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吸式小麦精密排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379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吸式小麦精密排种器,主要包括排种器外壳、排种轮、推种杆、弹簧、毛刷。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排种轮工作表面采用单侧V字型结构,排种轮上有一个小麦型孔用来充种,种子在排种轮单侧V字曲面和排种器壳体内表面的引导下使种子长轴方向沿排种轮圆柱面切线方向运动,为避免型孔口堵塞和提高充种效率,在排种器壳体内表面上气道与排种轮型孔口联通时,气压将小麦吸入型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工作时外界动力轴带动排种轮转动,通过控制调节外界动力输出轴的输出速度来控制播种轮的转速,可以有效控制播种粒距,便于实现小麦种子的精密播种,有效提高播种效率和播种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吸式小麦精密排种器
本实用涉及一种播种机械,具体为一种气吸式小麦精密排种器,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产量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作物的播种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作物以后的生长发育,因此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对提高产量很重要。排种器是播种机的核心部件,它直接影响着播种均匀性、播量稳定性、种子的出苗率等。因此,设计一种充种效率高并且结构简单的精密排种器,不仅结构简单、造价简单,而且更有力与推广,更好的为农民增产、增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以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气吸式小麦精密排种器。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气吸式小麦精密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种器外壳A1、排种器外壳B11、排种轮8、毛刷2、螺栓A4、螺栓A9、螺母B8、螺母B3、垫圈7、推种杆6、弹簧5。所述排种轮10通过方轴与外界动力轴连接,所述毛刷2通过垫圈7、螺栓A9、螺母B8固定在排种器外壳1上,所述弹簧5安装在推种杆6上,并且一起安装在排种轮10内的凸台孔内,所述排种轮10的型孔用来充种,所述排种器外壳1、排种器外壳B11通过螺栓彼此连接。其中排种轮10表面采用单侧V字型曲面结构,排种轮转动时,排种轮的曲面和排种壳内壁的引导小麦种子的长轴沿排种轮型孔所在的圆柱面切线方向运动,有利于小麦种子进入型孔;排种器外壳A1外表面有通孔与内表面的气道相通;排种轮10侧面开有通孔与小麦型孔口相通。排种轮10侧面开有通孔与小麦型孔口相通。上述的一种新型小麦精密排种器的工作原理是:排种轮与外界动力传输装置的转轴连接,当动力出现时,转轴带动排种轮转动,当排种盘上的型孔到达排种器外壳上部充种区域时,型孔口旁的吸气孔与排种器外壳内壁的通道联通,在排种轮的单侧V字曲面和排种器外壳内壁共同引导小麦种子的长轴沿排种轮型孔所在的圆柱面方向运动,在种子的重力和排种轮以及其他种子摩擦力作用下,并且在气体压力下小麦进入型孔完成充种,继续转动到与毛刷接触时,毛刷刮去型孔口处多余的种子,排种器外壳内部圆弧部分与型孔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使种子停留在型孔中,继续运动到排种区,种子在自身重力和推种器的作用下掉出型孔,完成排种,随着排种轮的继续转动,复位至可充种状态,如此往复循环,从而实现充种和排种的过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排种器充种效率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外形小巧、造价低廉、消耗功率低,并且一个动力输出转轴上可以安装多个排种器装置同时工作,大大提高播种效率;在工作过程中还可通过调节外界动力传输装置的转轴输出速度来控制排种盘的转速,有效控制种距,漏播率小,便于实现小麦的精密播种,有效节约种子,减少劳动力,提高播种效率、增加作物产量、增加种植户收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气吸式小麦精密排种器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气吸式小麦精密排种器的排种器外壳A1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气吸式小麦精密排种器的排种器外壳A1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气吸式小麦精密排种器的的排种器外壳A1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气吸式小麦精密排种器的排种轮的排种轮;图6为本技术一种气吸式小麦精密排种器的排种轮的排种轮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气吸式小麦精密排种器的排种轮的排种轮的轴测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气吸式小麦精密排种器的排种器外壳B11轴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附图6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新型气吸式小麦精密排种器,主要包括包括排种器外壳A1、排种器外壳B11、排种轮8、毛刷2、螺栓A4、螺栓A9、螺母B8、螺母B3、垫圈7、推种杆6、弹簧5。所述排种轮10通过方轴与外界动力轴连接,所述毛刷2通过垫圈7、螺栓A9、螺母B8固定在排种器外壳A1上,所述弹簧5安装在推种杆6上,并且一起安装在排种轮10内的凸台孔内,所述排种轮10的型孔用来充种,所述排种器外壳A1、排种器外壳B11通过螺栓彼此连接。上述排种轮10表面采用单侧V字型曲面结构,排种轮转动时,排种轮的曲面和排种壳内壁的引导小麦种子的长轴沿排种轮型孔所在的圆柱面切线方向运动,有利于小麦种子进入型孔;排种壳1外表面有通孔与内表面的气道相通;排种轮侧面开有通孔与小麦型孔口相通。当排种盘上的型孔到达排种器外壳上部充种区域时,型孔口旁的吸气孔与排种器外壳内壁的通道联通,在排种轮的单侧V字曲面和排种器外壳内壁共同引导小麦种子的长轴沿排种轮型孔所在的圆柱面方向运动,在种子的重力和排种轮以及其他种子摩擦力共同作用,并且同时还在气体压力作用下小麦更容易进入型孔完成充种,继续转动到与毛刷接触时,毛刷刮去型孔口处多余的种子,排种器外壳内部圆弧部分与型孔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使种子停留在型孔中,继续运动到排种区,种子在自身重力和推种器的作用下掉出型孔,完成排种,有效的提高充种效率,从而降低漏播率。上述的一种新型小麦精密排种器,在使用时排种轮安装在播种机的动力输出转轴上,两侧通过限位装置来固定位置,避免排种器沿转轴横向移动,动力由播种机动力输出转轴提供,从而实现精密播种。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进行描述,并非是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同等变化或改型,皆应落入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吸式小麦精密排种器,主要包括排种器外壳A(1)、排种器外壳B(11)、排种轮(10)、毛刷(2)、螺栓A(4)、螺栓B(9)、螺母A(3)、螺母B(8)、垫圈(7)、推种杆(6)、弹簧(5),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轮(10) 通过方轴与外界动力轴连接,所述毛刷(2)通过垫圈(7)、螺栓B(9)、螺母B(8)固定在排种器外壳A(1)上,所述弹簧(5)安装在推种杆(6)上,并且一起安装在排种轮(10)内的凸台孔内,所述排种轮(10)的型孔用来充种,所述排种器外壳A(1)、排种器外壳B(11)通过螺栓彼此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吸式小麦精密排种器,主要包括排种器外壳A(1)、排种器外壳B(11)、排种轮(10)、毛刷(2)、螺栓A(4)、螺栓B(9)、螺母A(3)、螺母B(8)、垫圈(7)、推种杆(6)、弹簧(5),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轮(10)通过方轴与外界动力轴连接,所述毛刷(2)通过垫圈(7)、螺栓B(9)、螺母B(8)固定在排种器外壳A(1)上,所述弹簧(5)安装在推种杆(6)上,并且一起安装在排种轮(10)内的凸台孔内,所述排种轮(10)的型孔用来充种,所述排种器外壳A(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张恒榜白璐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