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利文专利>正文

可作包用的晴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41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可作包用的伞,由伞骨、手柄,在伞骨上滑动的撑块、伞骨顶端固定的顶杆、撑块上固定的滑杆,通过顶杆和滑杆连接的折叠支撑组件,固定在折叠支撑组件上的杆件,固定在折叠支撑组件前端的端杆和绷在顶杆、杆件、端杆上的伞面构成。在杆件和端杆之间的伞面内壁设有口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撑开时成为晴雨伞,端杆和杆件之间伞面内壁的袋内可装少量物品;收折后外观成包装,伞面内壁设的口袋可装物,成为包。做到一物两用,方便旅行携带。(*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日常生活用的雨伞,特别是可作包用的雨伞。现有技术如一般的三折伞,其结构由伞骨、伞骨手柄,在伞骨上滑动的撑块、折叠支撑组件和伞面构成,其中折叠支撑组件包括伞顶支撑杆、撑块支撑杆、传力支撑杆和伞面支撑杆,伞顶支撑杆的后端铰结在伞骨顶端,前端铰结在撑块支撑杆前部,撑块支撑杆后端铰结在撑块上,前端铰结在伞面支撑杆前部,传力支撑杆后端铰结在伞顶支撑杆中部,前端铰结在伞面支撑杆后端。该伞能方便的撑开和折叠,便于使用和携带,但该伞功能单一。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能作伞使用,而且折叠和撑开时可作包用的晴雨伞。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可作包用的晴雨伞由伞骨、伞骨手柄,在伞骨上滑动的撑块、折叠支撑组件和伞面构成,其中折叠支撑组件包括伞顶支撑杆、撑块支撑杆、传力支撑杆和伞面支撑杆,其特点是伞骨顶端固定有与伞骨垂直的顶杆,撑块上固定有与伞骨垂直的滑杆,通过顶杆和滑杆连接两组折叠支撑组件,两组折叠支撑组件之间成180°角,每组折叠支撑组件至少有三套折叠支撑组件连接在顶杆和滑杆的中点和两端点,折叠支撑组件的伞顶支撑杆铰结在顶杆上,撑块支撑杆铰结在滑杆上,在传力支撑杆与伞面支撑杆铰结处设有杆件,在伞面支撑杆前端固定端杆,伞面绷在顶杆、杆件和端杆上,在杆件和端杆之间的伞面内壁设有内袋。使用时向上撑撑块,并使撑块固定在伞骨的上端,相应折叠支撑组件使杆件和端杆撑起,形成一伞,作伞用,同时,杆件和端杆之间的伞面内壁的口袋可放置少量物品。折叠时,拉下撑块固定,杆件移动到与顶杆靠拢,端杆移动到靠伞骨的手柄处,折叠后的伞外观象包状,伞骨的手柄可作包的手柄,将伞倒过来拎着手柄,杆件和端杆之间的伞面内壁设置的口袋内可放置物品。本技术的解决方案中,可使端杆为轴向带多边形孔的轴杆,其两端分别插有与多边形孔相配的轴,轴上铰结与端杆垂直的连杆,两连杆另一端连接一边杆,伞面绷在顶杆、杆件、端杆和边杆上。这样可增大伞的覆盖面积。在撑开伞时,由于边杆是通过连杆固定在多边形轴上,多边形轴插入多边形孔内,使轴无法转动,所以边杆位置一经定位即无法任意摆动。收折时,抽出插入多边形孔的轴,将边杆从上面折到接近端杆位置,然后再将轴插入多边形孔内,即可固定了边杆的折叠位置。本技术的解决方案中可在杆件两端轴向设有圆孔,端杆两端轴向设有带多边形的孔,边杆两端轴向设有圆孔,各杆上插有与之孔形相配套的轴,杆件和边杆上的轴的端点各固定一侧杆铰结到端杆的轴的端点上,伞面的宽度为边杆的长度加边杆上的轴的长度。这样可进一步增大伞的覆盖面积。在撑开伞时,由于端杆上的轴与孔为多边形,相应边杆一经定位即无法任意摆动。在收折时,取出各杆上的轴,将边杆从上面折叠靠近端杆,再将各杆的轴几乎全部插入相应的孔内,然后拉下撑块即折叠成包状。在端杆上设置定位卡,可以限定撑开伞时,各杆的轴不至于拉得过宽,而被拉出孔外;也可限制收折时,各杆的轴插入孔内后向外移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由于本技术伞骨顶点固定顶杆、撑块上固定滑杆、折叠支撑组件上连接杆件和端杆,且伞面绷在顶杆、杆件和端杆上,所以撑起时,成为伞,与一般的晴雨伞同样功能,同时可在伞面内壁上的口袋放置少量物品;收拢时,整个伞收折成包状,在杆件和端杆之间的伞面内壁设置袋,袋内可放置物品,形成了包。本技术在伞的基础上增加了包的功能,便于外出者携带。本技术可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伞的骨架撑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撑开伞的伞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伞折叠后外观图。