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水型生态护坡挡墙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207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水型生态护坡挡墙砌块,包括护坡挡墙墙体,所述护坡挡墙墙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通过一体式铸造有砌块主平面,所述砌块主平面的前表面两侧均通过一体式铸造有雨水聚集槽,所述雨水聚集槽的一端设置有总聚水口,所述砌块主平面的前表面上端通过一体式铸造有雨水收集孔,且雨水收集孔贯穿护坡挡墙墙体,所述雨水收集孔的前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聚水板,所述雨水收集孔的内部包裹有金属滤网,所述雨水收集孔与金属滤网通过滤网固定磁条固定连接;通过设计了安装在砌块主平面前表面的雨水聚集槽和雨水收集孔便于手机雨水,解决了现有的生态护坡挡墙砌块在使用时无法收集沿其表面滑落的雨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水型生态护坡挡墙砌块
本技术属于挡墙
,具体涉及一种蓄水型生态护坡挡墙砌块。
技术介绍
挡墙也就是俗称的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传统的护坡主要有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坡、现浇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等。在模具制造中起到固定,隔挡的作用。这些传统的边坡工程,对边坡的处理主要是强调其强度功效,却往往忽视了其对环境的破坏;生态护坡作为岩土工程与环境工程相结合的产物,它兼顾了防护与环境两方面的功效,是一种很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生态护坡设计应与生态过程相协调统一,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应以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为总体原则。现有的生态护坡挡墙砌块在使用时由于其本身结构的缘故,从而导致其无法收集沿其表面滑落的雨水,由于为了防止异物堵塞进水孔需要安装过滤网,而现有的过滤网安装方式较为麻烦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蓄水型生态护坡挡墙砌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水型生态护坡挡墙砌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生态护坡挡墙砌块在使用时由于其本身结构的缘故,从而导致其无法收集沿其表面滑落的雨水,由于为了防止异物堵塞进水孔需要安装过滤网,而现有的过滤网安装方式较为麻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水型生态护坡挡墙砌块,包括护坡挡墙墙体,所述护坡挡墙墙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通过一体式铸造有砌块主平面,所述砌块主平面的前表面两侧均通过一体式铸造有雨水聚集槽,所述雨水聚集槽的一端设置有总聚水口,所述砌块主平面的前表面上端通过一体式铸造有雨水收集孔,且雨水收集孔贯穿护坡挡墙墙体,所述雨水收集孔的前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聚水板,所述雨水收集孔的内部包裹有金属滤网,所述雨水收集孔与金属滤网通过滤网固定磁条固定连接,所述护坡挡墙墙体的上表面通过一体式铸造有砌块上平面,所述砌块上平面的上表面一体式铸造有上泄水槽,所述砌块主平面的一侧通过一体式铸造有砌块凹槽,所述砌块主平面的下表面一体式铸造有砌块下平面,所述砌块下平面的下表面一体式铸造有下泄水槽。优选的,所述聚水板的剖面形状为二分之一圆环。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孔的长度等于护坡挡墙墙体的厚度。优选的,所述上泄水槽与下泄水槽的剖面形状均为二分之一圆,且上泄水槽与下泄水槽的直径相等。优选的,所述滤网固定磁条的剖面形状为圆环,且滤网固定磁条的外径等于雨水收集孔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计了安装在砌块主平面前表面的雨水聚集槽和雨水收集孔便于手机雨水,解决了现有的生态护坡挡墙砌块在使用时无法收集沿其表面滑落的雨水的问题。