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454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火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包括相邻的A机组,B机组,连通A机组与B机组的主排汽管道的蒸汽连接管道,其上设有第一蒸汽隔离阀;连通A机组与B机组的凝结水主管道的凝结水连接管道,其上设有凝结水控制阀;设置在A机组的凝结水主管道上的第一主管道凝结水阀门;设置在B机组的凝结水主管道上的第二主管道凝结水阀门;连通A机组与B机组的抽真空主管道的抽真空连接管道,其上设有抽真空控制阀;设置在A机组的抽真空主管道上的第一主管道抽真空阀门;设置在B机组的抽真空主管道上的第二主管道抽真空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不增加投入成本的前提下降低运行机组空冷背压,同时减小对空冷翅片管束表面防腐和使用寿命造成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直接空冷火电机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火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我国火电装机容量的快速增加以及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工业用电量下降,导致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急速下降,部分地区机组平均运行负荷只有设计容量的50%左右,致使许多电站有一半机组处于停运状态,导致火电机组发电能力浪费。另一方面,在夏季等高温环境下,由于冷却能力下降导致直接空冷机组散热器面积相对不足,使得机组运行背压升高,随之能耗水平大幅升高。国内现有的直接空冷火电机组夏季运行时,因环境温度较高造成机组背压大幅升高,目前主要通过对空冷凝汽器频繁冲洗和空冷单元内部喷淋等方式强化空冷凝汽器散热能力,降低机组夏季运行背压。然而这两种方式均是以消耗大量高品质除盐水而降低空冷机组运行背压,增加了投入成本;而且凝汽器经过频繁的高压冲洗和喷淋后,对空冷翅片管束表面防腐和使用寿命造成严重影响。综上所述,如何实现在不增加投入成本的前提下,降低运行机组空冷背压,同时减小对空冷翅片管束表面防腐和使用寿命造成的影响,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以实现在不增加投入成本的前提下,降低运行机组空冷背压,同时减小对空冷翅片管束表面防腐和使用寿命造成的影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包括相邻的A机组和B机组,还包括:连通所述A机组的主排汽管道与所述B机组的主排汽管道的蒸汽连接管道,所述蒸汽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蒸汽隔离阀;连通所述A机组的凝结水主管道与所述B机组的凝结水主管道的凝结水连接管道,所述凝结水连接管道上设置有凝结水控制阀;设置在所述A机组的凝结水主管道上的第一主管道凝结水阀门,所述第一主管道凝结水阀门位于所述凝结水连接管道的第一连接口的下游;设置在所述B机组的凝结水主管道上的第二主管道凝结水阀门,所述第二主管道凝结水阀门位于所述凝结水连接管道的第二连接口的下游;连通所述A机组的抽真空主管道与所述B机组的抽真空主管道的抽真空连接管道,所述抽真空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抽真空控制阀;设置在所述A机组的抽真空主管道上的第一主管道抽真空阀门,所述第一主管道抽真空阀门位于所述抽真空连接管道的第一连接口的下游;设置在所述B机组的抽真空主管道上的第二主管道抽真空阀门,所述第二主管道抽真空阀门位于所述抽真空连接管道的第二连接口的下游。优选的,上述火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中,所述A机组的主排汽管道和所述B机组的主排汽管道均包括六列蒸汽分配管,所述蒸汽连接管道连通所述A机组的第六列蒸汽分配管与所述B机组的第一列蒸汽分配管。优选的,上述火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中,所述A机组的第六列蒸汽分配管下端还设置有第一竖直连接管,所述A机组的第六列蒸汽分配管与第五列蒸汽分配管通过第一水平管连接,所述第一水平管、所述A机组的第六列蒸汽分配管和所述第一竖直连接管通过第一等径三通接头连接;所述B机组的第一列蒸汽分配管下端还设置有第二竖直连接管,所述B机组的第一列蒸汽分配管与第二列蒸汽分配管通过第二水平管连接,所述第二水平管、所述B机组的第一列蒸汽分配管和所述第二竖直连接管通过第二等径三通接头连接;所述蒸汽连接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竖直连接管与所述第二竖直连接管。优选的,上述火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管上的第二蒸汽隔离阀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管上的第三蒸汽隔离阀。优选的,上述火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中,所述蒸汽连接管道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分别通过第一90°弯头和第二90°弯头与所述第一竖直连接管和所述第二竖直连接管连通。优选的,上述火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中,所述第一竖直连接管和所述第二竖直连接管均为万向膨胀节。优选的,上述火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中,还包括支撑在所述第一90°弯头底端的第一支座和支撑在所述第二90°弯头底端的第二支座。