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橡胶隔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421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橡胶隔震装置,其结构包括下套筒、支座本体、锚固螺栓、连接螺栓、上套筒、定位弹簧、上锚杆、坠地预埋钢板、支座上钢板、支座下钢板、地基支架、下锚杆,所述上锚杆与下锚杆同为内外硬实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定位弹簧由钢帽、保持架、弹簧卡圈、定位杆、挡块、接脚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橡胶隔震装置,将定位弹簧呈垂直倒立由钢帽穿入支座本体上下端截面凹孔,使弹簧卡圈带动定位杆往上垂直拉伸与支座上钢板、支座下钢板相互连接,然后通过弹簧卡圈在定位杆上缓冲减轻重物建筑的下压力度,使挡块往里紧靠贯穿嵌入两个支座中,加固支座整体的方向位置防止脱离轨道,进一步地提高建筑的柔性基础以更加牢固坚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橡胶隔震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新型橡胶隔震装置,属于施工加固

技术介绍
隔震垫是将原来建筑的基础桩打断,放上隔震垫,将原有的固性基础变为柔性基础,是一项加固的新技术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1357841.9的一种橡胶隔震装置,主要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惠,且隔震效果极佳的橡胶隔震装置,提高隔震装置的使用寿命,提供了一种橡胶隔震装置,在该装置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在上下连接板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圆柱型芯体,在上下连接板之间的圆柱型芯体外部对称设置有空气气囊,在空气气囊的外侧设置橡胶套,橡胶套上套接有减震弹簧,在橡胶套的外侧还设置有由橡胶片和钢板组成的夹层,在夹层的外侧设置有橡胶保护层,该装置不但有效的提高了隔震装置的使用寿命,有效的过滤掉强震中的较大阻尼,减少了进入到主体结构的能量体系,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抗震等级。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隔震设备在长期受到重物建筑下压时,内部支座整体位置容易偏离原本轨道,从而使已拥有的柔性基础变得更加柔弱,容易导致建筑因构建不良产生塌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橡胶隔震装置,其结构包括下套筒(1)、支座本体(2)、锚固螺栓(3)、连接螺栓(4)、上套筒(5)、定位弹簧(6)、上锚杆(7)、坠地预埋钢板(8)、支座上钢板(9)、支座下钢板(10)、地基支架(11)、下锚杆(12),所述支座本体(2)内部固定设有多层排列的硬实矩形,且外壁上下两端截面固定焊接在支座上钢板(9)底部与支座下钢板(10)顶部切面中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套筒(1)与上套筒(5)整体为内部空心的圆柱体结构,贯穿嵌合在上锚杆(7)与下锚杆(12)外壁,且采用过渡配合方式无缝隙贴合呈垂直排列,且下套筒(1)与上套筒(5)顶部圆形直径,比上锚杆(7)与下锚杆(12)多增加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橡胶隔震装置,其结构包括下套筒(1)、支座本体(2)、锚固螺栓(3)、连接螺栓(4)、上套筒(5)、定位弹簧(6)、上锚杆(7)、坠地预埋钢板(8)、支座上钢板(9)、支座下钢板(10)、地基支架(11)、下锚杆(12),所述支座本体(2)内部固定设有多层排列的硬实矩形,且外壁上下两端截面固定焊接在支座上钢板(9)底部与支座下钢板(10)顶部切面中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套筒(1)与上套筒(5)整体为内部空心的圆柱体结构,贯穿嵌合在上锚杆(7)与下锚杆(12)外壁,且采用过渡配合方式无缝隙贴合呈垂直排列,且下套筒(1)与上套筒(5)顶部圆形直径,比上锚杆(7)与下锚杆(12)多增加0.5cm,所述锚固螺栓(3)螺纹旋转贯穿在支座上钢板(9)与支座下钢板(10)内壁切面边沿中央,嵌入上锚杆(7)与下锚杆(12)内部中央,所述连接螺栓(4)呈等距环形排列嵌入在支座上钢板(9)与支座下钢板(10)内部切面中央采用过盈配合相连接,所述支座上钢板(9)、支座下钢板(10)通过连接螺栓(4)与支座本体(2)相互连接,所述定位弹簧(6)固定嵌合连接在支座本体(2)上下两端切面,并与支座上钢板(9)、支座下钢板(10)相连接,所述上锚杆(7)与下锚杆(12)同为内外硬实的圆柱体结构,贯穿焊接在坠地预埋钢板(8)与地基支架(11)外壁,所述支座上钢板(9)与支座下钢板(10)分别焊接在坠地预埋钢板(8)与地基支架(11)内壁,且坠地预埋钢板(8)、地基支架(11)外壁边沿比支座上钢板(9)与支座下钢板(10)多增加1.5cm;所述定位弹簧(6)由钢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静郑艺宾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净能源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