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餐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599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餐具,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冲压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的固定装置,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无论是在社会食堂还是在学校食堂使用的都是冲压成型的金属餐盘,在传统的生产工艺对这些餐盘生产时,都需要将钢板先进行剪切成块后再进行冲压成型,无论是在剪切还是在冲压成型的过程中都需要人工操作进行上下料,此过程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对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设计一种能够同时对钢板进行切割及冲压成型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餐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用具制造
,具体是一种自动化餐具。
技术介绍
无论是在社会食堂还是在学校食堂使用的都是冲压成型的金属餐盘,在传统的生产工艺对这些餐盘生产时,都需要将钢板先进行剪切成块后再进行冲压成型,无论是在剪切还是在冲压成型的过程中都需要人工操作进行上下料,此过程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对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同时对钢板进行切割及冲压成型,且无需人为介入的一种自动化餐具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餐具,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餐具,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冲压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的固定装置,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右侧端面上上下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空腔内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左侧内壁之间设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滑块的相对端面之间的所述第二空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滑块靠近右侧端面的相对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右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空腔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空腔的上下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且开口向右且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的第一进料槽,所述第一进料槽左端的靠近所述第三空腔的一侧内壁内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进料槽与所述第三空腔的第二进料槽,所述第二进料槽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摩擦轮,所述摩擦轮的前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摩擦轮通过转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空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所述第四空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直齿轮相啮合的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五空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直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通过转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五空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所述第五空腔靠近所述第二空腔的一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齿轮相啮合的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靠近所述第二空腔的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柱,所述第一转柱靠近所述第二空腔的一端延伸通过所述第六空腔的内壁后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上,延伸入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柱上固定设置有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滑动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右侧内壁相抵接的偏心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空腔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内壁内设置有卡位装置,所述卡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料槽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七空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下侧端面上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第三滑块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七空腔的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七空腔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七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的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的上侧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滑块下侧端面上的斜面结构相配合的斜面结构,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滑块靠近所述第八空腔的一侧端面内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第八空腔的凹槽,所述第八空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九空腔,所述第四滑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九空腔内的第五滑块,所述第五滑块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九空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三滑块左侧端面关于所述第三空腔前后对称且固定连接有第五滑块,所述第五滑块的左端延伸出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端面外,前后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五滑块的左端通过连接柱相连。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端面内前后对称设置有液压缸,所述装主体的左侧设置有冲压块,所述冲压块的右侧端面与所述液压缸之间固定连接有液压内柱,所述冲压块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三空腔相配合的冲压模具块。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进料槽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所述第四固定块的左侧端面上设置有上下贯穿且开口向右的第一开腔,所述第一开腔的前后侧内壁支架转动配合设置有支撑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空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转动柱,所述第二转动柱用以支撑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的钢片圈。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空腔靠近下侧内壁的右侧内壁内左右贯穿设置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用以送出经过冲压后剩余的钢片。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大于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装置主体左右两侧端面下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上下贯穿设置有固定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装置是使用过程,工作人员将放置于第一空腔内的钢片圈的一端拉过上侧的第一进料槽后经过导向轮的导向后转入上侧的第二进料槽,并在通过第三空腔后进入到下侧的第二进料槽内,并通过导向轮的导向后转入下侧的第一进料槽内,至此准备工作准备完毕,此时,液压缸启动,进而通过液压内柱带动冲压块向右侧移动,进而将第三空腔内的钢片圈进行成型冲压,此时第一电机启动,进而通过第一转柱带动偏心轮转动,进而通过偏心轮推动第一滑动块向左侧移动,其中第一弹簧第一滑动块的弹力大于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弹力,因此第二滑块带动第二固定块克服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向左侧移动,进而将已进行压制成型的餐具顶出,同时转动的第一转柱带动第二斜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斜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直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直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摩擦轮转动,进而通过摩擦轮及支撑轮的支撑带动钢片圈向下移动,在压制及顶压过程中,冲压块向右侧压制的过程中,冲压块向右侧推动第五滑块,进而推动第三滑块向右侧移动,此时第四滑块受到第四弹簧的弹力作用向上移动,进而脱离出凹槽,此时第二滑块处于可左右滑动的状态,而当冲压块压制完成向左侧移动的过程中逐渐松开第五滑块,此时第三滑块逐渐卡回到凹槽内,并在第一滑块将成型后的餐具顶出后卡入凹槽内,此时在偏心轮转动时带动第一滑动块克服第一滑动块的弹力作用左右移动但无法带动第二滑块左右移动,此过程中第一滑块不会影响到钢片圈的推进过程,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完成餐盘的压制成型,而冲压后剩余的钢片圈可通过出料孔拉出,通过本装置可智能进行的对餐盘的压制成型及剪切,在压制成型的过程中无需人为介入,安全有效,效率高,值得推荐。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餐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专利技术中的齿轮啮合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三滑块与第五滑块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餐具,包括装置主体11,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冲压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餐具,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冲压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的固定装置,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右侧端面上上下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空腔内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左侧内壁之间设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滑块的相对端面之间的所述第二空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滑块靠近右侧端面的相对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右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空腔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空腔的上下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且开口向右且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的第一进料槽,所述第一进料槽左端的靠近所述第三空腔的一侧内壁内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进料槽与所述第三空腔的第二进料槽,所述第二进料槽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摩擦轮,所述摩擦轮的前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摩擦轮通过转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空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所述第四空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直齿轮相啮合的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五空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直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通过转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五空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所述第五空腔靠近所述第二空腔的一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齿轮相啮合的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靠近所述第二空腔的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柱,所述第一转柱靠近所述第二空腔的一端延伸通过所述第六空腔的内壁后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上,延伸入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柱上固定设置有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滑动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右侧内壁相抵接的偏心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餐具,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冲压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的固定装置,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右侧端面上上下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空腔内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左侧内壁之间设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滑块的相对端面之间的所述第二空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滑块靠近右侧端面的相对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右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空腔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空腔的上下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且开口向右且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的第一进料槽,所述第一进料槽左端的靠近所述第三空腔的一侧内壁内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进料槽与所述第三空腔的第二进料槽,所述第二进料槽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摩擦轮,所述摩擦轮的前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摩擦轮通过转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空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所述第四空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直齿轮相啮合的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五空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直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通过转轴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五空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所述第五空腔靠近所述第二空腔的一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齿轮相啮合的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靠近所述第二空腔的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柱,所述第一转柱靠近所述第二空腔的一端延伸通过所述第六空腔的内壁后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上,延伸入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柱上固定设置有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滑动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右侧内壁相抵接的偏心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餐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娜
申请(专利权)人:江山宏力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