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海专利>正文

全塑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8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塑伞,用吹塑薄膜制作伞面1,用塑料制作伞骨2,伞柄3、伞撑4和撑筒5,伞骨2与伞柄3、伞撑4与撑筒5整体性连接,连接处径向凹缩形成活动节7、8,伞骨2与伞撑4用带倒钩的圆形榫头和圆形卯眼连接而形成活动节9。伞骨2与伞柄3可以制作成二截或二截以上的套杆21、套筒22结构,使伞处收合状态时能够伸缩。这种伞用材便宜且用料少,生产工效高,成本很低,使用也很方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伞是人们在下雨天进行室外活动的必备工具。过去已有和现有的伞,多是以木、竹或金属材料制作伞骨、伞撑、撑筒、伞柄和伞栓等支架构件,用油纸、布、塑料制作伞面。式样有长柄伞、二折叠收合伞、三折叠收合伞、四折叠收合伞。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支架构件用铰链连接,伞耐用而价贵。然而,伞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尤其是启用时间如什么时候下雨难以预料,备带较为贵重的伞常使人觉得麻烦,连续地随用随购又使人觉得浪费,经常地不慎丢伞更使人觉得可惜。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耐用但成本低的全塑伞,供人们一次性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伞伞面由吹塑簿膜制作,伞骨、伞柄、伞撑、撑筒用塑料制作。利用塑料的韧性,伞骨与伞柄、伞撑与撑筒均分别整体性连接,连接处径向凹缩形成活动节,而使伞骨能在伞柄上活动,伞撑能在撑筒上活动,伞撑与伞骨用带倒勾的园形榫头和园形卯眼连接,连接处是一个活动节。伞骨末端与伞柄顶端设螺杆,伞面包在螺杆上,用螺帽栓住伞面。伞栓可以设在伞柄上,是与伞柄整体性连接的一个树枝状的塑料杆,张伞时撑筒穿过塑料杆而把撑筒挂在枝丫上。伞栓也可以设在撑筒上,是与撑筒以一个活动节整体性连接的一个塑料销子,伞柄上开一个凹槽,张伞时塑料销子正好卡入伞柄的凹槽内。作为本技术的改进,伞骨和伞柄可以同时由二截或二截以上的套杆和套筒组成,使伞在收合状态时能够伸缩。套杆对套端园柱面上有纵棱,套筒对套端内园面上有与套杆纵棱相应的纵沟;套筒对套端内园管大小与套杆杆身大小相应,套筒筒身内园管大小与套杆对套端纵棱外接园大小相应。纵棱对准纵沟,套杆对套端可以通过套筒对套端而插入套筒内并能轴向运动,套杆插入套筒后能旋转而错开纵棱与纵沟后,能保证套杆不会从套筒中抽离分开。套筒壁上有一“冂”形槽,槽内塑料片向筒内曲折,其位置位于套杆和套筒处于完全伸长状态时,套杆对套端端头在套筒内所处的位置,它可以顶住套杆不向套筒作轴向运动。当伞骨、伞柄为三截时,中截伞柄、中截伞骨内部是一个套筒,外部是一个套杆。三截伞骨也有另一方式,即上截伞骨和下截伞骨均各是一个套杆,中截伞骨是一排连成一体的二个对套端相反的套筒。采有这样的结构后,全塑伞用吹塑薄膜制成伞面,明显降低了成本;伞骨与伞柄、伞撑与撑筒整体性连接,减少了装配环节;伞撑与伞骨用园形榫头与卯眼连接,以及伸缩式伞骨和伞柄采用套杆、套筒结构,以直接插入方式进行装配,比装配铰链方便简单,提高了装配工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全塑伞最简单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沿伞的对称中心线剖视。图2是本技术全塑伞伞撑与伞骨的连结结构剖视图,沿园形卯榫对称中心线剖视,示出了撑筒、伞撑及其上带倒勾的园形榫头和伞骨上的园形卯眼。图3是本技术全塑伞另一种伞栓装置的剖视图,沿伞栓装置对称中心线剖视。图4是本技术全塑伞的伸缩式伞柄、伞骨结构剖视图,沿该结构的对称中心线剖视。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图7是伸缩式伞柄、伞骨的套筒视图,示出了套筒上向筒内弯曲的塑料片的形状。图8是三截伸缩式伞骨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沿伞骨的对称中心线剖视。图9是本技术全塑伞的三截伸缩式伞柄和伞骨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沿伞的对称中心线剖视。图1所示全塑伞由伞面1、伞骨2、伞柄3、伞撑4、撑筒5和伞栓6组成。