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小雷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659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外壳,所述充电桩外壳上设有上下移动机构,所述上下移动机构设有固定底座、阶梯状凹槽、液压缸机构、升降柱、挡盖、固定台、脚踏开关,所述充电桩外壳上设有充电机构,所述充电机构设有充电台、进线通道、进电导线、充电口、自动收线器、充电检测器、接电口、接电插头、充电插头、小型圆形凹槽、小型电动伸缩杆、减振垫、防护垫,所述充电桩外壳上设有刷卡机构,所述刷卡机构设有读卡器、小型显示屏、盛放卡槽、方形凹槽、固定轴承、转动轴、转动板、输入键盘、固定把手、伸缩弹簧、挡板、橡胶垫,所述充电桩外壳内上端设有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充电桩。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中常见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多都是固定安装在地面上,通过太阳能发电或连接城市接电为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一般都走明线或走埋在地下管道中的暗线,走明线的线路容易损坏,走暗线的线路出现问题后难以维修,充电桩属于公共设施,一般安装在停车场或道路上,虽然方便使用,但也是一种障碍,有些驾驶技术不好的司机,在行驶过程中若不注意,会撞到充电桩上,带来交通事故,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时,插口有限,司机又不能一直在一旁等着,在充满电后没有及时拔出来,当有后来的新能源汽车想要充电时,往往找不到充电口,为人们出行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充电桩。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外壳,所述充电桩外壳位于停车位后侧的地面上,所述充电桩外壳上设有上下移动机构,所述上下移动机构由固定安装在充电桩外壳下表面的固定底座、位于停车位后侧地面下的阶梯状凹槽、固定安装在阶梯状凹槽内下表面的液压缸机构、一端与伸入液压缸机构内另一端与固定底座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升降柱、固定安装在充电桩外壳上表面且与阶梯状凹槽大小形状对应的挡盖、固定安装在阶梯状凹槽一侧地面上的固定台、固定安装在固定台上表面的脚踏开关共同构成的,所述充电桩外壳上设有充电机构,所述充电机构由固定安装在充电桩外壳内上端后侧的充电台、位于阶梯状凹槽内的进线通道、一端与市政接电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进线通道与充电台接电端固定连接的进电导线、位于充电桩外壳上端四周的多个充电口、固定安装在充电桩外壳内下端的多个自动收线器、固定安装在充电台上的充电检测器、位于充电检测器内的信号发射器、位于充电检测器上均匀分布的多个接电口、一端与自动收线器接电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接电口固定连接的接电插头、一端缠绕在自动收线器内另一端由充电口伸出的充电插头、固定安装在充电插头上的自动脱落机构共同构成的,所述自动脱落机构由位于充电插头前表面均匀分布的多个小型圆形凹槽、分别固定安装在小型圆形凹槽内下表面的小型电动伸缩杆、固定安装在小型电动伸缩杆伸缩端的减振垫、固定安装在充电插头外侧的防护垫共同构成的,所述充电桩外壳上设有刷卡机构,所述刷卡机构由固定安装在充电桩外壳上端外侧的读卡器、位于读卡器上端前侧的小型显示屏、固定安装在读卡器前侧下端的盛放卡槽、位于读卡器侧表面的方形凹槽、固定安装在方形凹槽内一侧上下端的固定轴承、两端分别插入固定轴承内的转动轴、一端与转动轴固定连接的转动板、固定安装在转动板内侧的输入键盘、固定安装在转动板外侧一端的固定把手、一端与转动板内侧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方形凹槽内表面固定连接的伸缩弹簧、固定安装在方形凹槽内前侧的挡板、固定安装在挡板前表面的橡胶垫共同构成的,所述充电桩外壳内上端设有控制器。所述液压缸机构由固定安装在阶梯状凹槽内下表面的液压缸外壳、位于液压缸外壳内部的液压油、位于液压缸外壳上方均匀分布的圆形开口、位于液压缸外壳内部的移动活塞、固定安装在液压缸外壳一侧中间的液压泵、一端与液压缸外壳上进油口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液压泵上出油端固定连接的上导油管、一端与液压缸外壳下进油口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液压泵下出油端固定连接的下导油管共同构成的。所述升降柱下端穿过圆形开口与移动活塞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脚踏开关由固定安装在固定台上表面的弧形防护外壳、位于弧形防护外壳前端的进出口、固定安装在弧形防护外壳内下表面的控制开关共同构成的。