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NG组合式加气储罐气化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424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NG组合式加气储罐气化站,包括组合式储罐和气化站本体,气化站本体通过上进液管路、下进液管路、LNG出液管路以及BOG管路与组合式储罐连通;气化站包括卸车液相口,卸车气相口和卸车气化口;卸车气相口通过BOG管路与组合式储罐的A气相口、B气相口相连;卸车液相口通过LNG卸液管路分别与上进液管路、下进液管路以及卸液出液近路管的一端相连通;上进液管路的另一端与A上进液口、B上进液口相连;下进液管路的另一端与A下进液口、B下进液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LNG气化站卸液过程中不能实现连续气化稳定供气运行问题和在气化站气化量不大时BOG的排放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设备成本高,耗能高且结构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NG组合式加气储罐气化站
本技术属于气化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LNG组合式加气储罐气化站。
技术介绍
LNG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是低温储存罐,储存的LNG温度在-160℃左右。储罐内LNG的饱和蒸气压太高时,会使空温气化器出口压力较高超出调压器的设定值,导致安全阀超压调压器超压切断,影响LNG气化设备的正常供气,从而导致燃气锅炉熄火,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当储罐内LNG的饱和蒸气压太低时,空温气化器出口压力较低经过调压器调压后天然气的压力过低,不能满足燃气锅炉的点火要求,生产也无法进行。实际运用中,为了保证LNG气化压力的稳定和保证运行安全,需要调整储罐内LNG的饱和蒸气压在一定的范围内。当储罐内LNG在快接近最低液位时,由于储罐内气相空间很大,LNG饱和蒸气压很难调节,对生产的稳定运行带来威胁。尤其是在LNG储罐内LNG快用完,要卸LNG时问题就更突出。由LNG槽车向LNG储罐卸LNG,这称为LNG卸液流程。LNG卸液流程中,要求尽可能降低储罐内LNG的饱和蒸气压,提高槽车内LNG的饱和蒸气压,然后靠LNG槽车和LNG储罐之间LNG饱和蒸气压的压差进行卸液操作。储罐内LNG的饱和蒸气压降低到正常范围以下时,有利于LNG的卸车操作,但气化后压力就会大大降低,有时就会造成生产的停滞。保持正常的运行压力时,卸液又无法进行。实际运用中卸液流程时的普遍做法是,尽量保持LNG储罐的饱和蒸气压处于正常工作压力范围的下限,保证正常供气。然后将LNG槽车的饱和蒸气压控制在正常压力范围的上限,使LNG的卸车时间大大延长,有时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卸液操作,给操作带来很大麻烦,稍有不慎饱和蒸汽压力超出指标,就会中断供气或LNG槽车安全阀起跳影响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LNG组合式加气储罐气化站,解决了LNG加气站卸液过程中供气不稳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停气、卸液时间过长和在气化气量不大时BOG的排放问题,BOG的排放既造成能源浪费又造成对臭氧层的破坏,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设备成本高,耗能高且结构复杂等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NG组合式加气储罐气化站,包括组合式储罐和气化站本体,气化站本体通过上进液管路、下进液管路、LNG出液管路以及BOG管路与组合式储罐连通;气化站本体包括卸车液相口,卸车气相口和卸车气化口;卸车气相口通过BOG管路与组合式储罐的A气相口、B气相口相连;卸车液相口通过LNG卸液管路分别与上进液管路、下进液管路以及卸液出液近路管的一端相连通;上进液管路的另一端与A上进液口、B上进液口相连;下进液管路的另一端与A下进液口、B下进液口相连;卸液出液近路管的另一端与空温式气化器相连,空温式气化器后面连接辅热调压计量管路;LNG出液管路一端与卸液出液近路管相连,另一端与A介质出口、B介质出口相连;卸车气化口通过管路与增压气化器进口相连,增压气化器的出口通过管路与BOG管路相通,增压气化器进口通过管路还与LNG卸液管路相连。