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自动清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648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3:57
一种工件自动清理设备,包括:无尘操作腔,具有用于安装操作手套的操作手套口;吹扫装置,设置于所述无尘操作腔内,包括用于装夹工件的装夹单元与用于吹扫所述工件的吹气单元,所述装夹单元与所述吹气单元之间具有至少两个方向的相对旋转;集料装置,用于收集所述无尘操作腔内的粉末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工件自动清理设备可实现在惰性气体环境下的自动式粉末清理,且具有多向自动清理能力,有效地提高清理效率与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自动清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增材制造
,具体地来说,是一种工件自动清理设备。
技术介绍
增材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AM)俗称3D打印,是融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专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医用生物材料,按照挤压、烧结、熔融、光固化、喷射等方式进行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目前主流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工件打印完成后,需要等待工件自然冷却后自成型仓取出,然后进行粉末清理。粉末清理过程多采用开放式清理方式,容易发生粉末飞扬,生产环境污染严重、不易清理,同时对操作人员造成粉尘污染伤害。同时,开放式的清理方式容易引起工件或粉末的氧化,影响加工质量。也有一些手套箱,多为手动操作方式,无法满足高速与彻底的清理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件自动清理设备,实现在惰性气体环境下的自动式粉末清理,且具有多向自动清理能力,有效地提高清理效率与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工件自动清理设备,包括:无尘操作腔,具有用于安装操作手套的操作手套口;吹扫装置,设置于所述无尘操作腔内,包括用于装夹工件的装夹单元与用于吹扫所述工件的吹气单元,所述装夹单元与所述吹气单元之间具有至少两个方向的相对旋转;集料装置,用于收集所述无尘操作腔内的粉末材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装夹单元包括垂直布置的第一旋转轴系与第二旋转轴系,所述第二旋转轴系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系上,所述第二旋转轴系上设置用于装夹所述工件的工件基座,所述工件基座装夹的工件与所述吹气单元的吹气端保持相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吹气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吹气端,所述吹气端与所述工件基座装夹的工件保持相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夹单元与所述吹气单元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方向的相对移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吹气单元并用于将所述无尘操作腔内的粉末材料吹送至所述集料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件自动清理设备包括手套箱体,所述手套箱体内部设置所述无尘操作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套箱体包括箱体基座与设置于所述箱体基座上的可启闭罩体,所述箱体基座与所述可启闭罩体密封包围而成所述无尘操作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尘操作腔接近所述集料装置的一端通流面递减至所述集料装置而形成粉末收集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粉末收集腔具有棱台构造或圆台构造,所述棱台构造或所述圆台构造的小端与所述集料装置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料装置包括集料容器与通断控制阀,所述集料容器通过所述通断控制阀与所述无尘操作腔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无尘操作腔、吹扫装置与集料装置,无尘操作腔提供自动与手动清理的操作空间,吹扫装置具有两向旋转而提供多向清理能力,实现对工件不同表面的清理,并将清理后的粉末材料通过集料装置而实现回收,具有清理效率高、清理效果彻底、安全性好、粉末可回收利用的优点,经济性突出。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工件自动清理设备的闭合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工件自动清理设备的打开状态示意图;图3是图2中工件自动清理设备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工件自动清理设备的打开状态的仰视局部示意图;图5是图4中工件自动清理设备的B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工件自动清理设备的闭合状态的后视局部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工件自动清理设备去除可启闭罩体后的第一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工件自动清理设备去除可启闭罩体后的第二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0-工件自动清理设备,0100-手套箱体,0110-无尘操作腔,0111-操作手套口,0120-箱体基座,0130-可启闭罩体,0140-溢流部,0141-过滤网,0150-粉末收集腔,0160-铰链,0170-气弹簧,0200-吹扫装置,0210-装夹单元,0211-第一旋转轴系,0212-第二旋转轴系,0213-工件基座,0220-吹气单元,0221-吹气端,0222-固定支架,0300-集料装置,0310-集料容器,0320-通断控制阀,0400-控制单元,0410-控制踏板,0420-控制按钮,S-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工件自动清理设备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工件自动清理设备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工件自动清理设备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工件自动清理设备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工件自动清理设备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1请结合参阅图1~2及图7~8,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工件自动清理设备1000,包括手套箱体0100、吹扫装置0200与集料装置0300,用于实现在惰性气体环境下的多向自动清理与粉末材料回收,效率高、安全性好、粉末可回收而循环利用,经济性优势明显。请结合参阅图1~6,手套箱体0100是工件自动清理设备1000的主体构件,具有隔绝内外与承受主要载荷的作用。手套箱体0100可由不同材料制成,如金属(钢材、铝合金等)、聚合物材料(树脂)、玻璃等类型,于清理过程保持物化特性稳定。手套箱体0100内部设置无尘操作腔0110,无尘操作腔0110用于容纳工件S,提供工件S清理的密闭空间。可以理解,无尘操作腔0110应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避免发生气体与粉尘泄漏。手套箱体0100上并设有与无尘操作腔0110连通的操作手套口0111,用于安装操作手套。换言之,操作手套口0111连通手套箱体0100的内外,并由操作手套实现对无尘操作腔0110的密闭。操作者的操作手置入操作手套内,直接对无尘操作腔0110内的工件S进行粉末清理。手套箱体0100可采用一体式构造或拼接式构造。示范性地,手套箱体0100为拼接式构造,包括箱体基座0120与设置于箱体基座0120上的可启闭罩体0130,箱体基座0120与可启闭罩体0130密封包围而成无尘操作腔0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件自动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尘操作腔,具有用于安装操作手套的操作手套口;吹扫装置,设置于所述无尘操作腔内,包括用于装夹工件的装夹单元与用于吹扫所述工件的吹气单元,所述装夹单元与所述吹气单元之间具有至少两个方向的相对旋转;集料装置,用于收集所述无尘操作腔内的粉末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自动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尘操作腔,具有用于安装操作手套的操作手套口;吹扫装置,设置于所述无尘操作腔内,包括用于装夹工件的装夹单元与用于吹扫所述工件的吹气单元,所述装夹单元与所述吹气单元之间具有至少两个方向的相对旋转;集料装置,用于收集所述无尘操作腔内的粉末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自动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单元包括垂直布置的第一旋转轴系与第二旋转轴系,所述第二旋转轴系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系上,所述第二旋转轴系上设置用于装夹所述工件的工件基座,所述工件基座装夹的工件与所述吹气单元的吹气端保持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自动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吹气端,所述吹气端与所述工件基座装夹的工件保持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自动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单元与所述吹气单元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方向的相对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斌郑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倍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