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图1中的伞骨架为整个伞骨架的一半,另一半为与其完全对称,其结构由伞骨1、伞骨上的手柄3,在伞骨1上滑动的撑块2,伞骨1顶端的顶杆9,撑块2上固定的滑杆10,通过顶杆9和滑杆10连接的折叠支撑组件、杆件11、端杆12、边杆15、轴13、连杆14和侧杆16构成;其中折叠支撑组件包括伞顶支撑杆5、撑块支撑杆6、传力支撑杆7和伞面支撑杆8,伞顶支撑杆5后端铰结在顶杆9上,前端铰结在撑块支撑杆6前部,撑块支撑杆6后端铰结在滑杆2上,前端铰结在伞面支撑杆8后部,传力支撑杆7后端铰结在伞顶支撑杆6中部,前端与伞面支撑杆8后端铰结;顶杆9和滑杆10的中点和两端共连接三套折叠支撑组件,杆件11设置在传力支撑杆7和伞面支撑杆8铰结处,端杆12固定在伞面支撑杆8前端;端杆12轴向开有多边形孔,多边形孔内插有与之配合的轴13,轴13上铰结与端杆12垂直的连杆14,两连杆14另一端连接边杆15;边杆15和杆件11轴上开有圆孔,圆孔内插有与之配合的轴13,杆件11和边杆15上的轴13的端点各固定一侧杆16,侧杆16铰结到端杆12的轴13的端点上。图2中的伞为在图1中伞骨架的顶杆9、端杆12、边杆15、轴13、侧杆16上绷矩形伞面4构成,并包括了图1中省略的另一半。当伞撑开后,伞面外部为图2所示。本技术为便于折叠,将伞的两杆件11之间部份的伞面做成皱折19,当折叠后,皱折19成为包底。在杆件11和端杆12之间的伞面4内设有口袋18,口袋18前后开口上设有拉链17,左右两侧固定有松紧带。图3中,伞折叠后为一包装,伞骨1的手柄3为包的把手,伞面4内设的袋作为包的口袋,可放置物品。权利要求1.一种可作包用的晴雨伞,由伞骨(1)、伞骨(1)的手柄(3),在伞骨(1)上滑动的撑块(2),折叠支撑组件和伞面(4)构成,其中折叠支撑组件包括伞顶支撑杆(5),撑块支撑杆(6),传力支撑杆(7)和伞面支撑杆(8),其特征在于伞骨(1)顶端固定有与伞骨(1)垂直的顶杆(9),撑块(2)上固定有与伞骨(1)垂直的滑杆(10),通过顶杆(9)和滑杆(10)连接两组折叠支撑组件,两组折叠支撑组件之间成180°角,每组折叠支撑组件至少有三套折叠支撑组件连接在顶杆(9)和滑杆(10)的中点和两端点,折叠支撑组件的伞顶支撑杆(5)铰结在顶杆(9)上,撑块支撑杆(6)铰结在滑杆(10)上,在传力支撑杆(7)与伞面支撑杆(8)铰结处设有杆件(11),在伞面支撑杆(8)前端固定有端杆(12),伞面(4)绷在顶杆(9)、杆件(11)和端杆(12)上,在杆件(11)和端杆(12)之间的伞面(4)内壁设有口袋(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作包用的晴雨伞,其特征在于端杆(12)为轴向有多边形孔的轴杆,其两端分别插有与多边形孔相配的轴(13),轴(13)上铰结一与端杆垂直的连杆(14),两连杆(14)另一端连接一边杆(15),伞面(4)绷在顶杆(9)、杆件(11)、端杆(12)和边杆(1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作包用的晴雨伞,其特征在于杆件(11)和边杆(15)两端轴向设有圆孔,端杆(12)两端轴向设有多边形孔,各杆上插有与之孔形相配的轴(13),杆 件(11)和边杆(15)上的轴(13)的端点各固定一侧杆(16),侧杆(16)铰结到端杆(12)上轴(13)的端点上,伞面(4)的宽度为边杆(15)的长度加插入边杆(15)上的轴(13)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作包用的晴雨伞,其特征在于端杆(12)上设有定位卡。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作包用的晴雨伞,其特征在于伞面(4)内壁上的口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作包用的晴雨伞,由伞骨(1)、伞骨(1)的手柄(3),在伞骨(1)上滑动的撑块(2)、折叠支撑组件和伞面(4)构成,其中折叠支撑组件包括伞顶支撑杆(5),撑块支撑杆(6),传力支撑杆(7)和伞面支撑杆(8),其特征在于:伞骨(1)顶端固定有与伞骨(1)垂直的顶杆(9),撑块(2)上固定有与伞骨(1)垂直的滑杆(10),通过顶杆(9)和滑杆(10)连接两组折叠支撑组件,两组折叠支撑组件之间成180°角,每组折叠支撑组件至少有三套折叠支撑组件连接在顶杆(9)和滑杆(10)的中点和两端点,折叠支撑组件的伞顶支撑杆(5)铰结在顶杆(9)上,撑块支撑杆(6)铰结在滑杆(10)上,在传力支撑杆(7)与伞面支撑杆(8)铰结处设有杆件(11),在伞面支撑杆(8)前端固定有端杆(12),伞面(4)绷在顶杆(9)、杆件(11)和端杆(12)上,在杆件(11)和端杆(12)之间的伞面(4)内壁设有口袋(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利文
申请(专利权)人:陈利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