进一步的,LNG卸液管路位于与增压气化器进口相连接之前的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进一步的,空温式气化器与增压管路之间的管路为主管路,主管路上还并联设置有加热管路,加热管路的两端均与主管路连接,加热管路上连接有水浴式加热器。进一步的,空温式气化器并联设置有两个。进一步的,组合式储罐包括组合罐和管路,组合罐包括内罐体和外罐体,内罐体和外罐体之间为真空夹层,内罐体分为两个罐,分别为A罐和B罐,A罐和B罐之间相互间隔设置,组合罐的一侧设置有通过管路与A罐连通的A测满口、A进液口、A介质出口,与B罐连通的B测满口、B进液口、B介质出口,管路上均设置有阀门;A罐通过A主管与A罐调节机构连通,A主管处于A罐内的一端位于A罐内的上部,B罐通过B主管与B罐调节机构连通,B主管处于B罐内的一端位于B罐内的上部,A主管与B主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且连接管上设置有从B主管到A主管的气动控制阀;A罐调节机构包括A放散口和A气相口,A放散口和A气相口分别通过A放散管和A气相管与A主管相连,A放散管上设置有A安全阀;B罐调节机构包括B放散口和B气相口,B放散口和B气相口分别通过B放散管和B气相管与B主管相连,B放散管上设置有B安全阀。进一步的,A罐与A罐液位传感装置相连,A罐液位传感装置包括A罐气相导压管路、A罐液相导压管路、A罐液位远传气相口、A罐液位远传液相口,A罐气相导压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A罐的上部和A罐液位远传气相口,A罐液相导压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A罐的下部和A罐液位远传液相口,A罐气相导压管路与A罐液相导压管路之间通过连接阀连通,A罐气相导压管路和A罐液相导压管路位于连接阀之后的管路均与现场液面计、压力表相连。进一步的,B罐与B罐液位传感装置相连,B罐液位传感装置包括B罐气相导压管路、B罐液相导压管路、B罐液位远传气相口、B罐液位远传液相口,B罐气相导压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B罐的上部和B罐液位远传气相口,B罐液相导压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B罐的下部和B罐液位远传液相口,B罐气相导压管路与B罐液相导压管路之间通过连接阀连通,B罐气相导压管路和B罐液导压相管路位于连接阀之后的管路均与现场液面计、压力表相连。进一步的,A进液口包括A上进液口和A下进液口,A上进液口连通管道连接A罐内的上部,A下进液口连通管道连接A罐内的下部。进一步的,B进液口包括B上进液口和B下进液口,B上进液口连通管道连接B罐内的上部,B下进液口连通管道连接B罐内的下部。进一步的,A罐的容积小于B罐的容积且A罐的压力大于B罐的压力。进一步的,组合罐的外罐体上设置有抽真空阀。进一步的,A放散管和A气相管之间通过阀门相连,A放散管上并联设置有两个A安全阀,A安全阀通过三通与A放散管连通。进一步的,B放散管和B气相管之间通过阀门相连,B放散管上并联设置有两个B安全阀,B安全阀通过三通与B放散管连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LNG组合式加气储罐气化站具有以下优势:解决的问题一:现有技术不能实现持续对LNG储罐饱和蒸气压调节问题,导致运行不稳定且存在安全隐患;解决的问题二:现有技术中当储罐内LNG液位较低时,由于储罐内气相空间很大,LNG饱和蒸气压很难调节,对生产的稳定运行带来威胁;解决的问题三:现有技术中LNG槽车卸液时,为保持LNG储罐具有一定的饱和蒸气压以维持气化站能够连续供气,导致卸液时间太长不便于操作,稍有不慎卸液时气化站就不能安全稳定运行。