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扫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52965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口扫设备及口扫设备控制方法,通过判断接收到的第二光线是否满足预设值来判断口扫设备是否已放置在待测物(例如牙齿)前面,即是否位于口腔中,以决定是否要持续打开口扫设备的投光单元的电源来持续投射该第一光线以建立口腔内部位的三维建模,还是关闭投光单元的电源,即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自动控制投光时间,使用方便,而无需像传统的口扫设备一样设置按钮,并通过按压按钮来控制该第一光线的投射,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口扫设备的自动控制投光时间的方式还可以节省电量、降低整机运作时间和温度,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扫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口扫设备及口扫设备的控制方法,尤指一种可自动控制投光时间而不必再操作另一按钮的口扫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普遍会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牙齿的健康对于生活品质的维护相当重要,直接影响着咀嚼和脸部外观。当牙齿损坏至无法修复时,人们通常会采用假牙来替代自身损坏的牙齿,以实现其咀嚼和维护脸部外观的功能,从而不降低甚至提高其生活品质。以前制作假牙需要咬牙模,但咬牙模会造成人的不适感。现在新的做法为利用口扫设备来扫描口腔内牙齿的3D模型,可以免除咬牙模的不适感。目前口扫设备普遍采用按钮的方式实现启动以开始扫描牙齿,常用的按钮例如本机按钮、屏幕上的按钮、脚踏式的按钮,但是这种按压按钮的方式需要额外的按压按钮的动作来触发,在使用上难免有其不方便的地方,会给使用者造成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口扫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控制投光时间而不必再操作另一按钮的口扫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口扫设备,包含:投光单元,用以投射第一光线;收光装置,用于接收该第一光线经反射后得到的第二光线;处理单元,耦接于该投光单元和该收光装置,该处理单元用于判断该收光装置接收到的该第二光线是否满足预设值;若判断该收光装置接收到的该第二光线满足该预设值,则该处理单元控制该投光单元持续投射该第一光线;若判断该收光装置接收到的该第二光线不满足该预设值,则该处理单元关闭该投光单元并间隔第一预设时间开启该投光单元。较佳的,该预设值为亮度值,当判断该收光装置接收到的该第二光线的亮度大于该预设值,则该处理单元控制该投光单元持续开启以持续投射该第一光线。较佳的,该预设值为特征图案,当判断该收光装置接收到的该第二光线具有该特征图案,则该处理单元控制该投光单元持续开启以持续投射该第一光线。较佳的,还包括位置感测单元,当该位置感测单元感测到该口扫设备发生位置变化时,该感测单元发送第一信号给该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控制该投光单元开启以投射该第一光线。较佳的,该第一光线为用于三维建模的光线。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口扫设备控制方法,该口扫设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投射第一光线;S102,接收该第一光线经反射后得到的第二光线;S103,判断接收到的该第二光线是否满足预设值;S104,若是,则持续投影该第一光线;S105,若否,则停止投射该第一光线并间隔第一预设时间返回执行该步骤101。较佳的,该预设值为亮度值,则该步骤S103为,判断该收光装置接收到的该第二光线的亮度是否大于该预设值。较佳的,该预设值为特征图案,则该步骤S103为,判断该收光装置接收到的该第二光线是否具有该特征图案。较佳的,该步骤S101之前还包括步骤S100:侦测口扫设备的位置,并当侦测到口扫设备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执行该步骤S101。较佳的,该第一光线为用于三维建模的光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判断接收到的第二光线是否满足预设值来判断口扫设备是否已放置在待测物(例如牙齿)前面,即是否位于口腔中,以决定是否要持续打开口扫设备的投光单元的电源来持续投射该第一光线以建立口腔内部位的三维建模,还是关闭投光单元的电源,即本专利技术可自动控制投光时间,使用方便,而无需像传统的口扫设备一样设置按钮,并通过按压按钮来控制该第一光线的投射,此外,本专利技术口扫设备的自动控制投光时间的方式还可以节省电量、降低整机运作时间和温度,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口扫设备的功能方块图。图2为口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口扫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口扫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口扫设备100的功能方块图,图2为口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口扫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3中的口扫设备控制方法可以图1和图2中的口扫设备100来实现。