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锚杆缠绕线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386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纤维锚杆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玻璃纤维锚杆缠绕线去除装置。包括:支撑架,后支撑环,前支撑环,旋转体,电机,传动轴,传动皮带,收集盘,导向滑轮;本装置结构简单,可直接装配在原有玻璃纤维锚杆生产线上,有效解决了去除缠绕线时产生的摆动和振动的问题,提升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纤维锚杆缠绕线去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玻璃纤维锚杆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纤维锚杆缠绕线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锚杆在煤矿巷道支护中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玻璃纤维锚杆以其耐腐、阻燃、质量轻、抗静电、强度高等优点,目前在各大煤矿广泛使用。此外也广泛应用于地铁隧道、坝体加固、工程护坡、桥梁支护等领域。玻璃纤维锚杆是由线状长纤维与树脂在固化剂的作用下组成的。玻璃纤维锚杆在成型以后,其表面为螺纹状;其加工方式是:在牵引机定向牵引的同时,用两根柔性线材进行螺纹缠绕再加温固化成型,在加温固化成型后还需要去除进行螺纹缠绕的柔性线材。现有的锚杆缠绕线去除装置是由一个圆形的支架,电机和设置在支架上的缠绕线收集架组成;此装置在去除缠绕线时,带动锚杆会产生很大的摆动和振动,影响了锚杆的加工精度,造成不合格产品及废品;在另一方面,此装置在收集缠绕线时极易产生缠绕现象,造成缠绕线断裂,进而需要整条生产线停机进行接线,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锚杆缠绕线去除装置,降低锚杆在去除缠绕线时产生的摆动和振动,提供锚杆的加工精度;解决缠绕线收集时产生的缠绕现象,提升生产效率。所述一种玻璃纤维锚杆缠绕线去除装置,包括:支撑架,后支撑环,前支撑环,旋转体,电机,传动轴,传动皮带,收集盘,导向滑轮。所述后支撑环为中空的圆柱体,设置在支撑架的一端;所述前支撑环卫中空的圆柱体,与后支撑环同轴设置在支撑架的另一端;所述前支撑环的内壁一端到中间部分通过轴承与旋转体相连接,从与旋转体连接处到另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内齿。进一步的,所述后支撑环与前支撑环的外圆直径和中空部直径相同;所述旋转体为沿中心点设置有贯通孔的圆柱体,所述旋转体后端与后支撑环同轴套装在后支撑环内,旋转体与后支撑环通过轴承进行连接;所述旋转体前端与前支撑环同轴套装在前支撑环内,旋转体与前支撑环通过轴承进行连接。沿旋转体后端至前端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凹槽,凹槽内与旋转体同轴设置有皮带轮。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体前端端面同轴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沿中心点设置有贯通孔,贯通孔与旋转体贯通孔直径相同,并相互连接。进一步的,在凸起部前端端面沿凸起部贯通孔至凸起部外圆设置有导线槽一,与导线槽一相对应设置有导线槽二。所述电机设置在支撑架上,传动轴为电机中轴的延伸,所述传动轴通过传动皮带与设置在旋转体凹槽内的皮带轮相连接。所述收集盘在此装置中设置两个,所述两个收集盘设置在旋转体的前端的端面上,位于旋转体中心点的两侧;两个收集盘一端的端面上均同轴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前支撑环上的内齿相互咬合。所述导向滑轮在此装置中设置有两个,两个导向滑轮分别沿导线槽一和导线槽二延伸线设置在旋转体前端的端面上。进一步的,所述贯通孔和贯通孔一的直径大于锚杆的直径4-6mm,在锚杆通过时,锚杆与贯通孔和贯通孔一内壁之间保持有2—3mm的间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及后期的保养维护。2、通过旋转体中部凹槽内设置的传动轮进行传动,有效解决了去除缠绕线时产生的摆动和振动的问题,提升了产品质量。3、通过导线槽与导向滑轮的共同作用下,有效解决了缠绕线去除时产生的缠绕现象,提升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面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后视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收集盘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凸起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技术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技术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所述一种玻璃纤维锚杆缠绕线去除装置,包括:支撑架1,后支撑环2,前支撑环3,旋转体4,电机5,传动轴6,传动皮带7,收集盘8,导向滑轮9。所述后支撑环2为中部贯通的圆柱体,设置在支撑架1的一端;所述前支撑环3为中部贯通的圆柱体,与后支撑环2同轴设置在支撑架1的另一端;所述前支撑环3的内壁一端到中间部分通过轴承与旋转体4相连接,从与旋转体4连接处到另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内齿31;进一步的,所述后支撑环2与前支撑环3的外圆直径和中空部直径相同;所述旋转体4为沿中心点设置有贯通孔41的圆柱体,所述旋转体4后端与后支撑环2同轴套装在后支撑环2内,旋转体4与后支撑环2通过轴承进行连接;所述旋转体4前端与前支撑环3同轴套装在前支撑环3内,旋转体4与前支撑环3之间通过轴承进行连接。