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LNG组合式加气储罐气化站的简单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处放大图;图3为图1中II处放大图;图4为图1中III处放大图;图5为图1中IV处放大图图6为图1中V处放大图;图7为图1中VI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罐体;2-A罐;3-B罐;4-A测满口;51-A上进液口;52-A下进液口;6-A介质出口;7-B测满口;81-B上进液口;82-B下进液口;9-B介质出口;10-A主管;11-B主管;12-气动控制阀;13-A放散口;14-A气相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NG组合式加气储罐气化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式储罐和气化站本体,气化站本体通过上进液管路(23)、下进液管路(24)、LNG出液管路(25)以及BOG管路(26)与组合式储罐连通;气化站本体包括卸车液相口(27),卸车气相口(28)和卸车气化口(29);卸车气相口(28)通过BOG管路(26)与组合式储罐的A气相口(14)、B气相口(17)相连;卸车液相口(27)通过LNG卸液管路(30)分别与上进液管路(23)、下进液管路(24)以及卸液出液近路管(31)的一端相连通;上进液管路(23)的另一端与A上进液口(51)、B上进液口(81)相连;下进液管路(24)的另一端与A下进液口(52)、B下进液口相(82)连;卸液出液近路管(31)的另一端与空温式气化器(32)相连,空温式气化器(32)后面连接辅热调压计量管路;LNG出液管路(25)一端与卸液出液近路管(31)相连,另一端与A介质出口、B介质出口相连;卸车气化口(29)通过管路与增压气化器(33)进口相连,增压气化器(33)的出口通过管路与BOG管路(26)相通,增压气化器(33)进口通过管路还与LNG卸液管路(30)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NG组合式加气储罐气化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式储罐和气化站本体,气化站本体通过上进液管路(23)、下进液管路(24)、LNG出液管路(25)以及BOG管路(26)与组合式储罐连通;气化站本体包括卸车液相口(27),卸车气相口(28)和卸车气化口(29);卸车气相口(28)通过BOG管路(26)与组合式储罐的A气相口(14)、B气相口(17)相连;卸车液相口(27)通过LNG卸液管路(30)分别与上进液管路(23)、下进液管路(24)以及卸液出液近路管(31)的一端相连通;上进液管路(23)的另一端与A上进液口(51)、B上进液口(81)相连;下进液管路(24)的另一端与A下进液口(52)、B下进液口相(82)连;卸液出液近路管(31)的另一端与空温式气化器(32)相连,空温式气化器(32)后面连接辅热调压计量管路;LNG出液管路(25)一端与卸液出液近路管(31)相连,另一端与A介质出口、B介质出口相连;卸车气化口(29)通过管路与增压气化器(33)进口相连,增压气化器(33)的出口通过管路与BOG管路(26)相通,增压气化器(33)进口通过管路还与LNG卸液管路(30)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NG组合式加气储罐气化站,其特征在于:LNG卸液管路(30)位于与增压气化器(33)进口相连接之前的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NG组合式加气储罐气化站,其特征在于:空温式气化器(32)与增压管路之间的管路为主管路(34),主管路(34)上还并联设置有加热管路(35),加热管路(35)的两端均与主管路(34)连接,加热管路(35)上连接有水浴式加热器(3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NG组合式加气储罐气化站,其特征在于:空温式气化器(32)并联设置有两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NG组合式加气储罐气化站,其特征在于:组合式储罐包括组合罐和管路,组合罐包括内罐体和外罐体(1),内罐体和外罐体(1)之间为真空夹层,内罐体分为两个罐,分别为A罐(2)和B罐(3),A罐(2)和B罐(3)之间相互间隔设置,组合罐的一侧设置有通过管路与A罐(2)连通的A测满口(4)、A进液口、A介质出口(6),与B罐(3)连通的B测满口(7)、B进液口、B介质出口(9),管路上均设置有阀门;A罐(2)通过A主管(10)与A罐调节机构连通,A主管(10)处于A罐(2)内的一端位于A罐(2)内的上部,B罐(3)通过B主管(11)与B罐调节机构连通,B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良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