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铺设于地下的控制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21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传输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铺设于地下的控制电缆,其可以减少地下潮湿的空气对电缆本体外部的腐蚀;并且可以减少地下的水分对电缆本体内部工作的影响,提高使用可靠性;同时可以减少电缆本体与地下土壤的接触,减少地下生物对电缆本体的嗑咬,减少经济损失;包括电缆本体;电缆本体外侧壁上包裹有防腐外套;还包括多组上托架、多组下托架、多组上支撑柱、多组下支撑柱、顶板、底板、多组左放置盒和多组右放置盒;还包括多组挡盖,多组上托架内分别设置有多组吸潮腔,多组上托架前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多组更换口,多组更换口分别与多组吸潮腔相通,多组上托架顶部分别设置有多组吸潮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铺设于地下的控制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力传输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铺设于地下的控制电缆。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铺设于地下的控制电缆是一种用于将电能从电力系统的配电点直接传输到各建筑并通过建筑分电点分散到各种用电设备器具的附属装置,其在电力传输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铺设于地下的控制电缆包括电缆本体;现有的铺设于地下的控制电缆使用时,将电缆本体两端分别与电力系统的配电点和建筑物分电点连接并铺设于地下,将电能由电力系统配电点传输到建筑物供各种用电设备使用;现有的铺设于地下的控制电缆使用中发现,其电缆本体铺设于地下,地下潮湿容易腐蚀电缆本体外部;并且地下的水汽容易影响电缆本体内部的工作,使用可靠性较低;同时其与地下土壤接触,容易受到地下生物的嗑咬,从而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减少地下潮湿的空气对电缆本体外部的腐蚀;并且可以减少地下的水汽对电缆本体内部工作的影响,提高使用可靠性;同时可以减少电缆本体与地下土壤的接触,减少地下生物对电缆本体的嗑咬,减少经济损失的铺设于地下的控制电缆。本技术的一种铺设于地下的控制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外侧壁上包裹有防腐外套;还包括多组上托架、多组下托架、多组上支撑柱、多组下支撑柱、顶板、底板、多组左放置盒和多组右放置盒,所述多组下托架等距放置于电缆本体外侧壁底部,所述多组上托架与多组下托架连接,所述多组上支撑柱和多组下支撑柱分别安装在多组上托架顶部和多组下托架底部,并且多组上支撑柱顶端和多组下支撑柱底端分别与顶板底部和底板顶部连接,所述多组左放置盒和多组右放置盒分别等距放置于底板顶部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多组左放置盒和多组右放置盒内分别设置有多组左放置腔和多组右放置腔,并在多组左放置盒和多组右放置盒顶端分别设置有多组左取放口和多组右取放口,多组左取放口和多组右取放口分别与多组左放置腔和多组右放置腔相通;还包括多组挡盖,所述多组上托架内分别设置有多组吸潮腔,多组上托架前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多组更换口,多组更换口分别与多组吸潮腔相通,所述多组挡盖分别安装在多组更换口处,并在多组上托架顶部分别设置有多组吸潮孔。本技术的一种铺设于地下的控制电缆,还包括多组防滑垫,所述多组防滑垫分别安装在多组下托架内侧壁上,并且多组防滑垫均与防腐外套接触。本技术的一种铺设于地下的控制电缆,还包括多组左支撑杆和多组右支撑杆,所述多组左支撑杆和多组右支撑杆底端分别等距安装在底板顶部左端和右端,并且多组左支撑杆和多组右支撑杆顶端均与顶板底部接触。本技术的一种铺设于地下的控制电缆,还包括左防虫网和右防虫网,所述左防虫网和右防虫网分别与顶板和底板左侧壁和右侧壁连接。