所述进电导线呈螺旋状盘旋,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所述小型显示屏内上下两侧设有小型LED灯。所述阶梯状凹槽内下端设有多个与下水道口连通的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内设有单向阀。所述控制器内设有用电接口、电容显示屏、信号接收器、PLC系统。所述信号发射器通过蓝牙信号与信号接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脚踏开关、自动收线器、小型电动伸缩杆、读卡器、输入键盘、液压泵、小型LED灯等电性连接,通过PLC系统控制。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制作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充电桩,可将此充电桩上下移动,并收到地下凹槽中,不占据地上空间形成出行障碍,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接电线可走地下管道,当线路出行问题时,方便取出维修,当新能源汽车充电时,不需要有人在旁边,达到设定好的时间或充满电后,可自动将插头退出,并收线,当没有人使用后,可自动隐藏到地下,方便了人们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自动脱落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刷卡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脚踏开关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控制器的局部示意图;图中,1、充电桩外壳;2、固定底座;3、阶梯状凹槽;4、液压缸机构;5、升降柱;6、挡盖;7、固定台;8、脚踏开关;9充电台;10、进线通道;11、进电导线;12、充电口;13、自动收线器;14、充电检测器;15、信号发射器;16、接电口;17、接电插头;18、充电插头;19、小型圆形凹槽;20、小型电动伸缩杆;21、减振垫;22、防护垫;23、读卡器;24、小型显示屏;25、盛放卡槽;26、方形凹槽;27、固定轴承;28、转动轴;29、转动板;30、输入键盘;31、固定把手;32、伸缩弹簧;33、挡板;34、橡胶垫;35、控制器;36、液压缸外壳;37、液压油;38、圆形开口;39、移动活塞;40、液压泵;41、上导油管;42、下导油管;43、弧形防护外壳;44、进出口;45控制开关;46、小型LED灯;47、排水通道;48、单向阀;49、用电接口;50、电容显示屏;51、信号接收器;52、PLC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外壳1,所述充电桩外壳1位于停车位后侧的地面上,所述充电桩外壳1上设有上下移动机构,所述上下移动机构由固定安装在充电桩外壳1下表面的固定底座2、位于停车位后侧地面下的阶梯状凹槽3、固定安装在阶梯状凹槽3内下表面的液压缸机构4、一端与伸入液压缸机构4内另一端与固定底座2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升降柱5、固定安装在充电桩外壳1上表面且与阶梯状凹槽3大小形状对应的挡盖6、固定安装在阶梯状凹槽3一侧地面上的固定台7、固定安装在固定台7上表面的脚踏开关8共同构成的,所述充电桩外壳1上设有充电机构,所述充电机构由固定安装在充电桩外壳1内上端后侧的充电台9、位于阶梯状凹槽3内的进线通道10、一端与市政接电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进线通道10与充电台9接电端固定连接的进电导线11、位于充电桩外壳1上端四周的多个充电口12、固定安装在充电桩外壳1内下端的多个自动收线器13、固定安装在充电台9上的充电检测器14、位于充电检测器14内的信号发射器15、位于充电检测器14上均匀分布的多个接电口16、一端与自动收线器13接电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接电口16固定连接的接电插头17、一端缠绕在自动收线器13内另一端由充电口12伸出的充电插头18、固定安装在充电插头18上的自动脱落机构共同构成的,所述自动脱落机构由位于充电插头18前表面均匀分布的多个小型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外壳(1)位于停车位后侧的地面上,所述充电桩外壳(1)上设有上下移动机构,所述上下移动机构由固定安装在充电桩外壳(1)下表面的固定底座(2)、位于停车位后侧地面下的阶梯状凹槽(3)、固定安装在阶梯状凹槽(3)内下表面的液压缸机构(4)、一端与伸入液压缸机构(4)内另一端与固定底座(2)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升降柱(5)、固定安装在充电桩外壳(1)上表面且与阶梯状凹槽(3)大小形状对应的挡盖(6)、固定安装在阶梯状凹槽(3)一侧地面上的固定台(7)、固定安装在固定台(7)上表面的脚踏开关(8)共同构成的,所述充电桩外壳(1)上设有充电机构,