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番茄杀菌灭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343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杀菌灭虫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棚番茄杀菌灭虫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支架;装置主体为中空的箱式结构,装置主体内通过纵向隔板分为左箱体和右箱体,左箱体内部设置有依次连接的药箱、液体泵和雾化器,药箱上设置有加药管,雾化器的出口与伸出装置主体的雾化喷头连接,右箱体的右侧面设置有窗口,右箱体内设置有风机和臭氧发生器,支架包括竖直的伸缩支撑杆以及与其固定连接的水平横杆,伸缩支撑杆与装置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伸缩支撑杆的顶部安装有紫外灯,横杆的一端安装有粘虫板,横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杀虫灯,杀虫灯的底部连接有储虫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杀菌和灭虫装置于一体,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杀菌灭虫效果好,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番茄杀菌灭虫装置
本技术涉及杀菌灭虫装置
,具体为一种大棚番茄杀菌灭虫装置。
技术介绍
番茄是茄科番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0.6-2米,全体生粘质腺毛,有强烈气味,茎易倒伏,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花序总梗长2-5厘米,常3-7朵花,花萼辐状,花冠辐状,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液,种子黄色,花果期夏秋季。番茄原产南美洲,中国南北方广泛栽培。番茄的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番茄是喜温性蔬菜,在正常条件下,同化作用最适温度为20-25℃,根系生长最适土温为20-22℃。喜光,光饱和点为70000lx,适宜光照强度为30000-50000lx。也是短日照植物,番茄喜水,一般以土壤湿度60-80%、空气湿度45-50%为宜。虽然番茄种植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但为了获得丰产,促进根系良好发育,应选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并保持土壤的pH为6-7,使用大棚种植番茄可以有效改善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但是依旧存在病虫害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杀菌或者灭虫的单一设备品种繁多,但是应用在番茄大棚里的杀菌灭虫一体化装置并不常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番茄大棚杀菌灭虫一体化装置不常见的问题,提供一种大棚番茄杀菌灭虫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棚番茄杀菌灭虫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支架;装置主体为中空的箱式结构,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纵向隔板,装置主体通过纵向隔板分为左箱体和右箱体两部分,左箱体内部设置有药箱、液体泵和雾化器,药箱上设置有端部伸出装置主体外部的加药管,药箱通过液体泵与雾化器连接,雾化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伸出装置主体的雾化喷头连接,右箱体的右侧面设置有窗口,窗口上设置有过滤网,右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风机和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设置于风机的左侧;支架包括竖直的伸缩支撑杆以及固定安装于伸缩支撑杆上的水平方向的横杆,伸缩支撑杆与装置主体的顶部转动连接,伸缩支撑杆的顶部安装有紫外灯,横杆的一端安装有粘虫板,横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杀虫灯,杀虫灯的底部连接有储虫袋。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其中,装置主体的外部以涂覆的方式设置有防腐蚀涂层。其中,加药管的端部设置有封盖,加药管的端部内侧设置有过滤网。其中,雾化喷头可以实现多角度旋转。