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庆贵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20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结构,包括坡体、梯形防冲击台阶、安装柱、砂石垫层和钢筋柱,所述坡体的一侧修筑有坝体,且坝体顶部靠近坡体的一侧修筑有护栏,所述坡体的底部修筑有防冲击墙,且防冲击墙的内部设有钢筋柱,所述防冲击墙远离坡体的一侧修筑有缓冲坡,且缓冲坡远离坡体的一侧设有防侵蚀层,所述加强筋的顶部修筑有延伸至坡体上表面的加固桩,所述加固桩的顶部安装有安装柱,且安装柱之间安装有保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稳定,设置的加固桩以及加固地基可以对坡面进行加固保护,同时设置的加固网可以对石块垫层进行加固,避免边坡在水流的冲击下发生水土流失,进而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水利水电工程中一般都有边坡,传统的边坡陡、坡面规模大、高度大,且大部分渣料为风化岩石、碎屑等特点,导致渣体结构松散,石多土少,在暴雨等外力作用下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甚至垮塌,不仅影响渣体边坡稳定、安全,还将影响区域环境和景观协调,同时传统的边坡缺乏防护结构,容易在水流的侵蚀下发生损毁,进而降低了边坡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结构,包括坡体、梯形防冲击台阶、安装柱、砂石垫层和钢筋柱,所述坡体的一侧修筑有坝体,且坝体顶部靠近坡体的一侧修筑有护栏,所述坡体的底部修筑有防冲击墙,且防冲击墙的内部设有钢筋柱,所述防冲击墙远离坡体的一侧修筑有缓冲坡,且缓冲坡远离坡体的一侧设有防侵蚀层,所述坡体的上表面铺设有石块垫层,且石块垫层的上表面铺设有砂石垫层,所述砂石垫层的上表面修筑有防泥土流失加固垫层,所述防泥土流失加固垫层的上表面等间距修筑有加固地基,且加固地基之间的防泥土流失加固垫层上等间距修筑有梯形防冲击台阶,所述加固地基的中央位置处等间距修筑有延伸至坡体内部的加强筋,且加强筋上包裹有钢筋箍圈,所述加强筋的顶部修筑有延伸至坡体上表面的加固桩,所述加固桩的顶部安装有安装柱,且安装柱之间安装有保护网。优选的,所述坝体的顶部铺设有路基。优选的,所述梯形防冲击台阶顶部的中央位置处种植有植被层。优选的,所述石块垫层的上表面铺设有加固网。优选的,所述安装柱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在加固桩的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稳定,设置的加固桩以及加固地基可以对坡面进行加固保护,同时设置的加固网可以对石块垫层进行加固,避免边坡在水流的冲击下发生水土流失,进而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设置的梯形防冲击台阶以及缓冲坡可以对水流进行缓冲,进而避免边坡在水位过高时发生垮塌,配合设置的防侵蚀层可以保护缓冲坡,避免和降低缓冲坡在水流的侵蚀下快速的损坏,进而提高了边坡的使用寿命,设置的植被层可以对边坡进行生物加固,且能够与环境进行结合,提高了边坡的实用性,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坡面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坡面剖视图。