耗宽带跨导误差放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放大器
,尤其涉及一种低功耗宽带跨导误差放大器。
技术介绍
运算跨导放大器常简称为(OTA),是一种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的运算放大器,是模拟集成电路中的基本单元,也是构成很多模拟集成电路系统的基本模块。比如运算放大器(OPA)是由运算跨导放大器加上缓冲输出级组成,而运算放大器是线性电路中使用最为普遍的单元电路,约占总的模拟集成电路的20%。运算放大器在模拟运算、信号处理、模数转换和有源滤波器中有广泛的应用。与运算放大器相比,OTA具有更为简单的电路结构,使电路功耗大大降低,因此成为微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为了获得较高的增益一般采用两级的OTA,因为一级的结果低频环路增益不够,这样容易造成静态增益误差、输出值精度不够导致性能难以满足系统的需求。而且一般都是采用全差分运放的机构,因为全差分运放相比较于单端运放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其输出采用全差分形式,结构上具有对称性,能抵御共模噪声,有更好的共模信号抑制特性;其次全差分运放可抵消偶次谐波,能够提供较好的输出线性度特性;最后,在结构上,单端输出比全差分多一个镜像极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功耗宽带跨导误差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偏置电压模块、具有共模反馈环路的差分放大器、共源级和class AB输出级放大器;所述偏置电压模块连接所述差分放大器,用于提供偏置电压;所述具有共模反馈环路的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共源级和class AB输出级放大器的输入端,用于放大第一输入电压与第二输入电压之间的误差并输出至所述共源级和class AB输出级放大器进一步放大;所述共源级和class AB输出级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电流IE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功耗宽带跨导误差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偏置电压模块、具有共模反馈环路的差分放大器、共源级和classAB输出级放大器;所述偏置电压模块连接所述差分放大器,用于提供偏置电压;所述具有共模反馈环路的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共源级和classAB输出级放大器的输入端,用于放大第一输入电压与第二输入电压之间的误差并输出至所述共源级和classAB输出级放大器进一步放大;所述共源级和classAB输出级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电流IE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功耗宽带跨导误差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共模反馈环路的差分放大器具体包括:晶体管Mbp1、晶体管Mbp2、晶体管Mbp3、晶体管M1、晶体管M2、晶体管M3、晶体管M4、晶体管M5、晶体管M6、晶体管Mf1和晶体管Mf2;晶体管Mbp1、晶体管Mbp2和晶体管Mbp3各自的第一端连接电源Vdd;晶体管M1和晶体管M2各自的第一端连接晶体管Mbp3的第二端;晶体管M3和晶体管M5各自的第二端连接晶体管M1的第二端;晶体管M4和晶体管M6各自的第二端连接晶体管M2的第二端;晶体管M3、晶体管M4、晶体管M5和晶体管M6各自的第一端互相连接并接地;晶体管Mf1的第一端连接晶体管M1的第二端,晶体管Mf1的第二端连接晶体管Mbp1的第二端;晶体管Mf2的第一端连接晶体管M2的第二端,晶体管Mf2的第二端连接晶体管Mbp2的第二端;晶体管M1和晶体管M2各自的第三端为所述具有共模反馈环路的差分放大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输入电压与第二输入电压;晶体管M3和晶体管M4的第三端连接晶体管Mf2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具有共模反馈环路的差分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晶体管M5和晶体管M6的第三端连接晶体管Mf1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具有共模反馈环路的差分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功耗宽带跨导误差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源级和classAB输出级放大器由晶体管M7、晶体管M8、晶体管M9、晶体管M10、晶体管M11和晶体管M12组成共源极放大器,由晶体管M13和晶体管M14组成classAB输出级放大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功耗宽带跨导误差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晶体管M7的第一端接地,晶体管M7的第二端连接晶体管M8的第二端,晶体管M8的第一端连接电源Vdd;晶体管M10的第一端接地,晶体管M10的第二端连接晶体管M9的第二端,晶体管M9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利平,李思臻,余凯,周盼,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