伞面1采用吹塑簿膜制作成型,伞骨2、伞柄3、伞撑4、撑筒5和伞栓6均由塑料制成。利用塑料的韧性,伞骨2与伞柄3整体性连接,连接处径向凹缩形成活动节7;伞撑4与撑筒5整体性连接,连接处径向凹缩形成活动节8;伞骨2能绕活动节7在伞柄3上活动,伞撑4能绕活动节8在撑筒5上活动。伞栓6与伞柄3整体性连接,是一个树枝状的塑料杆;利用塑料的韧性,伞栓6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向伞柄的收拢,而使撑筒5能穿过伞栓6;张伞时,把撑筒5挂在伞栓6的丫杈上而栓住撑筒5。伞骨2与伞撑4以园形卯榫连接,连接处是一个活动节9。活动节9的结构如图2所示伞撑4末端成直角弯曲成园形榫头10,榫头10末端有二个稍微张开的倒勾11,伞骨2上有一园形卯眼12;插入时倒勾11收拢而能让榫头10插入卯眼12,插入后倒勾11自然张开而挡住榫头10退出卯眼12。伞面1与伞柄3、伞骨2的连接方式为伞柄3顶端是一个螺杆13,伞面1包在螺杆13上,用螺帽14栓住伞面1;伞骨2末端是一个螺杆15,伞面1包在螺杆15上,用螺帽16栓住伞面1。图1中的伞栓6可以用图3所示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代替在伞柄3上开一凹槽17,撑筒5上整体性连接一个塑料销子18,连接处是一个活动节19,塑料销子18有一个簿软尾巴20,用手指拨动尾巴20,塑料销子18绕活动节19活动。张伞时,塑料销子18正好插入伞柄3上的凹槽17中,栓住撑筒5不向下移动。收伞时,先将撑筒5稍向上移动,再用手指向上拨动尾巴20,塑料销子18向下打开,即可将撑筒5放下。作为本技术的改进,伞骨2和伞柄3可以同时由二截或二截以上的套杆21和套筒22组成,使伞在收合状态时能够伸缩。图4到图7示出了本技术这种改进的伞骨2和伞柄3均具有的套杆21、套筒22的基本结构。套杆21是一园杆,套筒22是一园筒。在套杆21的对套端23的园柱27上有约1cm长的纵棱25,纵棱25最好是三条,不等距分布;在套筒22的对套端24的内园管面28有与套杆纵棱25相应的纵沟26,纵沟26的条数、分布、长度、形状、大小均与纵棱25相应。套筒22筒身内园管29的大小与套杆对套端23纵棱25外接园39的大小相应,套筒对套端24内园管28的大小与套杆21杆身园柱27的大小相应。纵棱25对准纵沟26,套杆对套端23可以通过套筒对套端24而插入套筒22内,并能轴向运动,套杆21插入套筒22后能旋转而错开纵棱25与纵沟26后,套筒对套端24内园管28挡住套杆对套端23上的纵棱25,从而保证套杆21从套筒22中抽伸时不会完全抽离出来。套筒壁32上有一“冂”形槽30,槽内塑料片31向筒内曲折,其位置位于套杆21和套筒22处于完全伸长状态时,套杆对套端23端头在套筒22内所处的位置,它可以顶住套杆21在某一受力范围内,不向套筒22作轴向运动。显然,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当伞柄、伞骨为二截时,伞柄3和伞骨2均分别是由一个套杆21和一个套筒22组成。只不过结构形式虽然一样,但伞柄3的直径比伞骨2的直径要大。图9示出了伞骨2和伞柄3均为三截的本技术的一种具体方式。该伞柄3由上截伸缩伞柄36、中截伸缩伞柄37和下截伸缩伞柄38组成,该伞骨2由上截伸缩伞骨33、中截伸缩伞骨34、下截伸缩伞骨35组成,中截伸缩伞柄37和中截伸缩伞骨34内部均各是一个套筒22,外部均各是一个套杆21;上截伸缩伞柄36和上截伸缩伞骨33均各是一个套杆21;下截伸缩伞柄38和下截伸缩伞骨35均各是一个套筒22。显然,中截伸缩伞柄37比中截伸缩伞骨34,上截伸缩伞柄36比上截伸缩伞骨33,下截伸缩伞柄38比下截伸缩伞骨35,只不过结构形式一样,但直径要大。当然,套杆21和套筒22也可以倒过来,即上截伸缩伞柄36和上截伸缩伞骨33均各是一个套筒22,下截伸缩伞柄38和下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塑伞,由伞面、伞骨、伞柄、伞撑、撑筒、伞栓组成,其特征在于:伞面(1)由吹塑簿膜制成,伞骨(2)、伞柄(3)、伞撑(4)、撑筒(5)采用塑料制成;伞骨(2)与伞柄(3)为整体性连接,连接处径向凹缩形成伞骨(2)与伞柄(3)之间的活动节(7);伞撑(4)与撑筒(5)为整体性连接,连接处径向凹缩形成伞撑(4)与撑筒(5)之间的活动节(8);伞撑(4)与伞骨(2)用带倒勾(11)的园形榫头(10)和园形卯眼(12)连接,连接处是一个活动节(9);伞柄(3)或撑筒(5)上有一个伞栓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
申请(专利权)人:林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