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吡噻菌胺氟菌唑微囊悬浮-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1409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吡噻菌胺氟菌唑微囊悬浮‑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吡噻菌胺·氟菌唑微囊悬浮‑悬浮剂由氟菌唑微囊悬浮剂和吡噻菌胺悬浮剂复配得到;吡噻菌胺·氟菌唑微囊悬浮‑悬浮剂中,吡噻菌胺的质量含量为0~20%,氟菌唑的质量含量为0~20%,但都不为零。与现有水乳剂剂型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吡噻菌胺·氟菌唑微囊悬浮‑悬浮剂能够显著降低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对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两种活性成分制成微囊悬浮‑悬浮剂,既能保证施药后能迅速发挥吡噻菌胺的药效,又能使氟菌唑的药效得到缓慢释放,从而实现对作物的长期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吡噻菌胺氟菌唑微囊悬浮-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药制剂领域。


技术介绍

1、吡噻菌胺是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发现、由三井化学和杜邦等共同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是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中、继萎锈灵之后上市的第10个产品。熔点103~105℃,与其他sdhi类杀菌剂一样,吡噻菌胺亦为病原菌线粒体呼吸作用抑制剂,它通过干扰呼吸电子传递链上复合体ⅱ来抑制线粒体的功能,阻止其产生能量,抑制病原菌生长,最终导致其死亡。复合体ⅱ即为琥珀酸脱氢酶或琥珀酸泛醌还原酶,sdhi类杀菌剂也因此作用机理而得名。

2、吡噻菌胺具有渗透和内吸性,可以提供预防和治疗作用。与早期开发的酰胺类杀菌剂不同,吡噻菌胺杀菌谱广,可用于油菜、谷物、蔬菜、果树、坚果树、观赏植物、马铃薯、向日葵、草坪和其他大田作物上,防治由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壳二孢属(ascochytaspp.)、葡萄孢属(botrytis spp.)、白粉菌属(erysiphe spp.)、丝核菌属(rhizoctoniaspp.)、核盘菌属(sclerot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吡噻菌胺·氟菌唑微囊悬浮-悬浮剂,由氟菌唑微囊悬浮剂和吡噻菌胺悬浮剂复配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悬浮-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氟菌唑微囊悬浮剂由下述质量含量的组分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囊悬浮-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噻菌胺悬浮剂由下述质量含量的组分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微囊悬浮-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A由聚丙烯酸和马来酸酐共聚物与EO-PO嵌段聚醚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囊悬浮-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囊壁材料原料选自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p>

6.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吡噻菌胺·氟菌唑微囊悬浮-悬浮剂,由氟菌唑微囊悬浮剂和吡噻菌胺悬浮剂复配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悬浮-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氟菌唑微囊悬浮剂由下述质量含量的组分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囊悬浮-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噻菌胺悬浮剂由下述质量含量的组分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微囊悬浮-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a由聚丙烯酸和马来酸酐共聚物与eo-po嵌段聚醚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泽腾张小军王涛李彦飞王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