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舰船电缆水下联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6551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4:09
一种舰船电缆水下联接装置,包括耐压腔、法兰、电缆水密管节组件和电缆接头,电缆水密管节组件包括电缆压紧螺母、电缆水密管节、压紧垫圈、橡胶垫圈,耐压腔由两个圆柱形金属焊接件通过法兰对接焊接而成,电缆水密管节焊接于耐压腔的两端部,电缆通过电缆水密管节穿入耐压腔内部,电缆压紧螺母、压紧垫圈和橡胶垫圈设置在电缆与电缆水密管节之间,用于实现电缆穿入耐压腔时水密;电缆接头实现两段电缆在耐压腔内部的物理联接。耐压腔上还设置有加压气嘴,加压气嘴处安装螺母。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能够承载一定的海水压力,适用于水下信号电缆水密联接,满足水密和气密性的要求;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重量轻;制造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舰船电缆水下联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舰船水下传感器信号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舰船电缆水下联接装置。
技术介绍
舰船电缆水下简易联接装置是舷外水密信号电缆连接的主要部件,主要任务是:水密信号电缆的相互联接,承载海水压力,保证信号电缆联接空腔内部水密,同时允许装置重复拆装使用。舰船航行试验时舷外通常布置大量传感器组,舷外传感器通过水密信号电缆联接接入舰船舱内测量采集仪进行信号采集。舷外信号电缆大量穿过舷外水密液舱舱壁,通常不能直接进入舰船舱内,需要在舷外进行电缆接头的对接,且接头需要确保水密。传统的电缆舷外对接主要采用现场橡胶硫化、水密接线盒等措施。橡胶硫化工艺复杂且耗时长,电缆对接接头故障无法检修和试验现场维修,影响试验进度;水密接线盒外形尺寸、重量大,密封效果易受施工工艺影响,在舰船上层建筑和液舱等狭窄部位较难布置。因此,极有必要设计一种水密电缆水下联接装置,提高舰船水密电缆连接效率和联接质量,为舰船试验保障提供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舰船电缆舷外对接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舰船电缆水下联接装置,装置能够承载一定的海水压力,适用于水下信号电缆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舰船电缆水下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耐压腔、法兰、电缆水密管节组件和电缆接头,电缆水密管节组件包括电缆压紧螺母、电缆水密管节、压紧垫圈、橡胶垫圈,耐压腔由两个圆柱形金属焊接件通过法兰对接焊接而成,电缆水密管节焊接于耐压腔的两端部,电缆通过电缆水密管节穿入耐压腔内部,电缆压紧螺母、压紧垫圈和橡胶垫圈设置在电缆与电缆水密管节之间,用于实现电缆穿入耐压腔时水密;电缆接头实现两段电缆在耐压腔内部的物理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舰船电缆水下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耐压腔、法兰、电缆水密管节组件和电缆接头,电缆水密管节组件包括电缆压紧螺母、电缆水密管节、压紧垫圈、橡胶垫圈,耐压腔由两个圆柱形金属焊接件通过法兰对接焊接而成,电缆水密管节焊接于耐压腔的两端部,电缆通过电缆水密管节穿入耐压腔内部,电缆压紧螺母、压紧垫圈和橡胶垫圈设置在电缆与电缆水密管节之间,用于实现电缆穿入耐压腔时水密;电缆接头实现两段电缆在耐压腔内部的物理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舰船电缆水下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