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器械循环灌流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3674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循环灌流清洗装置,包括箱体和移动板,所述箱体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箱体左侧上端由下而上依次安装有控制开关、加热开关、电机开关和推杆电机开关,所述箱体内内壁底端的中部垂直安装有隔板,所述箱体内壁底部的左端水平安装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内部底端横向安装有加热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箱体内内壁底端的中部垂直安装有隔板,隔板左方为清洗区,且隔板右方位风干区,通过隔板将箱体内部分割成清洗区和风干区,避免对器械进行烘干时,热量将清洗液进行加热蒸发到器械上依旧会残留有清洗液的水珠,导致烘干效率差的问题,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器械循环灌流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循环灌流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医疗器械清洗难度大,采用人工清洗的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现清洗死角,清洗不干净,循环灌流的清洗既节约时间,清洗洁净度高,但是清洗完毕后需要再进行烘干作业,现有的医疗器械在清理完成后,就在清洗槽内进行烘干,但是由于清洗槽内有清洗液,在对器械进行烘干时,热量将清洗液进行加热蒸发到器械上依旧会残留有清洗液的水珠,导致烘干效率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医疗器械循环灌流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器械循环灌流清洗装置,通过在箱体内内壁底端的中部垂直安装有隔板,隔板左方为清洗区,且隔板右方位风干区,通过隔板将箱体内部分割成清洗区和风干区,避免对器械进行烘干时,热量将清洗液进行加热蒸发到器械上依旧会残留有清洗液的水珠,导致烘干效率差的问题,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疗器械循环灌流清洗装置,包括箱体和移动板,所述箱体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箱体左侧上端由下而上依次安装有控制开关、加热开关、电机开关和推杆电机开关,所述箱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器械循环灌流清洗装置,包括箱体(19)和移动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9)底部连接有底座(1),所述箱体(19)左侧上端由下而上依次安装有控制开关(11)、加热开关(12)、电机开关(13)和推杆电机开关(14),所述箱体(19)内内壁底端的中部垂直安装有隔板(26),所述箱体(19)内壁底部的左端水平安装有储水槽(8),所述储水槽(8)内部底端横向安装有加热棒(7),所述储水槽(8)底部右端安装有过滤网(2),所述过滤网(2)与第一水管(3)首端连接,且第一水管(3)尾端与循环泵(4)右端连接,所述第一水管(3)和循环泵(4)位于底座(1)内部左端,所述循环泵(4)左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器械循环灌流清洗装置,包括箱体(19)和移动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9)底部连接有底座(1),所述箱体(19)左侧上端由下而上依次安装有控制开关(11)、加热开关(12)、电机开关(13)和推杆电机开关(14),所述箱体(19)内内壁底端的中部垂直安装有隔板(26),所述箱体(19)内壁底部的左端水平安装有储水槽(8),所述储水槽(8)内部底端横向安装有加热棒(7),所述储水槽(8)底部右端安装有过滤网(2),所述过滤网(2)与第一水管(3)首端连接,且第一水管(3)尾端与循环泵(4)右端连接,所述第一水管(3)和循环泵(4)位于底座(1)内部左端,所述循环泵(4)左端与第二水管(6)首端连接,且第二水管(6)尾端贯穿于箱体(19)左侧中部,且第二水管(6)尾端连通有清洗喷头(10),所述清洗喷头(10)位于箱体(19)左侧内壁,所述第二水管(6)上安装有电磁阀(9),所述电磁阀(9)位于箱体(19)左方,所述加热开关(12)的电能输出端与加热棒(7)的电能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11)的电能输出端与循环泵(4)和电磁阀(9)的电能输入端连接,所述箱体(19)右侧中部安装有风机开关(22)和风机(24),所述风机开关(22)位于风机(24)上方,所述风机(24)的输风管(25)贯穿于箱体(19)右壁,所述输风管(25)内安装有加热电阻丝(23),所述风机开关(22)的电能输出端与加热电阻丝(23)和风机(24)的电能输入端连接,所述移动板(17)位于箱体(19)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全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博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