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主运行车辆用自主检测磨损量轮胎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轮胎结构,确切地说是一种自主运行车辆用自主检测磨损量轮胎结构。
技术介绍
在车辆运行过程中,除了胎压、温度等参数会对轮胎使用性能及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外,轮胎表面的磨损情况也是影响轮胎及车辆运行安全性及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但在实际使用中,当前所使用的轮胎监控措施也仅仅能实现对轮胎胎压和温度进行检测,对磨损量检测尚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仅能通过驾驶人员或车辆检修人员对轮胎磨损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导致轮胎使用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均相对较差,同时随着当前无人驾驶车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无人驾驶车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当前的轮胎磨损量检测手段均不能有效满足与无人驾驶系统配套使用的需要,从而严重影响了无人驾驶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一定程度影响了无人驾驶车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专利技术轮胎磨损量检测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主运行车辆用自主检测磨损量轮胎结构,该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对车辆运行过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主运行车辆用自主检测磨损量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主运行车辆用自主检测磨损量轮胎结构包括轮毂、橡胶轮胎及控制系统,所述的橡胶轮胎包括橡胶基体、橡胶表层、硬质承载防护网、柔性承载防护网、检测电阻丝、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接线端子,所述的橡胶表层包覆橡胶基体外表面,且所述的橡胶表层外表面设防滑花纹槽,所述的检测电阻丝若干条,并为环绕轮毂轴线呈闭合环状结构,且各检测电阻丝均嵌于橡胶表层内,并位于相邻两条防滑花纹槽之间位置,所述的检测电阻丝与橡胶表层外表面距离为防滑花纹槽深度的1/3—1/6,所述的硬质承载防护网、柔性承载防护网均至少一层,嵌于橡胶基体内并相互平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主运行车辆用自主检测磨损量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主运行车辆用自主检测磨损量轮胎结构包括轮毂、橡胶轮胎及控制系统,所述的橡胶轮胎包括橡胶基体、橡胶表层、硬质承载防护网、柔性承载防护网、检测电阻丝、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接线端子,所述的橡胶表层包覆橡胶基体外表面,且所述的橡胶表层外表面设防滑花纹槽,所述的检测电阻丝若干条,并为环绕轮毂轴线呈闭合环状结构,且各检测电阻丝均嵌于橡胶表层内,并位于相邻两条防滑花纹槽之间位置,所述的检测电阻丝与橡胶表层外表面距离为防滑花纹槽深度的1/3—1/6,所述的硬质承载防护网、柔性承载防护网均至少一层,嵌于橡胶基体内并相互平行分布,所述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均至少一个,嵌于橡胶基体内并位于硬质承载防护网、柔性承载防护网之间位置,所述的接线端子嵌于橡胶基体中并位于橡胶轮胎的内表面中,所述的接线端子分别与检测电阻丝、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电气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承载基座、定位机构、滚动发动机、无线充电装置、重力传感器、辅助电源及控制电路,所述的承载基座前表面通过定位机构与轮毂表面连接,所述的承载基座为内设横截面呈矩形的承载腔,所述的滚动发动机、无线充电装置、重力传感器、辅助电源及控制电路均嵌于承载腔内,且所述的控制电路分别于滚动发动机、无线充电装置、重力传感器、接线端子及车辆行车电脑电路电气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和无线充电装置均与辅助电源电气连接,所述的橡胶基体、橡胶表层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硬质承载防护网、柔性承载防护网之间间距为橡胶基体厚度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志,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智为有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