图中:1-坝体;2-护栏;3-坡体;4-加固地基;5-保护网;6-加固桩;7-梯形防冲击台阶;8-植被层;9-安装柱;10-防冲击墙;11-石块垫层;12-砂石垫层;13-钢筋箍圈;14-防泥土流失加固垫层;15-加强筋;16-钢筋柱;17-缓冲坡;18-防侵蚀层;19-加固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结构,包括坡体3、梯形防冲击台阶7、安装柱9、砂石垫层12和钢筋柱16,坡体3的一侧修筑有坝体1,且坝体1顶部靠近坡体3的一侧修筑有护栏2,坝体1的顶部铺设有路基,坡体3的底部修筑有防冲击墙10,且防冲击墙10的内部设有钢筋柱16,防冲击墙10远离坡体3的一侧修筑有缓冲坡17,且缓冲坡17远离坡体3的一侧设有防侵蚀层18,防侵蚀层18可以放置缓冲坡17被水流侵蚀,坡体3的上表面铺设有石块垫层11,且石块垫层11的上表面铺设有砂石垫层12,石块垫层11可以提高坡体3坡面的稳定性,石块垫层11的上表面铺设有加固网19,砂石垫层12的上表面修筑有防泥土流失加固垫层14,防泥土流失加固垫层14的上表面等间距修筑有加固地基4,且加固地基4之间的防泥土流失加固垫层14上等间距修筑有梯形防冲击台阶7,梯形防冲击台阶7顶部的中央位置处种植有植被层8,植被层8可以对梯形防冲击台阶7进行保护,加固地基4的中央位置处等间距修筑有延伸至坡体3内部的加强筋15,且加强筋15上包裹有钢筋箍圈13,可以提高加固桩6的稳定性,进而对坡体3的坡面进行加固,加强筋15的顶部修筑有延伸至坡体3上表面的加固桩6,加固桩6的顶部安装有安装柱9,且安装柱9之间安装有保护网5,安装柱9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在加固桩6的顶部。工作原理:修筑时,在坡体3顶部的一侧修筑坝体1,并在坡体3底部的一侧修筑防冲击墙10,然后再防冲击墙10的外侧修筑缓冲坡17,然后再坡体3的坡面上依次铺设石块垫层11、砂石垫层12,然后再砂石垫层12的顶部修筑防泥土流失加固垫层14,并在该垫层的顶部修筑加固地基4,然后再加固地基4上修筑加固桩6,并在加固地基4之间修筑梯形防冲击台阶7,使用过程中通过缓冲坡17对水流记性缓冲,并通过防冲击墙10进行防冲击。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结构,包括坡体(3)、梯形防冲击台阶(7)、安装柱(9)、砂石垫层(12)和钢筋柱(16),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3)的一侧修筑有坝体(1),且坝体(1)顶部靠近坡体(3)的一侧修筑有护栏(2),所述坡体(3)的底部修筑有防冲击墙(10),且防冲击墙(10)的内部设有钢筋柱(16),所述防冲击墙(10)远离坡体(3)的一侧修筑有缓冲坡(17),且缓冲坡(17)远离坡体(3)的一侧设有防侵蚀层(18),所述坡体(3)的上表面铺设有石块垫层(11),且石块垫层(11)的上表面铺设有砂石垫层(12),所述砂石垫层(12)的上表面修筑有防泥土流失加固垫层(14),所述防泥土流失加固垫层(14)的上表面等间距修筑有加固地基(4),且加固地基(4)之间的防泥土流失加固垫层(14)上等间距修筑有梯形防冲击台阶(7),所述加固地基(4)的中央位置处等间距修筑有延伸至坡体(3)内部的加强筋(15),且加强筋(15)上包裹有钢筋箍圈(13),所述加强筋(15)的顶部修筑有延伸至坡体(3)上表面的加固桩(6),所述加固桩(6)的顶部安装有安装柱(9),且安装柱(9)之间安装有保护网(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结构,包括坡体(3)、梯形防冲击台阶(7)、安装柱(9)、砂石垫层(12)和钢筋柱(16),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3)的一侧修筑有坝体(1),且坝体(1)顶部靠近坡体(3)的一侧修筑有护栏(2),所述坡体(3)的底部修筑有防冲击墙(10),且防冲击墙(10)的内部设有钢筋柱(16),所述防冲击墙(10)远离坡体(3)的一侧修筑有缓冲坡(17),且缓冲坡(17)远离坡体(3)的一侧设有防侵蚀层(18),所述坡体(3)的上表面铺设有石块垫层(11),且石块垫层(11)的上表面铺设有砂石垫层(12),所述砂石垫层(12)的上表面修筑有防泥土流失加固垫层(14),所述防泥土流失加固垫层(14)的上表面等间距修筑有加固地基(4),且加固地基(4)之间的防泥土流失加固垫层(14)上等间距修筑有梯形防冲击台阶(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庆贵牛凯徐法义赵小辉王光荣
申请(专利权)人:郑庆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