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溶性美白组合物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905362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溶性美白组合物配方,其包括4‑(1‑苯乙基)‑1,3‑苯二酚,白松露提取物,桑根提取物、阿魏酸四种美白活性成分以及水、泊洛沙姆、聚乙二醇(PEG类)、保湿剂、肤感调节剂和防腐体系。该配方不仅可以使得上述四种美白活性成分,尤其是难溶于水的美白活性成分4‑(1‑苯乙基)‑1,3‑苯二酚能够在水相中稳定溶解,从而获得稳定增溶的复配美白配方;而且还可以发挥出四种美白活性成分的协同增效作用,在美白肌肤的同时降低配方中美白活性成分对皮肤的刺激性。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美白配方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溶性美白组合物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及其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包含4-(1-苯乙基)-1,3-苯二酚、白松露提取物、桑根提取物以及阿魏酸的水溶性美白组合物配方、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美白产品在亚洲化妆品领域中有着强大的市场需求,因为黄种人肤色普遍存在皮肤色素沉积、肤色暗沉或黯黄、缺乏光泽以及容易过敏等问题。此外,研究表明大多数中国女性的肌肤为混合型肌肤,肤色不均的现象突出,同时肌肤对保湿和控油的双重要求较高。因此,如何能够研制出一种美白功效良好、对皮肤刺激小、同时还能使得美白活性成分稳定溶解于水相,从而避免产品油腻而加重皮肤负担的美白配方,一直是本领域的技术难题。在美白剂开发过程中,美白活性成分能否控制黑色素生成和沉积是本领域关心的技术问题。市面上大多数产品都是通过抑制黑色合成酶(如酪氨酸酶、多巴色素互变酶等)的活性,从而控制黑色素的合成量和实现美白功效。常见的美白成份如β-熊果苷、曲酸、维生素C衍生物、甘草提取物、牡丹根提取物等中药提取物等均具有上述功效。但是,其美白功效并不理想,美白速度慢、且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效果较差。而其它含有汞、铅、氢醌的美白制剂虽然具有较强的美白功能,却对皮肤刺激性大同时使得皮肤聚集大量毒素,长期使用容易导致面部细胞坏死,甚至产生肾功能障碍等副作用。因此,美白产品的安全性,也是本领域关心的问题。4-(1-苯乙基)-1,3-苯二酚,是一种能强效抑制络氨酸酶的美白活性成分,其美白速度快、美白功效优异且刺激性较小。研究显示,4-(1-苯乙基)-1,3-苯二酚对络氨酸酶的抑制效果为维生素C的数百倍、为曲酸的22倍,是活性最高的络氨酸酶抑制剂之一。然而鉴于4-(1-苯乙基)-1,3-苯二酚具有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易溶于水、易被氧化以及光、热不稳定性的缺陷,因此现有市售产品如城野医生的UltrasunExtreme或者UV&WhiteEnrichLiftSunscreenCream等大多依赖于乳化技术,将4-(1-苯乙基)-1,3-苯二酚制备成乳膏、乳液等乳化型产品,导致美白产品吸收效果差、油腻感强烈且不适于油性和混合性肌肤。而少数基于4-(1-苯乙基)-1,3-苯二酚的水溶性产品,也因为在水溶液中易变色、缓释效果差,导致活性成份流失、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美白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单独使用4-(1-苯乙基)-1,3-苯二酚,可能使得敏感性皮肤受到刺激。白松露提取物、桑根提取物、阿魏酸都是具有较强美白功效的活性成分。如果复配4-(1-苯乙基)-1,3-苯二酚使用,将会降低美白成分对皮肤的刺激性,同时发挥复合美白活性成分间的协同效应。但是,鉴于白松露提取物、桑根提取物、阿魏酸都是水溶性成分,不能与4-(1-苯乙基)-1,3-苯二酚直接进行混合使用。因此,目前并不存在任何基于上述四种美白活性成分的水溶性美白产品或技术存在。本领域缺乏一种稳定的油水混合技术以及针对上述四种美白活性成分设计的成品配方。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缺陷,获取一种美白功效良好、对皮肤刺激小、同时还能使得复配美白活性成分稳定溶解于水相,避免产品油腻而加重皮肤负担的美白配方非常有必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经过反复深入的研究,发现泊洛沙姆,聚乙二醇(PEG类)以及聚丙烯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稳定剂,可以使得4-(1-苯乙基)-1,3-苯二酚、白松露提取物、桑根提取物、阿魏酸四种美白活性成分在水相中稳定存在,大大增加上述四种美白活性成分的溶解度,从而增大其生物利用度;同时,专利技术人还发现四种美白活性成分复配后,可以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在构成稳定的水基美白体系的同时,配方的美白效果也得到大大提升,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4-(1-苯乙基)-1,3-苯二酚、白松露提取物、桑根提取物以及阿魏酸四种美白活性成分以及稳定剂的水溶性美白组合物配方。进一步地,所述美白组合物配方还包括保湿剂。进一步地,所述美白组合物配方还包括肤感调节剂。进一步地,所述美白组合物配方还包括防腐体系。进一步地,以该美白组合物配方总质量为基准,所述4-(1-苯乙基)-1,3-苯二酚、白松露提取物、桑根提取物以及阿魏酸四种美白活性成分的总添加比例为0.1-1wt%。进一步地,所述稳定剂的添加比例为1-10wt%。进一步地,以该美白组合物配方总质量为基准,所述保湿剂、肤感调节剂、防腐体系和/或去离子水的质量百分比为89-98.9%。进一步地,所述保湿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30%;所述肤感调节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20%;所述防腐体系的质量百分比为0.1%-10%,其余为去离子水。进一步地,所述稳定剂选自泊洛沙姆,聚乙二醇(PEG类),以及聚丙烯酸钠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保湿剂选自甘油、1,3-丁二醇、丙二醇、戊二醇、己二醇、山梨醇等多元醇,酰胺类、海藻糖、葡萄糖/葡萄糖酯类、果糖等多糖类,尿素、尿囊素、乳酸/乳酸钠、PCA钠等天然保湿因子、甜菜碱、聚乙二醇(PEG类)、泛醇、肌肽、烟酰胺、壳聚糖类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肤感调节剂选自(燕麦)葡聚糖、透明质酸/透明质酸钠、普兰糖、海藻酸钠、黄原胶、葡萄糖、海藻糖、果糖、麦芽糖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防腐体系选自对羟基苯乙酮、山梨酸/山梨酸钾、苯氧乙醇、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多元醇类、氯苯甘醚、甘油辛酸酯、脱氢乙酸及其盐类、水杨酸/水杨酸钠、苯甲酸、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山梨坦辛酸酯、茴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美白组合物配方制备成水溶性产品。