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周围绿化带防虫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34374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周围绿化带防虫害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和底座,所述装置壳体的底部焊接有底座,且底座的中间位置设有储药箱,所述储药箱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增压泵一,且增压泵一的一侧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缠绕在缠绕盘一上,且缠绕盘一固定在焊接柱上,所述软管打的另一侧顶端连接有手持输液杆,所述手持输液杆通过固定板连接在装置壳体的内侧,所述储药箱的另一侧设有蓄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装置设有三个手持输液杆,其中两个为人力操作,可以根据实际的喷洒需要进行人工准确无死角进行喷洒作业,而且位于旋转云台上的手持输液杆可以进行电动调节,不仅节省大量人力,而且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周围绿化带防虫害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虫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周围绿化带防虫害装置。
技术介绍
害虫是人类对一些动物(大多属于昆虫)的定义,这些动物往往会对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陈述:世界上玉米有200多种昆虫危害,榆树上有650种害虫,栎树上有1400种害虫……。把啃食农作物等的植食性昆虫列为害虫,从生态学、经济学上来说均是不科学的。农作物、植食者、肉食者三者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关系。植食者取食农作物,由于其数量多少不一,对农作物的影响也不一样;同时,农作物对植食者取食的反应也不同。而一些植食性昆虫泛滥成灾造成危害往往是生态失衡的结果,而这种失衡是人类引起的。人类因经济发展等利益需求,破坏了原生植被,并大量种植经济性作物或经济性树种,造成原生植物多样性减少,特定植物(农作物等经济植物)过多,造成植被单一化,原生植物被替换成了经济植物,让大部分依赖原生植物为生的昆虫减少甚至消失,而那些以经济作物为食的植食性昆虫却因此受益,加上鸟类等捕食性天敌也因为人类活动减少。缺少了竞争和天敌控制,加上大量的食物,导致了那些以经济植物为食的植食性昆虫大量繁殖,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周围绿化带防虫害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和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底部焊接有底座(8),且底座(8)的中间位置设有储药箱(11),所述储药箱(11)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增压泵一(10),且增压泵一(10)的一侧连接有软管(5),所述软管(5)缠绕在缠绕盘一(7)上,且缠绕盘一(7)固定在焊接柱(4)上,所述软管(5)打的另一侧顶端连接有手持输液杆(3),所述手持输液杆(3)通过固定板(2)连接在装置壳体(1)的内侧,所述储药箱(11)的另一侧设有蓄电池(16),且蓄电池(16)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增压泵二(17),所述增压泵二(17)的一侧通过输水管(18)与储药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周围绿化带防虫害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和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底部焊接有底座(8),且底座(8)的中间位置设有储药箱(11),所述储药箱(11)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增压泵一(10),且增压泵一(10)的一侧连接有软管(5),所述软管(5)缠绕在缠绕盘一(7)上,且缠绕盘一(7)固定在焊接柱(4)上,所述软管(5)打的另一侧顶端连接有手持输液杆(3),所述手持输液杆(3)通过固定板(2)连接在装置壳体(1)的内侧,所述储药箱(11)的另一侧设有蓄电池(16),且蓄电池(16)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增压泵二(17),所述增压泵二(17)的一侧通过输水管(18)与储药箱(11)连接,且增压泵二(17)的另一侧通过软管(5),所述蓄电池(16)的一侧焊接有液压气缸(20),且液压气缸(20)的顶部固定有旋转云台(21),且旋转云台(21)的顶部设有手持输液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志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朝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