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火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包括相邻的A机组和B机组,还包括连通A机组的主排汽管道与B机组的主排汽管道的蒸汽连接管道,蒸汽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蒸汽隔离阀;连通A机组的凝结水主管道与B机组的凝结水主管道的凝结水连接管道,凝结水连接管道上设置有凝结水控制阀;设置在A机组的凝结水主管道上的第一主管道凝结水阀门,第一主管道凝结水阀门位于凝结水连接管道的第一连接口的下游;设置在B机组的凝结水主管道上的第二主管道凝结水阀门,第二主管道凝结水阀门位于凝结水连接管道的第二连接口的下游;连通A机组的抽真空主管道与B机组的抽真空主管道的抽真空连接管道,抽真空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抽真空控制阀;设置在A机组的抽真空主管道上的第一主管道抽真空阀门,第一主管道抽真空阀门位于抽真空连接管道的第一连接口的下游;设置在B机组的抽真空主管道上的第二主管道抽真空阀门,第二主管道抽真空阀门位于抽真空连接管道的第二连接口的下游。当A机组和B机组需要各自独立运行时,将第一蒸汽隔离阀、凝结水控制阀和抽真空控制阀均关闭,并打开第一主管道凝结水阀门、第二主管道凝结水阀门、第一主管道抽真空阀门和第二主管道抽真空阀门,这样A机组和B机组的排汽凝结后均回到本机组凝结水系统内。在夏季等高温工况下,若B机组停运,A机组需要降低背压运行时,将第一蒸汽隔离阀打开,并通过控制B机组原隔离门的开闭,根据机组负荷和背压情况确定启动B机组的风机个数,如仅运转第一列风机,使B机组运行的主排汽管道部分的蒸汽通过蒸汽连接管道流入A机组的主排汽管道,B机组其它列的风机保持静止状态,实现降背压操作。在运行过程中,打开凝结水控制阀、第一主管道凝结水阀门、抽真空控制阀和第一主管道抽真空阀门,关闭第二主管道凝结水阀门和第二主管道抽真空阀门,从而使B机组运行的凝结水主管道部分的凝结水通过凝结水连接管道流入A机组的凝结水主管道内,利用A机组的抽真空主管道通过抽真空连接管道对B机组运行的抽真空主管道部分进行抽真空。若A机组停运,情况亦相同。综上所述,本技术将相邻两台运行机组(A机组、B机组)的空冷凝汽器(空冷岛)的主排汽管道、凝结水主管道、抽真空主管道分别连通,在环境温度较高时,能够有效利用停运机组闲置的空冷凝汽器降低运行机组空冷背压,提高运行汽轮机效率,实现了火力发电机组节能减排和提升经济效益及安全稳定运行的目标。同时,本技术省去了为降低机组背压所消耗的大量高品质除盐水,能够避免投入成本的增加,同时减小了凝汽器频繁的高压冲洗和喷淋对空冷翅片管束表面防腐和使用寿命造成的影响,保证了机组的安全高效运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冷凝汽器主排汽管道相互连通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冷凝汽器凝结水管道相互连通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冷凝汽器抽真空管道相互连通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夏季考核工况环境温度对机组改造前后背压的影响;图5是夏季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包括相邻的A机组和B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所述A机组的主排汽管道与所述B机组的主排汽管道的蒸汽连接管道(10),所述蒸汽连接管道(10)上设置有第一蒸汽隔离阀(11);连通所述A机组的凝结水主管道与所述B机组的凝结水主管道的凝结水连接管道(19),所述凝结水连接管道(19)上设置有凝结水控制阀(20);设置在所述A机组的凝结水主管道上的第一主管道凝结水阀门(21),所述第一主管道凝结水阀门(21)位于所述凝结水连接管道(19)的第一连接口的下游;设置在所述B机组的凝结水主管道上的第二主管道凝结水阀门,所述第二主管道凝结水阀门位于所述凝结水连接管道(19)的第二连接口的下游;连通所述A机组的抽真空主管道与所述B机组的抽真空主管道的抽真空连接管道(23),所述抽真空连接管道(23)上设置有抽真空控制阀(24);设置在所述A机组的抽真空主管道上的第一主管道抽真空阀门(22),所述第一主管道抽真空阀门(22)位于所述抽真空连接管道(23)的第一连接口的下游;设置在所述B机组的抽真空主管道上的第二主管道抽真空阀门,所述第二主管道抽真空阀门位于所述抽真空连接管道(23)的第二连接口的下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包括相邻的A机组和B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所述A机组的主排汽管道与所述B机组的主排汽管道的蒸汽连接管道(10),所述蒸汽连接管道(10)上设置有第一蒸汽隔离阀(11);连通所述A机组的凝结水主管道与所述B机组的凝结水主管道的凝结水连接管道(19),所述凝结水连接管道(19)上设置有凝结水控制阀(20);设置在所述A机组的凝结水主管道上的第一主管道凝结水阀门(21),所述第一主管道凝结水阀门(21)位于所述凝结水连接管道(19)的第一连接口的下游;设置在所述B机组的凝结水主管道上的第二主管道凝结水阀门,所述第二主管道凝结水阀门位于所述凝结水连接管道(19)的第二连接口的下游;连通所述A机组的抽真空主管道与所述B机组的抽真空主管道的抽真空连接管道(23),所述抽真空连接管道(23)上设置有抽真空控制阀(24);设置在所述A机组的抽真空主管道上的第一主管道抽真空阀门(22),所述第一主管道抽真空阀门(22)位于所述抽真空连接管道(23)的第一连接口的下游;设置在所述B机组的抽真空主管道上的第二主管道抽真空阀门,所述第二主管道抽真空阀门位于所述抽真空连接管道(23)的第二连接口的下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机组的主排汽管道和所述B机组的主排汽管道均包括六列蒸汽分配管,所述蒸汽连接管道(10)连通所述A机组的第六列蒸汽分配管(2)与所述B机组的第一列蒸汽分配管(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延枫陈彦桥谢国峰李永生李佃万晖谢云辰范国朝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