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面板、指纹识别方法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586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2:31
本公开涉及显示领域,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面板、指纹识别方法及显示装置。所述指纹识别面板包括:触摸屏,包含至少一个指纹按压区域;传感器,位于所述触摸屏下方,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指纹按压区域被按压时,发送一驱动信号至所述触摸屏,以使所述触摸屏中与所述指纹按压区域对应设置的像素亮度增大。本公开中的指纹识别面板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准确率,防止了屏幕下指纹识别引起的屏幕老化,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指纹识别面板、指纹识别方法及显示装置
本公开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指纹识别面板,采用指纹识别面板识别指纹的方法及包含指纹识别面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指纹识别指通过比较不同指纹的细节特征点来进行身份鉴别。由于每个人的指纹不同,就是同一人的十指之间,指纹也有明显区别,因此指纹可用于身份鉴定。目前,指纹识别的实现方式主要有电容式、光学式、热敏式和超声波式四种,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体积轻巧、成本低廉的电容式模组逐渐成为大多数消费电子厂商的首选。但是电容式由于手指与传感器电极间的距离在300μm以上时电容信号量非常小,无法进行信号读取;超声波由于显示区域的介质过多,暂时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热敏式在高温环境下识别准确率较差;光学指纹识别在屏幕亮度不高时,指纹识别的准确率会受影响。鉴于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新的指纹识别面板及指纹识别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面板、指纹识别方法及显示装置,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指纹识别的准确率,并防止屏幕老化,提升用户体验。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指纹识别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屏,包含至少一个指纹按压区域;传感器,位于所述触摸屏下方,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指纹按压区域被按压时,发送一驱动信号至所述触摸屏,以使所述触摸屏中与所述指纹按压区域对应设置的像素亮度增大。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屏包括屏幕层和像素层,且所述像素层位于所述屏幕层和所述传感器之间。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层包括指纹识别像素和图像显示像素,所述指纹识别像素与所述指纹按压区域对应设置。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像素亮度增大包括增大所述像素包含的至少部分子像素的灰阶。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像素亮度增大包括改变所述像素显示的颜色。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改变所述像素显示的颜色包括改变所述像素的颜色以显示白色图像。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改变所述像素显示的颜色包括改变所述像素的颜色,以使所述像素的蓝色子像素不发光。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像素用于在对应的所述指纹按压区域被按压时发光。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像素为绿色像素。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图像显示像素包括顺序排列的红、绿、蓝子像素,所述红、绿、蓝子像素与所述指纹识别像素构成一像素单元,且多个所述像素单元阵列排布。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像素为所述红、绿、蓝子像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像素位于所述图像显示像素一侧,且与所述图像显示像素中与其颜色相同的子像素共轴排列。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像素嵌套于所述图像显示像素中,且与所述图像显示像素中与其颜色相同的子像素共轴排列。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图像显示像素包括依次排列的红、绿、蓝子像素,相邻的所述图像显示像素共用一个子像素,且所述指纹识别像素嵌套于所述图像显示像素中,并与所述图像显示像素中与其颜色相同的子像素共轴排列。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检测触摸屏的至少一个指纹按压区域是否被按压;当所述指纹按压区域被按压,所述传感器发送一驱动信号至所述触摸屏,驱动所述触摸屏中与所述指纹按压区域对应设置的像素亮度增大,以对指纹进行识别。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屏包括屏幕层和像素层,且所述像素层位于所述屏幕层和所述传感器之间。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层包括指纹识别像素和图像显示像素,所述指纹识别像素与所述指纹按压区域对应设置。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指纹按压区域不被按压时,所述图像显示像素发光;所述指纹按压区域被按压时,所述图像显示像素和所述指纹识别像素同时发光。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指纹识别面板。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面板、指纹识别方法及显示装置至少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公开中的指纹识别面板包括触摸屏和传感器,触摸屏上包含至少一个指纹按压区域,当指纹按压区域被按压时,传感器发送一驱动信号至触摸屏,以使触摸屏中与指纹按压区域对应设置的像素亮度增大。通过提高屏幕亮度提升屏幕下指纹识别的准确率,并防止了屏幕长期保持高亮度引起的屏幕老化的现象。另外通过将像素分为指纹识别像素和图像显示像素,在指纹识别时,指纹识别像素和图像显示像素都发光;在无指纹识别时,仅图像显示像素发光,使得指纹识别不影响正常显示,进一步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准确率,防止了屏幕老化,提高了用户体验。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相关技术中指纹识别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相关技术中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相关技术中光学指纹识别的光路图;图4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指纹识别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指纹识别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像素层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像素的排布示意图;图8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图9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本说明书中使用用语“一个”、“一”、“该”和“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图1A-1D示出了相关技术中常用的指纹识别方式,下面对图1A-1D分别进行说明。图1A示出了电容指纹识别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指纹识别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屏,包含至少一个指纹按压区域;传感器,位于所述触摸屏下方,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指纹按压区域被按压时,发送一驱动信号至所述触摸屏,以使所述触摸屏中与所述指纹按压区域对应设置的像素亮度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纹识别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屏,包含至少一个指纹按压区域;传感器,位于所述触摸屏下方,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指纹按压区域被按压时,发送一驱动信号至所述触摸屏,以使所述触摸屏中与所述指纹按压区域对应设置的像素亮度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包括屏幕层和像素层,且所述像素层位于所述屏幕层和所述传感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识别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层包括指纹识别像素和图像显示像素,所述指纹识别像素与所述指纹按压区域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亮度增大包括增大所述像素包含的至少部分子像素的灰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亮度增大包括改变所述像素显示的颜色。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指纹识别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变所述像素显示的颜色包括改变所述像素的颜色,以显示白色。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指纹识别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的蓝色子像素不发光。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像素用于在对应的所述指纹按压区域被按压时发光。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像素为绿色像素。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显示像素包括顺序排列的红、绿、蓝子像素,所述红、绿、蓝子像素与所述指纹识别像素构成一像素单元,且多个所述像素单元阵列排布。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指纹识别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像素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星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