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及其颗粒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820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颗粒剂。该除草组合物由双环磺草酮、丙草胺与吡嘧磺隆组成,其中,双环磺草酮、丙草胺与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0.1~50):(5~70):(0.1~10)。所述颗粒剂以上述除草组合物为活性成分,其组成包括下述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双环磺草酮0.1~50%、丙草胺5~70%、吡嘧磺隆0.1~10%、分散剂5~10%、润湿剂0~10%、崩解剂0~10%、粘结剂0~3%、吸附剂0~5%、填料补足至10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含双环磺草酮、丙草胺与吡嘧磺隆的复配颗粒剂,可一次施药、扩展了杀草谱、提高了施药均匀程度,提高了药效和持效期,降低了用药量及使用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施药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配除草组合物及其颗粒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配农药
,具体涉及一种含双环磺草酮、丙草胺与吡嘧磺隆的复配除草组合物及其颗粒剂。
技术介绍
双环磺草酮(Benzobicyclon),又名苯并双环酮。化学名称:3-(2-氯-4-甲基磺酰基苯甲酰基)-2-苯硫基双环[3.2.1]辛-2-烯-4-酮。双环磺草酮是由日本SDS生物技术公司研发的一种双环辛烷化学除草剂,用于防除水稻田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双环磺草酮为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抑制剂(HPPD),它通过抑制HPPD,影响质体醌的合成,再由质体醌对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DS)作用,从而最终影响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使叶片白化。双环磺草酮是一种用于防除水稻直播田和移栽田中杂草的广谱选择性除草剂。丙草胺(Pretilachlor),又名扫弗特。化学名称:2-氯-N-(1-甲基-2-甲氧乙基)-N-(2-乙基-6-甲基苯基)乙酰胺。丙草胺是瑞士诺华公司(NOVARTIS)研制开发的选择性芽前除草剂。主要通过植物下胚轴、中胚轴和胚芽鞘吸收,直接干扰杂草体内蛋白质合成,并对光合及呼吸作用有间接影响,导致杂草死亡。而水稻对丙草胺有较强的分解能力,从而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丙草胺能有效防除稻田的一年生禾本科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如稗草、鸭舌草、水苋菜等,但对莎草科杂草效果差。吡嘧磺隆(Pyrazosulfuron-ethyl),又名草克星、水星、韩乐星。化学名称:5-(4,6-二甲氧基嘧啶基-2-氨基甲酰胺磺酰)-1-甲基吡唑基-4-甲酸乙酯。吡嘧磺隆是一种高效磺酰脲类选择性内吸传导除草剂。其通过被杂草根部和叶片吸收,并转移到杂草各部,通过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使支链氨基酸合成受阻,阻碍氨基酸、赖氨酸、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阻止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导致杂草生长机能受阻,使杂草坏死。对水稻安全。其杀草谱适用于防除稻田的阔叶杂草,如鸭舌草、眼子菜、节节菜、陌上菜等,及莎草科杂草如牛毛草、异型莎草、水莎草、碎米莎草等。但对防除稻田稗草的活性低,单独应用不能完全防除稻田中禾本科、阔叶科和莎草科杂草。目前,水稻田单一使用一种除草剂,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水稻田杂草的发生,如果用量过大,容易对当季作物或后茬作物造成残留毒害。双环磺草酮、丙草胺与吡嘧磺隆在化学类别和作用机理上均不相同,在防治水稻田杂草上差异很大,经文献检索,目前尚未发现有双环磺草酮、丙草胺与吡嘧磺隆三元复配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增效作用显著,除草效果好,杂草防治谱扩大,用药成本低,对水稻安全的除草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除草组合物,由三种活性组分组成,即:由双环磺草酮、丙草胺和吡嘧磺隆组成。其中,双环磺草酮、丙草胺和吡嘧磺隆的质量比可为:(0.1~50):(5~70):(0.1~10),具体可为:0.1~3:5~10:0.1~0.2,具体可为1.8:8:0.2、1:9:0.1、0.4:7:0.1、0.2:10:0.2、2:6:0.2或1.4:9:0.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除草组合物在防除水稻田杂草中的应用。所述应用中,所述水稻田杂草包括禾本科、阔叶科和莎草科杂草。所述水稻田杂草具体可为:田稗草、雨久花、野慈姑和扁杆藨草。颗粒剂是一种使用极其方便的农药新剂型,是针对水稻田中有水的特定环境下提出的。使用时直接将颗粒剂均匀抛洒在水田中,颗粒剂中的有效成分会随着颗粒坍塌而释放出来,通过扩散剂作用,向周围均匀扩散,使有效成分接触靶标,发挥药效。因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以上述除草组合物为有效成分的颗粒剂及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颗粒剂,其组成包括下述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双环磺草酮0.1~50%,丙草胺5~70%、吡嘧磺隆0.1~10%、分散剂5~10%、润湿剂2~10%、崩解剂0~10%、粘结剂0~3%、吸附剂0~5%、填料补足至100%。所述颗粒剂的组成可进一步包括下述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双环磺草酮0.1~3%,丙草胺5~10%、吡嘧磺隆0.1~0.2%、分散剂5~10%、润湿剂2~10%、崩解剂0~10%、粘结剂0~3%、吸附剂0~5%、填料补足至100%。根据制备方法的不同,所述颗粒剂中还可包括适量的用于溶解双环磺草酮、丙草胺和吡嘧磺隆的助剂。所述助剂可为脂肪酸甲酯、甲基化植物油、醋酸仲丁酯、棕榈油、环氧大豆油、二氯甲烷和丙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当然,所述颗粒剂也可仅由下述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双环磺草酮0.1~3%,丙草胺5~10%、吡嘧磺隆0.1~0.2%、分散剂5~10%、润湿剂2~10%、崩解剂0~10%、粘结剂0~3%、吸附剂0~5%、填料补足至100%。