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跑道、运动场地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5627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塑胶跑道、运动场地的制作方法,在沥青或者水泥基地上,分层铺设聚氨酯与粘结剂胶粒或其他胶粒混合塑粒,有的还搀入旧轮胎胶粒,上层或表层还复一层有色胶粒层,其特征在于塑胶层的聚氨酯为单组份聚氨酯,粘结剂胶粒采用新型三元乙丙胶粒,所述的单组份聚氨酯由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扩链剂按比份和规定合成工艺制得,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得的塑胶跑道,胶粒不脱落,胶层不开裂,使用寿命长,质量达到国际田联规定的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胶跑道、运动场地的制作方法,属建筑中运动场铺面类。目前,国内的塑胶跑道都是采用双组份聚氨酯和少量黑胶粒混合,铺浇在沥青或水泥地基上,然后铺一层双组份聚氨酯后,撒上红胶粒,这种称谓“塔当”跑道,表面红胶粒极易脱落,很容易老化,剥落、开裂,使用寿命短,成为难于克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公开一种塑胶跑道、运动场地的制作方法,组成的塑胶跑道能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组成的弹性体塑胶基层,存有孔隙,能透气、渗水,使地基内应力为零,胶粒不脱落,胶层不开裂,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在常规的塑胶跑道施工工艺中,本专利技术在塑胶层的聚氨酯完全采用单组份聚氨酯,粘结剂胶粒采用新型三元乙丙胶,新型三元乙丙胶本专利技术人另案申请专利,这里不赘述,所述的单组份聚氨酯由以下材料组成(1)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4.41二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基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任选一种或二种三种混合。(2)聚醚多元醇(二、三、四元醇),任选一种或二、三种混合。(3)扩链剂。单组份聚氨酯组成材料的配方比异氰酸酯10~32%,聚醚多元醇90~60%,扩链剂0~8%。单组份聚氨酯合成工艺步骤为在反应锅中按比例加入异氰酸酯,进行加热,逐渐加入聚醚多元醇和扩链剂,温度控制在70~105℃,反应时间2~4小时,合成完毕后进行放料即成。新型三元乙丙胶胶粒粒径在0.5~2mm或根据要求粉碎规定粒径胶粒,拉伸强度0.3~1.0Mpa,伸长率300~700%。用以上材料所制作的塑胶跑道,完全能够达到本专利技术目的,即胶粒不脱落,胶层不开裂,使用寿命长,符合国际田联对塑胶跑道所提出的技术要求。下面用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塑胶跑道结构剖视简图。附图2为实施例2塑胶跑道结构剖视简图。实施例1用单组份聚氨酯和新型三元乙丙胶为主要原料制作一种四层结构的塑胶跑道。(1)是地基层,沥青或者水泥结构均可以,表面清扫干净;(2)底层,采用单组份聚氨酯,用喷涂机喷洒,作为基层胶粒层的结合层;(3)基层,采用单组份聚氨酯、橡胶胶粒或旧轮胎胶粒混合胶粒,达到规定厚度,用铺装机或人工铺成;(4)面层,用有色单组份聚氨酯与小颗径(0.5~2mm)三元乙丙胶粒混合的胶粒,用喷涂机喷涂数次,待干凝结后成为一种塑胶跑道。实施例2与实施例1前面四层结构和方法相同,在第4层表面喷涂一层有色单组份聚氨酯,再撒一层规定粒径三元乙丙胶粒,再在小颗粒上面喷涂一层有色单组份聚氨酯成为第5层结构(5),待干后为又一种塑胶跑道。本专利技术制成的一种塑胶跑道,弹性体塑胶基层存有孔隙,能透气、渗水,使地基内应力为零,跑道表面胶粒不脱落,胶层不开裂,使用寿命长,达到国际田联对塑胶跑道的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塑胶跑道、运动场地的制作方法,在沥青或者水泥基础上,分层铺设聚氨酯、粘结剂与其他胶粒混合,有的还搀入旧轮胎胶粒,上层或表层还复一层有色胶粒层,其特征在于塑胶层的聚氨酯为单组份聚氨酯,粘结的胶粒采用新型三元乙丙胶或其他胶粒,所述的单组份聚氨酯由以下材料组成(1)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4.41二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基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中任选一种或二、三种混合;(2)聚醚多元醇(二、三、四元醇);(3)扩链剂,各材料的配方比异氰酸酯10~22%,聚醚多元醇90~70%,扩链剂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组份聚氨酯合成工艺步骤为在反应锅中按比份加入异氰酸酯,进行加热,逐渐加入聚醚多元醇和扩链剂,温度控制在70~105℃,反应时间2~4小时,合成完后进行放料即成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新型三元乙丙胶胶粒粒径0.5~2mm或规定粒径,新型三元乙丙胶的拉伸强度0.3~1.0Mpa,伸长率300~700%。4.一种塑胶跑道、运动场地,其特征在于塑胶跑道或运动场地制作4层,(1)地基层,沥青或者水泥结构;(2)底层,采用单组分聚氨酯,用喷涂机喷洒;(3)基层,单组分聚氨酯,新型三元乙丙胶,橡胶粒或旧轮胎胶粒与其他胶粒混合,达规定厚度,用铺装机或人工铺成;(4)面层,有色单组份聚氨酯与小颗径(0.5~2mm)三元乙丙胶粒混和胶粒,用喷涂机喷涂数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胶跑道、运动场地,其特征在于塑胶跑道或运动场地制作5层结构,(1)地基层,沥青或者水泥结构;(2)底层,采用单组分聚氨酯,用喷涂机喷洒;(3)基层,单组分聚氨酯,新型三元乙丙胶,橡胶粒或旧轮胎胶粒与其他胶粒混合,达规定厚度,用铺装机或人工铺成;(4)面层,有色单组份聚氨酯与小颗径(0.5~2mm)三元乙丙胶粒混和胶粒,用喷涂机喷涂数次;(5)复盖层,在第4层(面层)表面先喷涂一层有色单组份聚氨酯,再撒三元乙丙胶粒和其他胶粒,再喷涂一层有色单组份聚氨酯。全文摘要一种塑胶跑道、运动场地的制作方法,在沥青或者水泥基地上,分层铺设聚氨酯与粘结剂胶粒或其他胶粒混合塑粒,有的还搀入旧轮胎胶粒,上层或表层还复一层有色胶粒层,其特征在于塑胶层的聚氨酯为单组份聚氨酯,粘结剂胶粒采用新型三元乙丙胶粒,所述的单组份聚氨酯由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扩链剂按比份和规定合成工艺制得,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得的塑胶跑道,胶粒不脱落,胶层不开裂,使用寿命长,质量达到国际田联规定的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档编号C09D175/04GK1329199SQ0011655公开日2002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16日专利技术者吴正永, 庄伟忆 申请人:上海航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胶跑道、运动场地的制作方法,在沥青或者水泥基础上,分层铺设聚氨酯、粘结剂与其他胶粒混合,有的还搀入旧轮胎胶粒,上层或表层还复一层有色胶粒层,其特征在于塑胶层的聚氨酯为单组份聚氨酯,粘结的胶粒采用新型三元乙丙胶或其他胶粒,所述的单组份聚氨酯由以下材料组成:(1)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4.4↑[1]二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基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中任选一种或二、三种混合;(2)聚醚多元醇(二、三、四元醇);(3)扩链剂,各材料的配方比:异氰酸酯10~22%,聚醚多元醇90~70%,扩链剂0~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永庄伟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