所述充电机构由固定安装在充电桩外壳(1)内上端后侧的充电台(9)、位于阶梯状凹槽(3)内的进线通道(10)、一端与市政接电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进线通道(10)与充电台(9)接电端固定连接的进电导线(11)、位于充电桩外壳(1)上端四周的多个充电口(12)、固定安装在充电桩外壳(1)内下端的多个自动收线器(13)、固定安装在充电台(9)上的充电检测器(14)、位于充电检测器(14)内的信号发射器(15)、位于充电检测器(14)上均匀分布的多个接电口(16)、一端与自动收线器(13)接电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接电口(16)固定连接的接电插头(17)、一端缠绕在自动收线器(13)内另一端由充电口(12)伸出的充电插头(18)、固定安装在充电插头(18)上的自动脱落机构共同构成的,所述自动脱落机构由位于充电插头(18)前表面均匀分布的多个小型圆形凹槽(19)、分别固定安装在小型圆形凹槽(19)内下表面的小型电动伸缩杆(20)、固定安装在小型电动伸缩杆(20)伸缩端的减振垫(21)、固定安装在充电插头(18)外侧的防护垫(22)共同构成的,所述充电桩外壳(1)上设有刷卡机构,所述刷卡机构由固定安装在充电桩外壳(1)上端外侧的读卡器(23)、位于读卡器(23)上端前侧的小型显示屏(24)、固定安装在读卡器(23)前侧下端的盛放卡槽(25)、位于读卡器(23)侧表面的方形凹槽(26)、固定安装在方形凹槽(26)内一侧上下端的固定轴承(27)、两端分别插入固定轴承(27)内的转动轴(28)、一端与转动轴(28)固定连接的转动板(29)、固定安装在转动板(29)内侧的输入键盘(30)、固定安装在转动板(29)外侧一端的固定把手(31)、一端与转动板(29)内侧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方形凹槽(26)内表面固定连接的伸缩弹簧(32)、固定安装在方形凹槽(26)内前侧的挡板(33)、固定安装在挡板(33)前表面的橡胶垫(34)共同构成的,所述充电桩外壳(1)内上端设有控制器(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可移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外壳(1)位于停车位后侧的地面上,所述充电桩外壳(1)上设有上下移动机构,所述上下移动机构由固定安装在充电桩外壳(1)下表面的固定底座(2)、位于停车位后侧地面下的阶梯状凹槽(3)、固定安装在阶梯状凹槽(3)内下表面的液压缸机构(4)、一端与伸入液压缸机构(4)内另一端与固定底座(2)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升降柱(5)、固定安装在充电桩外壳(1)上表面且与阶梯状凹槽(3)大小形状对应的挡盖(6)、固定安装在阶梯状凹槽(3)一侧地面上的固定台(7)、固定安装在固定台(7)上表面的脚踏开关(8)共同构成的,所述充电桩外壳(1)上设有充电机构,所述充电机构由固定安装在充电桩外壳(1)内上端后侧的充电台(9)、位于阶梯状凹槽(3)内的进线通道(10)、一端与市政接电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进线通道(10)与充电台(9)接电端固定连接的进电导线(11)、位于充电桩外壳(1)上端四周的多个充电口(12)、固定安装在充电桩外壳(1)内下端的多个自动收线器(13)、固定安装在充电台(9)上的充电检测器(14)、位于充电检测器(14)内的信号发射器(15)、位于充电检测器(14)上均匀分布的多个接电口(16)、一端与自动收线器(13)接电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接电口(16)固定连接的接电插头(17)、一端缠绕在自动收线器(13)内另一端由充电口(12)伸出的充电插头(18)、固定安装在充电插头(18)上的自动脱落机构共同构成的,所述自动脱落机构由位于充电插头(18)前表面均匀分布的多个小型圆形凹槽(19)、分别固定安装在小型圆形凹槽(19)内下表面的小型电动伸缩杆(20)、固定安装在小型电动伸缩杆(20)伸缩端的减振垫(21)、固定安装在充电插头(18)外侧的防护垫(22)共同构成的,所述充电桩外壳(1)上设有刷卡机构,所述刷卡机构由固定安装在充电桩外壳(1)上端外侧的读卡器(23)、位于读卡器(23)上端前侧的小型显示屏(24)、固定安装在读卡器(23)前侧下端的盛放卡槽(25)、位于读卡器(23)侧表面的方形凹槽(26)、固定安装在方形凹槽(26)内一侧上下端的固定轴承(27)、两端分别插入固定轴承(27)内的转动轴(28)、一端与转动轴(28)固定连接的转动板(29)、固定安装在转动板(29)内侧的输入键盘(30)、固定安装在转动板(29)外侧一端的固定把手(31)、一端与转动板(29)内侧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方形凹槽(26)内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小雷
申请(专利权)人:孙小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