其中,伸缩支撑杆包括内杆、套设在内杆上的外管以及用于固定内杆和外管的锁紧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通过紫外灯照射能够有效对大棚番茄进行杀菌,臭氧通过臭氧发生器制备然后使用风机使之充满整个大棚,能够有效杀菌,通过物化喷头将使用雾化器处理的农药喷洒在大棚内部,消灭伤害番茄的害虫,将粘虫板和杀虫灯结合使用,多重措施有效消灭大棚内的害虫,该装置集杀菌、灭虫于一身,使用方便,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大棚番茄杀菌灭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左箱体;3、右箱体;4、药箱;5、液体泵;6、雾化器;7、加药管;8、雾化喷头;9、窗口;10、风机;11、臭氧发生器;12、伸缩支撑杆;13、横杆;14、紫外灯;15、粘虫板;16、杀虫灯;17、储虫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大棚番茄杀菌灭虫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和支架,装置主体1用于放置主要的杀菌灭虫设备,支架用于为辅助的杀菌灭虫装置提供支撑;装置主体1为中空的箱式结构,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纵向隔板,装置主体1通过纵向隔板分为左箱体2和右箱体3两部分,左箱体2用于设置灭虫装置,右箱体3用于设置杀菌装置,左箱体2内部设置有药箱4、液体泵5和雾化器6,药箱4用于放置配置好的农药药液,液体泵5用于将药箱4中的农药药液输送到雾化器6中进行雾化处理,雾化器6用于对农药药液进行雾化处理,使农药药液雾化为小液滴分散在整个大棚中,增加农药的杀虫效果,药箱4上设置有端部伸出装置主体1外部的加药管7,加药管7用于为药箱4中加入药液,药箱4通过液体泵5与雾化器6连接,雾化器6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伸出装置主体1的雾化喷头8连接,雾化喷头8用于将雾化后的农药喷洒在大棚内,右箱体3的右侧面设置有窗口9,窗口9上设置有过滤网,右箱体3的内部设置有风机10和臭氧发生器11,臭氧发生器11设置于风机10的左侧,窗口9用于输出臭氧来杀菌,臭氧发生器11用于制造臭氧,风机10用于将臭氧从窗口9输出;支架包括竖直的伸缩支撑杆12以及固定安装于伸缩支撑杆12上的水平方向的横杆13,伸缩支撑杆12与装置主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伸缩支撑杆12的顶部安装有紫外灯14,横杆13的一端安装有粘虫板15,横杆13的另一端安装有杀虫灯16,杀虫灯16的底部连接有储虫袋17,伸缩支撑杆12用于为辅助灭虫杀菌的装置提供支撑,紫外灯14用于辅助装置主体1进行高效杀菌,粘虫板15和杀虫灯16用于辅助装置主体1进行高效灭虫。其中,装置主体1的外部以涂覆的方式设置有防腐蚀涂层,防腐蚀涂层用于为装置主体1提供保护,防止滴落的农药药液腐蚀装置主体外壳。其中,加药管7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对加药管7进行防尘保护的封盖,加药管7的端部内侧设置有过滤网。其中,雾化喷头8可以实现多角度旋转,实现整个大棚内部农药药液的喷洒。其中,伸缩支撑杆12包括内杆、套设在内杆上的外管以及用于固定内杆和外管的锁紧装置。具体实施时,首先调整伸缩支撑杆12,使紫外灯14和粘虫板15、杀虫灯16处于合适的高度,启动紫外灯14和杀虫灯16,然后从加药管7向药箱4中加入农药药液,启动雾化器6和液体泵5,启动臭氧发生器11和风机11,雾化处理的农药药液从雾化喷头8中喷洒出来,风机11将臭氧从窗口9输送到大棚中,进行大棚番茄的杀菌灭虫。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棚番茄杀菌灭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和支架;所述装置主体(1)为中空的箱式结构,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纵向隔板,所述装置主体(1)通过纵向隔板分为左箱体(2)和右箱体(3)两部分,所述左箱体(2)内部设置有药箱(4)、液体泵(5)和雾化器(6),所述药箱(4)上设置有端部伸出装置主体(1)外部的加药管(7),所述药箱(4)通过液体泵(5)与雾化器(6)连接,所述雾化器(6)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伸出装置主体(1)的雾化喷头(8)连接,所述右箱体(3)的右侧面设置有窗口(9),所述窗口(9)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右箱体(3)的内部设置有风机(10)和臭氧发生器(11),所述臭氧发生器(11)设置于风机(10)的左侧;所述支架包括竖直的伸缩支撑杆(12)以及固定安装于伸缩支撑杆(12)上的水平方向的横杆(13),所述伸缩支撑杆(12)与装置主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支撑杆(12)的顶部安装有紫外灯(14),所述横杆(13)的一端安装有粘虫板(15),所述横杆(13)的另一端安装有杀虫灯(16),所述杀虫灯(16)的底部连接有储虫袋(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番茄杀菌灭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和支架;所述装置主体(1)为中空的箱式结构,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纵向隔板,所述装置主体(1)通过纵向隔板分为左箱体(2)和右箱体(3)两部分,所述左箱体(2)内部设置有药箱(4)、液体泵(5)和雾化器(6),所述药箱(4)上设置有端部伸出装置主体(1)外部的加药管(7),所述药箱(4)通过液体泵(5)与雾化器(6)连接,所述雾化器(6)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伸出装置主体(1)的雾化喷头(8)连接,所述右箱体(3)的右侧面设置有窗口(9),所述窗口(9)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右箱体(3)的内部设置有风机(10)和臭氧发生器(11),所述臭氧发生器(11)设置于风机(10)的左侧;所述支架包括竖直的伸缩支撑杆(12)以及固定安装于伸缩支撑杆(12)上的水平方向的横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小勇李梅兰邢国明孙胜张静宋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