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变可控的模拟体内动态微环境的细胞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4135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应变可控的模拟体内动态微环境的细胞培养装置,包括壳体、应变检测装置,以及设于壳体内部的平面面盖、培养皿放置座、拉伸装置、平台基座、散热机构,还包括顶盖、电刺激系统、控制系统、CO2输送装置和自动换液装置,应变检测装置设置在基底膜上,拉伸装置包括对生物膜夹紧的夹紧装置、控制夹紧装置移动的传动机构以及拉力传感器,通过设置多个移动夹具,能够实现单向、双向、多向对生物膜进行循环拉伸,并对生物膜的拉伸时间、拉伸频率以及拉伸幅度进行控制,在拉伸的同时,通过应变检测器能够精确的实时应变监测,同时还设有电刺激系统,可以实现电‑拉力刺激联合的更真实的模拟了体内细胞对细胞、组织的体外生长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应变可控的模拟体内动态微环境的细胞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细胞培养
,尤其是涉及基于应变可控的模拟体内动态微环境的细胞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组织工程中,细胞、组织的体外功能化培养已成为组织工程的核心,也是形成组织工程产业的比不可少的技术。而提供与细胞体内生存条件相近似的体外生长环境,对于细胞、组织的三维培养和功能化至关重要,其中,力学、电学等物理影响因子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和生物大分子在力学作用下发生相应的形态和功能改变,这是机体对力学刺激的响应过程,而机体对一定范围力学刺激的自适应,对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细胞由生物大分子构成,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研究力对细胞的作用,是揭示器官、组织生物力学特性的基础,也是进一步研究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生物力学特性的出发点。研究表明,力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内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来调节细胞功能,在细胞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细胞培养已成为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免疫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基础。物体受力产生变形时,体内各点处变形程度一般并不相同,在细胞培养中,需要测量不同的力对细胞拉伸所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应变可控的模拟体内动态微环境的细胞培养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壳体内用于夹持生物膜的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移动夹具,所述生物膜位于两个夹具之间;设于壳体内控制夹紧装置移动的拉伸装置;所述夹紧装置之间设有用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皿放置座;所述生物膜上设置有实时精确测量膜的应变的应变检测器,所述应变检测器为应变片,所述应变片贴至生物膜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应变可控的模拟体内动态微环境的细胞培养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壳体内用于夹持生物膜的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移动夹具,所述生物膜位于两个夹具之间;设于壳体内控制夹紧装置移动的拉伸装置;所述夹紧装置之间设有用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皿放置座;所述生物膜上设置有实时精确测量膜的应变的应变检测器,所述应变检测器为应变片,所述应变片贴至生物膜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应变可控的模拟体内动态微环境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上夹头、下夹头、以及调节上夹头移动的调节组件,上夹头包括上夹持端、上连接部,上连接部的底端与上夹持端连接,上连接部呈倒L形状,下夹头设置在上夹头的下方,下夹头包括下夹持端、下连接部,上夹持端与下夹持端形成夹持部,用于夹紧生物膜,下连接部平行设置在上连接部的下方,下连接部呈上连接部沿着下连接部上下滑动,从而带动上夹持端靠近与远离下夹持端,所述调节组件带动上夹持部远离与靠近下夹持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应变可控的模拟体内动态微环境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为调节螺杆,所述上夹头的上连接部的横向段设有上下贯通的螺孔,所述下夹头对应位置设有第二通孔,调节螺杆的底端设置在第二通孔内,调节螺杆的顶端穿过上连接部的螺孔,调节螺杆与上连接部螺纹连接,通过拧动调节螺杆带动上夹头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上夹头的上夹持端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习锋曾晨光刘云奇曾维彭芸陈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