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4945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包括承载龙骨、换热板、换热管、导流管、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承载龙骨包括定位架、导向滑轨、滑槽、吊装环,换热板嵌于定位架内,换热管分别安装在各换热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换热管两端分别与导流管相互连通,温度传感器至少三个,其中至少一个嵌于换热板外表面,剩余的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各换热管两端与导流管连接位置处,压力传感器至少两个,环绕定位架轴线均布在定位架外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可有效提高对地热能资源采集作业的工作效率,降低采集作业的施工成本,另一方面有效的简化了地热能资源采集设备结构,提高地热资源采集可靠性、稳定性,并降低作业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热能开发利用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地热能开发利用中,主要是通过直接对地层深处的热高温水、水蒸气及干热岩等资源进行直接开采抽取获得,虽然可以满足对地热资源采集的需要,但在实际的地热能采集作业中发现的,当前的采集方式中,由于直接对热高温水、水蒸气进行抽采,从而极易导致热高温水、水蒸气中的泥沙等杂质对地热资源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导致地热资源采集管路堵塞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地热资源的采集作业效率和质量,同时另需要配备大量的过滤设备等辅助装备,从而也导致了地热资源采集成本和设备日常维护成本增加,与此同时,由于直接对热高温水、水蒸气及干热岩等资源进行开采,从而极易导致地下深层位置产生空洞区,从而引发地质结构不稳、承载能力差,严重时甚至造成地质沉降等次生地质灾害发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并对诸如道路、建筑等地表建筑施工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呀开发一种全新地热换热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该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包括承载龙骨、换热板、换热管、导流管、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所述的承载龙骨包括定位架、导向滑轨、滑槽、吊装环,其中所述的定位架至少一个,为横截面呈矩形的框架结构,所述的滑槽和吊装环均至少两个,环绕定位架轴线均布在定位架外表面,所述的导向滑轨若干,嵌于承载龙骨内并以承载龙骨轴线对称分布,所述的换热板至少一个,嵌于定位架内并通过导向滑轨与定位架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的换热板板面与定位架轴线呈0°—90°夹角,所述的换热管若干,分别安装在各换热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的换热板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一条换热管,且各换热管均环绕换热板轴线呈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包括承载龙骨、换热板、换热管、导流管、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所述的承载龙骨包括定位架、导向滑轨、滑槽、吊装环,其中所述的定位架至少一个,为横截面呈矩形的框架结构,所述的滑槽和吊装环均至少两个,环绕定位架轴线均布在定位架外表面,所述的导向滑轨若干,嵌于承载龙骨内并以承载龙骨轴线对称分布,所述的换热板至少一个,嵌于定位架内并通过导向滑轨与定位架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的换热板板面与定位架轴线呈0°—90°夹角,所述的换热管若干,分别安装在各换热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的换热板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一条换热管,且各换热管均环绕换热板轴线呈螺旋状结构分布,所述的换热管两端分别与导流管相互连通,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至少三个,其中至少一个嵌于换热板外表面,剩余的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各换热管两端与导流管连接位置处,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至少两个,环绕定位架轴线均布在定位架外表面,所述的换热板包括承载基体、承载面板及翅板,其中所述的承载基体至少一个,并呈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志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智为有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