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信及照明的多功能输电杆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270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通信及照明的多功能输电杆塔,包括杆塔主体,所述杆塔主体包括上塔身和下塔身,所述上塔身和下塔身通过法兰连接,所述上塔身的顶部设有通信设备和地线支架,所述上塔身的中部设有若干个安装有绝缘子串的横担,所述上塔身的下部设有路灯挂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形式新颖,可同时满足电力输送、市政照明和通信功能,更好的适用于城区电力走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通信及照明的多功能输电杆塔
本技术涉及电力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通信及照明的多功能输电杆塔。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飞速发展,电网的设计、建设水平日益提高。由于城区输电线路走廊紧张,规划要求高,周边建筑物多,对杆塔塔型选择、结构设计优化,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输电杆塔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充分利用占用的土地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通信及照明的多功能输电杆塔。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通信及照明的多功能输电杆塔,包括杆塔主体,所述杆塔主体包括上塔身和下塔身,所述上塔身和下塔身通过法兰连接,所述上塔身的顶部设有通信设备和地线支架,所述上塔身的中部设有若干个安装有绝缘子串的横担,所述上塔身的下部设有路灯挂臂。上述方案中,所述杆塔主体的锥度为1/80~1/70。上述方案中,所述杆塔主体的根径为1.2~2.8m,所述杆塔主体的高度为18~30m。上述方案中,所述杆塔主体为Q420或Q460钢管的杆塔主体,所述横担为Q345或Q235钢材的横担。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形式新颖,可同时满足电力输送、市政照明和通信功能,更好的适用于城区电力走廊,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杆塔主体1,上塔身11,通讯设备11a,地线支架11b,绝缘子串11c,横担11d,路灯挂臂11e,下塔身12,法兰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通信及照明的多功能输电杆塔,包括杆塔主体1,所述杆塔主体1包括上塔身11和下塔身12,所述上塔身11和下塔身12通过法兰13连接,所述上塔身11的顶部设有通信设备11a和地线支架11b,所述上塔身11的中部设有若干个安装有绝缘子串11c的横担11d,所述上塔身11的下部设有路灯挂臂11e。上述杆塔主体1的锥度为1/80~1/70。上述杆塔主体1的根径为1.2~2.8m,杆塔主体1的高度为18~30m。上述杆塔主体1为Q420或Q460钢管的杆塔主体1,所述横担11d为Q345或Q235钢材的横担。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为:通过将原来独立分布在城区的通讯基站和路灯集成到输电杆塔上,有效的减少了占用的土地资源,节约工程建设成本。其它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通信及照明的多功能输电杆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杆塔主体(1),所述杆塔主体(1)包括上塔身(11)和下塔身(12),所述上塔身(11)和下塔身(12)通过法兰(13)连接,所述上塔身(11)的顶部设有通信设备(11a)和地线支架(11b),所述上塔身(11)的中部设有若干个安装有绝缘子串(11c)的横担(11d),所述上塔身(11)的下部设有路灯挂臂(11e)。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通信及照明的多功能输电杆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杆塔主体(1),所述杆塔主体(1)包括上塔身(11)和下塔身(12),所述上塔身(11)和下塔身(12)通过法兰(13)连接,所述上塔身(11)的顶部设有通信设备(11a)和地线支架(11b),所述上塔身(11)的中部设有若干个安装有绝缘子串(11c)的横担(11d),所述上塔身(11)的下部设有路灯挂臂(11e)。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通信及照明的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帆冯衡曾二贤白强吴海洋胡星王亚东徐兴中柯嘉刘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