如图1所示,口扫设备100包含投光单元11、处理单元12以及收光装置13。处理单元12耦接投光单元11、收光装置13。于此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2可集成在收光装置13中,并与投光单元11耦接,以进行信号传输;或者投光单元11、处理单元12以及收光装置13集成在一个设备(例如口扫设备)中,但不以此为限,具体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进一步的,为了便于理解,图2举例示出了口扫设备的常用结构示意图。当扫射设备位于口腔内进行口腔内待测物扫描时,投光单元11发射的第一光线经反射装置反射后入射待测物(例如牙齿),该第一光线经该待测物反射后得到的第二光线经该反射装置反射回收光装置13,处理单元12根据接收到的该第二光线进行运算来构建出该待测物的三维模型。当然,口扫设备的结构并不以图2为限,投光单元11、收光装置13以及反射装置的结构和位置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甚至可以省略反射装置,视具体情况而定,在此不再赘述。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口扫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1,投光单元11投射第一光线;步骤S102,收光装置13接收该第一光线经反射后得到的第二光线;步骤S103,处理单元12判断收光装置13接收到的该第二光线是否满足预设值;步骤S104,若是,则处理单元12控制投光单元11持续投射该第一光线。如此,本专利技术通过判断接收到的第二光线是否满足预设值来判断口扫设备是否已放置在待测物(例如牙齿)前面,即是否位于口腔中,以决定是否要持续打开口扫设备的投光单元的电源来持续投射该第一光线,用以建立口腔内部位的三维建模,即,可实现自动控制投光装置的投光时间,使用方便,而无需像传统的口扫设备一样设置按钮,并通过按压按钮来控制该第一光线的投射,此外,本专利技术口扫设备的自动控制投光时间的方式还可以节省电量、降低整机运作时间和温度,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步骤S101中,投光单元11投射第一光线。其中,该第一光线为三维建模所需的光线。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光线亦可以是不用于三维建模所需的光线,例如红外线,但不以此为限。在步骤S102中,收光装置13接收该第一光线经反射后得到的第二光线。具体而言,当口扫设备100的扫描面前方(例如位于口腔中)有待测物体(例如牙齿)时,该第一光线会被该待测物反射回收光装置13,此时,收光装置13回收到的该第二光线的量会比较多。但是,当前方无该待测物体时,则该第一光线不会被反射回收光装置13或者反射至收光装置13的光线量较少,此时,收光装置13回收到的该第二光线的量会比较少。在步骤S103中,处理单元12判断收光装置13接收到的该第二光线是否满足预设值。具体而言,处理单元12通过判断收光装置13接收到的该第二光线是否满足该预设值,来判断口扫设备100的扫描面前方是否有待测物体(例如牙齿),即,是否位于口腔中。处理单元12判断收光装置13接收到的该第二光线是否满足预设值可以包括如下几种具体方式:第一种方式,该预设值为亮度值,即处理单元12是通过判断收光装置13接收到的该第二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投光单元,用以投射第一光线;收光装置,用于接收该第一光线经反射后得到的第二光线;处理单元,耦接于该投光单元和该收光装置,该处理单元用于判断该收光装置接收到的该第二光线是否满足预设值;若判断该收光装置接收到的该第二光线满足该预设值,则该处理单元控制该投光单元持续投射该第一光线;若判断该收光装置接收到的该第二光线不满足该预设值,则该处理单元关闭该投光单元并间隔第一预设时间开启该投光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投光单元,用以投射第一光线;收光装置,用于接收该第一光线经反射后得到的第二光线;处理单元,耦接于该投光单元和该收光装置,该处理单元用于判断该收光装置接收到的该第二光线是否满足预设值;若判断该收光装置接收到的该第二光线满足该预设值,则该处理单元控制该投光单元持续投射该第一光线;若判断该收光装置接收到的该第二光线不满足该预设值,则该处理单元关闭该投光单元并间隔第一预设时间开启该投光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扫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预设值为亮度值,当判断该收光装置接收到的该第二光线的亮度大于该预设值,则该处理单元控制该投光单元持续开启以持续投射该第一光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扫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预设值为特征图案,当判断该收光装置接收到的该第二光线具有该特征图案,则该处理单元控制该投光单元持续开启以持续投射该第一光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扫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置感测单元,当该位置感测单元感测到该口扫设备发生位置变化时,该感测单元发送第一信号给该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控制该投光单元开启以投射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敏雄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