其中,所述分散剂可为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聚物(如MorwetD-425、Tersperse2425)、聚羧酸盐梳状共聚物(如Tersperse2700、GeroponT/36)、亚甲基双萘磺酸钠、丁基萘磺酸盐、甲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磺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润湿剂可为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萘磺酸盐(如MorwetEFW)、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聚山梨醇酯类化合物(如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崩解剂可为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粘结剂可为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阿拉伯胶、乳糖和糊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吸附剂可为白炭黑、硅藻土、硅胶、氧化铝、分子筛和黏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填料可为高岭土、膨润土、无水硫酸铵、无水硫酸钠、轻钙、滑石粉和玉米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的混合物。上述颗粒剂可通过下述方法(1)、方法(2)或方法(3)制备得到:方法(1):将有效成分丙草胺加入吸附剂吸附后形成粉末,接着将该粉末、有效成分双环磺草酮及吡嘧磺隆、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粘结剂及填料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成粉体,然后加水混合均匀形成母粉;将母粉造粒、干燥、筛分、包装,即可。方法(2):将有效成分双环磺草酮、丙草胺与吡嘧磺隆用助剂溶解成母液;将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粘结剂及填料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成粉体,加入上述母液混合均匀,最后加水混匀形成母粉;将母粉造粒、干燥、筛分、包装,即可。方法(3):将有效成分双环磺草酮、吡嘧磺隆与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粘结剂及填料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成粉体,加入有效成分丙草胺混合均匀,最后加水混匀后形成母粉;将母粉造粒、干燥、筛分、包装,即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草组合物及除草颗粒剂适用于防除稻田或大苗抛秧稻田中的禾本科、阔叶科和莎草科杂草。本专利技术颗粒剂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杀草谱广。由于三种除草剂在杂草体内的作用机理不同,因此提高了杀草效果。可有效防除稻田中所有杂草,包括禾本科、阔叶科和莎草科杂草,克服了吡嘧磺隆对防除稻田稗草活性低的缺陷,解决了稻田的大部分杂草问题。2、使用方便,避免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现混现用和二次施药。本专利技术颗粒剂使用极方便,无需喷雾或拌土撒施,直接将颗粒剂撒入水田即可,有效减轻劳动强度。3、剂型环保,避免了乳油中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4、安全性好,对水稻安全。5、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草组合物,由双环磺草酮、丙草胺和吡嘧磺隆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草组合物,由双环磺草酮、丙草胺和吡嘧磺隆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组合物中,双环磺草酮、丙草胺和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0.1~50):(5~70):(0.1~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组合物中,双环磺草酮、丙草胺和吡嘧磺隆的质量比为:0.1~3:5~10:0.1~0.2。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在防除水稻田杂草中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田杂草包括禾本科、阔叶科和莎草科杂草。6.一种除草颗粒剂,其组成包括下述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双环磺草酮0.1~50%,丙草胺5~70%、吡嘧磺隆0.1~10%、分散剂5~10%、润湿剂2~10%、崩解剂0~10%、粘结剂0~3%、吸附剂0~5%、填料补足至10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草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颗粒剂包括下述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双环磺草酮0.1~3%,丙草胺5~10%、吡嘧磺隆0.1~0.2%、分散剂5~10%、润湿剂2~10%、崩解剂0~10%、粘结剂0~3%、吸附剂0~5%、填料补足至100%。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除草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聚物、聚羧酸盐梳状共聚物、亚甲基双萘磺酸钠、丁基萘磺酸盐、甲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磺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萘磺酸盐、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聚山梨醇酯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军李彦飞冯泽腾
申请(专利权)人: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