沿旋转体4后端至前端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凹槽,凹槽内与旋转体4同轴设置有皮带轮42。通过前支撑环3、后支撑环2的支撑,及设置在旋转体4中部的皮带轮42传动,可以杜绝旋转体4在旋转时产生的摆动,并有效减少旋转体4在旋转时产生的震动;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体4前端端面同轴设置有凸起部43,凸起部43沿中心点设置有贯通孔一431,贯通孔一431与旋转体4贯通孔41直径相同;进一步的,在凸起部43前端端面沿凸起部43贯通孔一431至凸起部43外圆设置有导线槽一432,与导线槽一432相对应设置有导线槽二433,所述导线槽一432沿凸起部43前端面任意半径的方向延伸所述导线槽一432沿凸起部43前端面任意半径的方向延伸,导线槽二433沿导线槽一432延伸方向的反方向延伸。导线槽一432和导线槽二433各对应引导一根缠绕线通过导向滑轮进入收集盘,避免了缠绕线的缠绕现象;同时导线槽一432和导线槽二433随旋转体4围绕锚杆旋转,可以在锚杆上的缠绕线剥离时,对缠绕线形成支撑力,以提高缠绕线从锚杆上的剥离速度;所述电机5设置在支撑架1上,传动轴6为电机5中轴的延伸部,所述传动轴6通过传动皮带7与设置在旋转体4凹槽内的皮带轮42相连接;所述收集盘8在此装置中设置两个,所述两个收集盘8设置在旋转体4的前端的端面上,位于凸起部43两侧;两个收集盘8一端的端面上均同轴设置有齿轮81,所述齿轮81与前支撑环3上的内齿31相互咬合;所述导向滑轮9在此装置中设置有两个,两个导向滑轮9分别设置在导线槽一432和导线槽二433延伸方向上;进一步的,所述贯通孔41和贯通孔一431的直径大于锚杆的直径4-6mm,在锚杆通过时,锚杆与贯通孔41和贯通孔一431内壁之间保持有2—3mm的间隙。小的间隙是为了减小锚杆在去除缠绕线时产生的摆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待去除缠绕线的锚杆穿过旋转体4的贯通孔41,再穿过凸起部43的贯通孔一431,在贯通孔一431处,锚杆上的两根缠绕线线头沿导线槽一432和导线槽二433导出,再经过导向滑轮9引向收集盘8;通过后支撑环2和前支撑环3的同时支撑,旋转体4平稳的旋转,进而带动旋转体4前端端面上的两个收集盘8旋转;在两个收集盘8与旋转体4同时旋转的作用下,缠绕线从锚杆上剥离,并沿导线槽一432和导线槽二433导出,再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纤维锚杆缠绕线去除装置,包括:支撑架(1),后支撑环(2),前支撑环(3),旋转体(4),电机(5),传动轴(6),传动皮带(7),收集盘(8),导向滑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环(2)为中部贯通的圆柱体,设置在支撑架(1)的一端;所述前支撑环(3)为中部贯通的圆柱体,与后支撑环(2)同轴设置在支撑架(1)另一端;所述前支撑环(3)的内壁一端到中间部分通过轴承与旋转体(4)相连接,从与旋转体(4)连接处到另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内齿(31);所述旋转体(4)为沿中心点设置有贯通孔(41)的圆柱体,所述旋转体(4)后端与后支撑环(2)同轴套装在后支撑环(2)内,旋转体(4)与后支撑环(2)通过轴承进行连接;所述旋转体(4)前端与前支撑环(3)同轴套装在前支撑环(3)内,旋转体(4)与前支撑环(3)之间通过轴承进行连接;沿旋转体(4)后端至前端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凹槽,凹槽内与旋转体(4)同轴设置有皮带轮(42);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体(4)前端端面同轴设置有凸起部(43),沿凸起部(43)轴线延伸方向设置有贯通孔一(431),贯通孔一(431)与旋转体(4)贯通孔(41)直径相同;所述凸起部(43)与旋转体(4)远离一端的端面上设置导线槽一(432)和导线槽二(433);所述电机(5)设置在支撑架(1)上,传动轴(6)为电机(5)中轴的延伸部,所述传动轴(6)通过传动皮带(7)与设置在旋转体(4)凹槽内的皮带轮(42)相连接;所述收集盘(8)在此装置中设置两个,所述两个收集盘(8)设置在旋转体(4)的前端的端面上,位于凸起部(43)两侧;所述导向滑轮(9)在此装置中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凸起部(43)两侧旋转体(4)前端的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纤维锚杆缠绕线去除装置,包括:支撑架(1),后支撑环(2),前支撑环(3),旋转体(4),电机(5),传动轴(6),传动皮带(7),收集盘(8),导向滑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环(2)为中部贯通的圆柱体,设置在支撑架(1)的一端;所述前支撑环(3)为中部贯通的圆柱体,与后支撑环(2)同轴设置在支撑架(1)另一端;所述前支撑环(3)的内壁一端到中间部分通过轴承与旋转体(4)相连接,从与旋转体(4)连接处到另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内齿(31);所述旋转体(4)为沿中心点设置有贯通孔(41)的圆柱体,所述旋转体(4)后端与后支撑环(2)同轴套装在后支撑环(2)内,旋转体(4)与后支撑环(2)通过轴承进行连接;所述旋转体(4)前端与前支撑环(3)同轴套装在前支撑环(3)内,旋转体(4)与前支撑环(3)之间通过轴承进行连接;沿旋转体(4)后端至前端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凹槽,凹槽内与旋转体(4)同轴设置有皮带轮(42);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体(4)前端端面同轴设置有凸起部(43),沿凸起部(43)轴线延伸方向设置有贯通孔一(431),贯通孔一(431)与旋转体(4)贯通孔(41)直径相同;所述凸起部(43)与旋转体(4)远离一端的端面上设置导线槽一(432)和导线槽二(4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智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