进一步地,所述美白组合物配方制备成水溶液或凝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美白组合物配方在化妆品中的用途,进一步地,所述美白组合物配方制备成面膜液、润肤水、润肤露、润肤霜、精华。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水溶性美白组合物配方的制备方法,依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以使得4-(1-苯乙基)-1,3-苯二酚、白松露提取物、桑根提取物、阿魏酸四种美白活性成分在水相中稳定存在,大大增加美容成分的溶解度;而且还可以发挥四种美白活性成分的良好协同效应,显著提高美白效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PhaseA加热到50-80摄氏度,搅拌至澄清透明;步骤二:加入PhaseB搅拌至透明,保持温度为50-80摄氏度搅拌至透明;步骤三:降温至30-45摄氏度,依次加入PhaseC中的原料;步骤四:检查并且调整pH值到3.0-6.0。进一步地,所述PhaseA的成分包括4-(1-苯乙基)-1,3-苯二酚、泊洛沙姆和/或聚乙二醇(PEG类)、去离子水;所述PhaseB的成分为聚丙烯酸钠;所述PhaseC的成分包括白松露提取物、桑根提取物、阿魏酸和/或聚乙二醇(PEG类)。进一步优选地,所述pH值的范围是pH4.5-5.5。进一步地,所述PhaseA和/或PhaseC还包括保湿剂、肤感调节剂、防腐体系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保湿剂选自甘油、1,3-丁二醇、丙二醇、戊二醇、己二醇、山梨醇等多元醇,酰胺类、海藻糖、葡萄糖/葡萄糖酯类、果糖等多糖类,尿素、尿囊素、乳酸/乳酸钠、PCA钠等天然保湿因子、甜菜碱、聚乙二醇(PEG类)、泛醇、肌肽、烟酰胺、壳聚糖类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肤感调节剂选自(燕麦)葡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溶性美白组合物配方,其特征在于,包含白松露提取物、桑根提取物、阿魏酸、4‑(1‑苯乙基)‑1,3‑苯二酚四种美白活性成分、以及配方稳定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溶性美白组合物配方,其特征在于,包含白松露提取物、桑根提取物、阿魏酸、4-(1-苯乙基)-1,3-苯二酚四种美白活性成分、以及配方稳定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组合物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美白组合物配方还包括保湿剂、肤感调节剂、防腐体系和/或去离子水的一种或几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美白组合物配方,其特征在于,以该美白组合物配方总质量为基准,所述美白组合物体系内四种美白活性成分的总质量百分比为0.1-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白组合物配方,其特征在于,以该美白组合物配方总质量为基准,所述美白组合物体系内配方稳定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10%。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白组合物配方,其特征在于,以该美白组合物配方总质量为基准,所述保湿剂、肤感调节剂、防腐体系和/或去离子水的总质量百分比为89-98.9%。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白组合物配方,其特征在于,以该美白组合物配方总质量为基准,所述保湿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30%、所述肤感调节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20%,所述防腐体系的质量百分比为0.1%-10%,其余为去离子水。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白组合物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泊洛沙姆、聚乙二醇(PEG类)、以及聚丙烯酸钠的一种或几种。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白组合物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为甘油、1,3-丁二醇、丙二醇、戊二醇、己二醇、山梨醇等多元醇,酰胺类、海藻糖、葡萄糖/葡萄糖酯类、果糖等多糖类,尿素、尿囊素、乳酸/乳酸钠、PCA钠等天然保湿因子、甜菜碱、聚乙二醇(PEG类)、泛醇、肌肽、烟酰胺、壳聚糖类中的一种或几种。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白组合物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肤感调节剂为(燕麦)葡聚糖、透明质酸/透明质酸钠、普兰糖、海藻酸钠、黄原胶、葡萄糖、海藻糖、果糖、麦芽糖中的一种或几种。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白组合物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体系为对羟基苯乙酮、山梨酸/山梨酸钾、苯氧乙醇、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多元醇类、氯苯甘醚、甘油辛酸酯、脱氢乙酸及其盐类、水杨酸/水杨酸钠、苯甲酸、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山梨坦辛酸酯、茴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美白组合物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美白组合物配方为水溶性。12.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美白组合物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美白组合物配方的形态为液体至凝胶状态。13.一种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美白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美白组合物可以用于制备面膜液、润肤水、润肤露、润肤霜或精华。14.一种水溶性美白组合物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PhaseA加热到50-80摄氏度,搅拌至澄清透明;步骤二:加入PhaseB搅拌至透明,保持温度为50-80摄氏度搅拌至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鹤祥戴跃锋姜义华陆婕何广文康文术
申请(专利权)人:德之馨上海有限公司湖南御家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