(2)通过设计了安装在雨水收集孔内部的滤网固定磁条便于安装金属滤网,解决了现有的雨水孔均需要安装过滤网,当过滤网安装较为麻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雨水聚集槽、2-砌块主平面、3-聚水板、4-雨水收集孔、5-上泄水槽、6-砌块上平面、7-砌块凹槽、8-砌块下平面、9-下泄水槽、10-总聚水口、11-护坡挡墙墙体、12-金属滤网、13-滤网固定磁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蓄水型生态护坡挡墙砌块,包括护坡挡墙墙体11,护坡挡墙墙体1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通过一体式铸造有砌块主平面2,砌块主平面2的前表面两侧均通过一体式铸造有雨水聚集槽1,雨水聚集槽1的一端设置有总聚水口10,砌块主平面2的前表面上端通过一体式铸造有雨水收集孔4,且雨水收集孔4贯穿护坡挡墙墙体11,雨水收集孔4的前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聚水板3,雨水收集孔4的内部包裹有金属滤网12,雨水收集孔4与金属滤网12通过滤网固定磁条13固定连接,护坡挡墙墙体11的上表面通过一体式铸造有砌块上平面6,砌块上平面6的上表面一体式铸造有上泄水槽5,砌块主平面2的一侧通过一体式铸造有砌块凹槽7,砌块主平面2的下表面一体式铸造有砌块下平面8,砌块下平面8的下表面一体式铸造有下泄水槽9。为了便于承接雨水,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聚水板3的剖面形状为二分之一圆环。为了便于将雨水输送至护坡挡墙墙体11的后表面,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雨水收集孔4的长度等于护坡挡墙墙体11的厚度。为了便于两者拼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泄水槽5与下泄水槽9的剖面形状均为二分之一圆,且上泄水槽5与下泄水槽9的直径相等。为了便于固定金属滤网1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滤网固定磁条13的剖面形状为圆环,且滤网固定磁条13的外径等于雨水收集孔4的直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安装完成后,将该装置固定在防洪护坡之上即可,由于雨水聚集槽1的存在,雨水滴落至砌块主平面2上时就会沿着雨水聚集槽1聚集至总聚水口10,最终滴落在聚水板3上,并沿着雨水收集孔4滑落至护坡挡墙墙体11的后表面,从而对其进行收集,当收集至一定程度时,即可通过上泄水槽5和下泄水槽9排出,由于滤网固定磁条13的存在,在金属滤网12表面积攒过多异物时即可直接拿出金属滤网12,并对金属滤网12进行清理。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水型生态护坡挡墙砌块,包括护坡挡墙墙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挡墙墙体(1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通过一体式铸造有砌块主平面(2),所述砌块主平面(2)的前表面两侧均通过一体式铸造有雨水聚集槽(1),所述雨水聚集槽(1)的一端设置有总聚水口(10),所述砌块主平面(2)的前表面上端通过一体式铸造有雨水收集孔(4),且雨水收集孔(4)贯穿护坡挡墙墙体(11),所述雨水收集孔(4)的前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聚水板(3),所述雨水收集孔(4)的内部包裹有金属滤网(12),所述雨水收集孔(4)与金属滤网(12)通过滤网固定磁条(13)固定连接,所述护坡挡墙墙体(11)的上表面通过一体式铸造有砌块上平面(6),所述砌块上平面(6)的上表面一体式铸造有上泄水槽(5),所述砌块主平面(2)的一侧通过一体式铸造有砌块凹槽(7),所述砌块主平面(2)的下表面一体式铸造有砌块下平面(8),所述砌块下平面(8)的下表面一体式铸造有下泄水槽(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水型生态护坡挡墙砌块,包括护坡挡墙墙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挡墙墙体(1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通过一体式铸造有砌块主平面(2),所述砌块主平面(2)的前表面两侧均通过一体式铸造有雨水聚集槽(1),所述雨水聚集槽(1)的一端设置有总聚水口(10),所述砌块主平面(2)的前表面上端通过一体式铸造有雨水收集孔(4),且雨水收集孔(4)贯穿护坡挡墙墙体(11),所述雨水收集孔(4)的前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聚水板(3),所述雨水收集孔(4)的内部包裹有金属滤网(12),所述雨水收集孔(4)与金属滤网(12)通过滤网固定磁条(13)固定连接,所述护坡挡墙墙体(11)的上表面通过一体式铸造有砌块上平面(6),所述砌块上平面(6)的上表面一体式铸造有上泄水槽(5),所述砌块主平面(2)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胤恒朱之光俞伟朱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焱鑫福建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