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35892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吸附装置,壳体由过滤吸收器安装板隔成前舱和后舱两部分,其中前舱上表面一侧开通有进风口,过滤吸收器通过过滤吸收器安装板与壳体固定,并且过滤吸收器的进风端与过滤吸收器安装板上的通孔连通,过滤吸收器的出风端位于后舱内,后舱的上表面设置有静压箱,静压箱的进口和后舱连通,静压箱的出口和阀门组的一端连通,阀门组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软管和离心风机固定连接,离心风机的出口端连接有与其连通的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防护、检测与控制一体,可有效滤除放射性尘埃、化学和生物毒剂,将清洁的空气送入密闭空间内,保持密闭空间内部形成超压环境,阻止外部污染空气进入,保护人员、设备不受沾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吸附装置
本技术涉及密闭空间使用的集体防护系统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过滤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气排入空气中,使大气受到污染,近几年人类呼吸道疾病人数不断增多,城市佝偻发病率的增加,植物生理机制受抑制,生长不良,抗病抗虫能力减弱,甚至死亡,大气污染物能腐蚀物品,影响产品质量,且情况日趋加剧,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所以各种空气过滤装置应运而生,保护人类健康生存,但传统的空气过滤吸附装置一般只是内置有一种过滤装置,内部过滤吸收器过滤效果受外界污染程度影响更换周期不定,因此,无法有效去除空气中对人体有极大危害的颗粒物;另外,过滤吸附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外部受污染程度不断调节风量,目前市场上的手动调节无法准确控制风量;由于设备中不具备空气状况检测装置,因此,无法得知净化后空气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过滤吸附装置,该过滤吸附装置集防护、检测与控制一体,功能集核、生、化防护为一体,当遭遇到核、生、化等有害污染物时,过滤吸附装置能够将空气中的污染物滤除,将清洁的空气送入密闭空间内,并通过连续送入新风保持密闭空间内部形成超压环境,阻止外部的污染空气通过密封不严的孔口、缝隙进入密闭空间,保护人员、设备不受沾染。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滤吸附装置,它至少包括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由位于内腔且与其相适应的过滤吸收器安装板隔成前舱和后舱两部分,其中前舱的上表面一侧开通有进风口,过滤吸收器通过过滤吸收器安装板与壳体固定,并且过滤吸收器的进风端与过滤吸收器安装板上的通孔连通,过滤吸收器的出风端位于后舱内,后舱的上表面设置有静压箱,静压箱的进口和后舱连通,静压箱的出口和阀门组的一端连通,阀门组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软管和离心风机固定连接,离心风机的出口端连接有与其连通的出风口。所述的静压箱上方设置有差压变送器,差压变送器的进口通过进风测压管和进风口连通,差压变送器的出口通过出风测压管和阀门组连通。所述前舱的前端面连接有密封门,密封门通过固定在壳体前端面边沿上的门铰链及若干个门压紧组件密封舱体。所述过滤吸收器一端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在过滤吸收器安装板上,过滤吸收器另一端通过导轨延伸至过壳体内壁上,且通过导固环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后舱的出风端和过滤吸收器之间布置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是弧形结构,挡风板的一侧固定在壳体内壁上,挡风板的另一侧和壳体内壁留有过风间隙。所述过滤吸收器的内部安装有初效过滤层和高效过滤层,其中初效过滤层为机械折叠的纸滤层,高效过滤层为浸渍活性炭,且浸渍活性炭吸附药剂填充在纸滤层内。所述的阀门组由气动阀和电动阀组成,所述气动阀和电动阀通过密封垫固定连接;其中气动阀的进风端和静压箱的出口固定连通,电动阀出风端通过密封垫和连接软管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软管的另一侧通过另一密封垫和离心风机固定连接。所述的离心风机出口端连接的出风口上还固定连接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和电动阀电信号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过滤吸附装置,在壳体内装入过滤吸收器,过滤吸收器可以更换,操作方便,提高本技术的使用寿命,离心风机为装置动力源泉,将舱室外受污染空气以一定流速从进风口吸入,通过内部过滤吸附装置,获得洁净空气,通过离心风机出风口排出到密闭空间,出风口上设置有流量计,经流量计反馈到电动阀上控制阀板开度调节风量大小,差压变送器进出口连接装置进、出风口,根据压差测算过滤吸收器吸附效果。该过滤吸附装置集防护、检测与控制一体,功能集核、生、化防护为一体,用于密闭工事、车辆、舰船、方舱等密闭空间,可有效滤除放射性尘埃、化学毒剂和生物毒剂,是集体防护系统的关键设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说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过滤吸附装置外型及内部结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过滤吸附装置内部结构俯视图。