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清洗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6771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清洗头,驱动部的驱动本体内设置的气控换向阀、三通、换向开关、气缸通过第一组气路和第二组气路连通,并通过活塞杆侧壁上的贯通孔与中心孔连通;活塞杆外端与清洗部的第一轴连接,活塞杆的中心孔与第一轴的喷口通道连通,第一轴上设置喷头,第一轴外周套设辊刷;气控换向阀与支撑部的第二轴的进气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雾化后的清洗油/液的气液混合体作为动力源,将气缸设置在管道清洗头内,利用气缸杆体的往复运动,使活塞杆带动滚刷和喷头做直线往复运动;在活塞杆内部开设喷口通道,将雾化后的清洗油/液的气液混合体送入喷口通道从喷头喷出,将驱动装置和喷淋清洗装置组合为一体,达到边往复喷淋边刷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清洗头
本技术涉及管道清洗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管道清洗头。
技术介绍
管道是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固液混合体以及其他用途的装置。在管道的使用过程中管道内壁会产生结晶、污垢或残留有输送物,从而使管道内径逐渐减小,影响管道的正常使用,现有清洗装置的清洗头往往采用简单的毛刷机构,包括毛刷和喷洗头,再利用齿轮或液压马达驱动牵引毛刷机构实现往复清洗,现有的管道清洗装置体积较大、较重,只能适用于较大的管径,更小管径的管道只能利用或者人工实现往复清洗的效果,人力擦拭费时费力,效果差、效率低,尤其是针对异型管道以及火炮炮膛这种内部凹凸不平的管道,由于毛刷冲刷力有限,彻底清洗干净需要耗费大量清洁水和清洗时间,利用齿轮和马达牵引驱动的方式也限制了清洗头的灵活度,无法清洗干净管道内的凹槽或凸起等死角。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中的管道清洗头无法用于小管径的管道、针对异型管道清洗费时费力、无法彻底清洗干净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管道清洗头,前部喷射气液混合体,进行压力清洗,并通过毛刷的往复运动清洁管道,从而较好的满足管道维护保养的需要,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管道清洗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清洗头,其特征在于:驱动部的驱动本体(18)内设置的气控换向阀(14)、三通(12)、换向开关(15)、气缸(8)通过第一组气路(21)和第二组气路(22)连通,并通过活塞杆(7)侧壁上的贯通孔(9)与中心孔(6)连通;活塞杆(7)外端与清洗部的第一轴(4)连接,活塞杆(7)的中心孔(6)与第一轴(4)的喷口通道(13)连通,第一轴(4)上设置喷头(1),第一轴(4)外周套设辊刷(3);气控换向阀(14)与支撑部的第二轴(24)的进气通道(20)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清洗头,其特征在于:驱动部的驱动本体(18)内设置的气控换向阀(14)、三通(12)、换向开关(15)、气缸(8)通过第一组气路(21)和第二组气路(22)连通,并通过活塞杆(7)侧壁上的贯通孔(9)与中心孔(6)连通;活塞杆(7)外端与清洗部的第一轴(4)连接,活塞杆(7)的中心孔(6)与第一轴(4)的喷口通道(13)连通,第一轴(4)上设置喷头(1),第一轴(4)外周套设辊刷(3);气控换向阀(14)与支撑部的第二轴(24)的进气通道(20)连通。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清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位于清洗部和支撑部之间,清洗部和支撑部的外径均大于驱动部外径。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清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气路(21)和第二组气路(22)分别与气缸(8)上的第一进气口(11)和第二进气口(23)连接。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清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气路(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江夏道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艾福利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