图中:1-门压紧组件、2-密封门、3-门铰链、4-挡风板、5-静压箱、6-进风测压管、7-出风测压管、8-差压变送器、9-气动阀、10-密封垫、11-电动阀、12-连接软管、13-出风口、14-离心风机、15-进风口、16-前舱、17-过滤吸收器安装板、18-固定座、19-后舱、20-导轨、21-固环、22-过滤吸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过滤吸附装置,它至少包括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由位于内腔且与其相适应的过滤吸收器安装板17隔成前舱16和后舱19两部分,其中前舱16的上表面一侧开通有进风口15,过滤吸收器22通过过滤吸收器安装板17与壳体固定,并且过滤吸收器22的进风端与过滤吸收器安装板17上的通孔连通,过滤吸收器22的出风端位于后舱19内,后舱19的上表面设置有静压箱5,静压箱5的进口和后舱19连通,静压箱5的出口和阀门组的一端连通,阀门组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软管12和离心风机14固定连接,离心风机14的出口端连接有与其连通的出风口13。本技术开启工作状态时,离心风机14从进风口15吸入被污染气体,被污染气体通过前舱16混合后,然后通过过滤吸收器安装板17上的通孔进入到过滤吸收器22,经过滤吸收器22过滤后到达后舱19,达到充分吸附的效果,过滤后的空气经静压箱5送入阀门组,阀门组可调节风流量,阀门组与离心风机14通过橡胶连接软管12连接,具有密封和减震效果,过滤后的空气最后经出风口13进入到密闭空间。实施例2如图1、图2所示,它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改进,所述的静压箱5上方设置有差压变送器8,差压变送器8的进口通过进风测压管6和进风口15连通,差压变送器8的出口通过出风测压管7和阀门组连通。所述前舱16的前端面连接有密封门2,密封门2通过固定在壳体前端面边沿上的门铰链3及若干个门压紧组件1密封舱体。所述过滤吸收器22一端通过固定座18固定连接在过滤吸收器安装板17上,过滤吸收器22另一端通过导轨20延伸至过壳体内壁上,且通过导固环21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后舱19的出风端和过滤吸收器22之间布置有挡风板4,所述挡风板4是弧形结构,挡风板4的一侧固定在壳体内壁上,挡风板4的另一侧和壳体内壁留有过风间隙。所述过滤吸收器22的内部安装有初效过滤层和高效过滤层,其中初效过滤层为机械折叠的纸滤层,可过滤99%以上大颗粒污染物;高效过滤层为浸渍活性炭,可吸附空气中小颗粒污染物及放射性尘埃,且浸渍活性炭吸附药剂填充在纸滤层内。将过滤吸收器22安装在过滤吸收器安装板17上,密封门2通过门铰链3及门压紧组件1密封舱体,离心风机14从进风口15吸入被污染气体,同时进入进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吸附装置,它至少包括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由位于内腔且与其相适应的过滤吸收器安装板(17)隔成前舱(16)和后舱(19)两部分,其中前舱(16)的上表面一侧开通有进风口(15),过滤吸收器(22)通过过滤吸收器安装板(17)与壳体固定,并且过滤吸收器(22)的进风端与过滤吸收器安装板(17)上的通孔连通,过滤吸收器(22)的出风端位于后舱(19)内,后舱(19)的上表面设置有静压箱(5),静压箱(5)的进口和后舱(19)连通,静压箱(5)的出口和阀门组的一端连通,阀门组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软管(12)和离心风机(14)固定连接,离心风机(14)的出口端连接有与其连通的出风口(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吸附装置,它至少包括装置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由位于内腔且与其相适应的过滤吸收器安装板(17)隔成前舱(16)和后舱(19)两部分,其中前舱(16)的上表面一侧开通有进风口(15),过滤吸收器(22)通过过滤吸收器安装板(17)与壳体固定,并且过滤吸收器(22)的进风端与过滤吸收器安装板(17)上的通孔连通,过滤吸收器(22)的出风端位于后舱(19)内,后舱(19)的上表面设置有静压箱(5),静压箱(5)的进口和后舱(19)连通,静压箱(5)的出口和阀门组的一端连通,阀门组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软管(12)和离心风机(14)固定连接,离心风机(14)的出口端连接有与其连通的出风口(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压箱(5)上方设置有差压变送器(8),差压变送器(8)的进口通过进风测压管(6)和进风口(15)连通,差压变送器(8)的出口通过出风测压管(7)和阀门组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16)的前端面连接有密封门(2),密封门(2)通过固定在壳体前端面边沿上的门铰链(3)及若干个门压紧组件(1)密封舱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吸收器(22)一端通过固定座(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威申张钊方梦平赵文凤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航天西诺美灵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