本技术的一种铺设于地下的控制电缆,还包括多组左挡板和多组右挡板,所述多组左挡板和多组右挡板分别安装在多组左放置盒和多组右放置盒的多组左取放口和多组右取放口处,并在多组左挡板和多组右挡板上分别设置有多组左通孔和多组右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防腐外套减少地下潮湿的空气对电缆本体外部的腐蚀;并且可以通过将电缆本体放置于多组上托架和多组下托架之间,并通过多组上支撑柱和多组下支撑柱将多组上托架和多组下托架与顶板和底板相连,可以减少电缆本体与地下土壤接触,并且可以向多组左放置盒多组右放置盒内放置驱虫药,对地下的生物进行驱除,减少地下生物对电缆本体的嗑咬,减少经济损失;同时可以通过多组更换口向多组上托架内填充吸潮填料,并关闭多组挡盖,吸潮填料通过多组上托架顶部的多组吸潮孔吸收地下的水汽,减少水汽对电缆本体内部工作的影响,提高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电缆本体;2、防腐外套;3、下托架;4、上支撑柱;5、顶板;6、左放置盒;7、防滑垫;8、左支撑杆;9、右防虫网;10、左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铺设于地下的控制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电缆本体外侧壁上包裹有防腐外套2;还包括多组上托架、多组下托架3、多组上支撑柱4、多组下支撑柱、顶板5、底板、多组左放置盒6和多组右放置盒,多组下托架等距放置于电缆本体外侧壁底部,多组上托架与多组下托架连接,多组上支撑柱和多组下支撑柱分别安装在多组上托架顶部和多组下托架底部,并且多组上支撑柱顶端和多组下支撑柱底端分别与顶板底部和底板顶部连接,多组左放置盒和多组右放置盒分别等距放置于底板顶部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多组左放置盒和多组右放置盒内分别设置有多组左放置腔和多组右放置腔,并在多组左放置盒和多组右放置盒顶端分别设置有多组左取放口和多组右取放口,多组左取放口和多组右取放口分别与多组左放置腔和多组右放置腔相通;还包括多组挡盖,多组上托架内分别设置有多组吸潮腔,多组上托架前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多组更换口,多组更换口分别与多组吸潮腔相通,多组挡盖分别安装在多组更换口处,并在多组上托架顶部分别设置有多组吸潮孔;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防腐外套减少地下潮湿的空气对电缆本体外部的腐蚀;并且可以通过将电缆本体放置于多组上托架和多组下托架之间,并通过多组上支撑柱和多组下支撑柱将多组上托架和多组下托架与顶板和底板相连,可以减少电缆本体与地下土壤接触,并且可以向多组左放置盒多组右放置盒内放置驱虫药,对地下的生物进行驱除,减少地下生物对电缆本体的嗑咬,减少经济损失;同时可以通过多组更换口向多组上托架内填充吸潮填料,并关闭多组挡盖,吸潮填料通过多组上托架顶部的多组吸潮孔吸收地下的水汽,减少水汽对电缆本体内部工作的影响,提高使用可靠性。本技术的一种铺设于地下的控制电缆,还包括多组防滑垫7,多组防滑垫分别安装在多组下托架内侧壁上,并且多组防滑垫均与防腐外套接触;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多组防滑垫增强多组下托架与电缆本体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电缆本体的稳定性,减少电缆本体的位移。本技术的一种铺设于地下的控制电缆,还包括多组左支撑杆8和多组右支撑杆,多组左支撑杆和多组右支撑杆底端分别等距安装在底板顶部左端和右端,并且多组左支撑杆和多组右支撑杆顶端均与顶板底部接触;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多组左支撑杆和多组右支撑杆增强底板对顶板的支撑能力,提高整体稳定性。本技术的一种铺设于地下的控制电缆,还包括左防虫网和右防虫网9,左防虫网和右防虫网分别与顶板和底板左侧壁和右侧壁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左防虫网和右防虫网减少地下的生物靠近电缆本体。本技术的一种铺设于地下的控制电缆,还包括多组左挡板10和多组右挡板,多组左挡板和多组右挡板分别安装在多组左放置盒和多组右放置盒的多组左取放口和多组右取放口处,并在多组左挡板和多组右挡板上分别设置有多组左通孔和多组右通孔;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多组左挡盖和多组右挡盖减少多组左放置盒和多组右放置盒内驱虫药洒出,并可以通过多组左通孔和多组右通孔散发驱虫药的药效。本技术的一种铺设于地下的控制电缆,其在工作时,将电缆本体两端分别与电力系统的配电点和建筑物分电点连接并铺设于地下,将电能由电力系统配电点传输到建筑物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铺设于地下的控制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外侧壁上包裹有防腐外套(2);还包括多组上托架、多组下托架(3)、多组上支撑柱(4)、多组下支撑柱、顶板(5)、底板、多组左放置盒(6)和多组右放置盒,所述多组下托架(3)等距放置于电缆本体(1)外侧壁底部,所述多组上托架与多组下托架(3)连接,所述多组上支撑柱(4)和多组下支撑柱分别安装在多组上托架顶部和多组下托架(3)底部,并且多组上支撑柱(4)顶端和多组下支撑柱底端分别与顶板(5)底部和底板顶部连接,所述多组左放置盒(6)和多组右放置盒分别等距放置于底板顶部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多组左放置盒(6)和多组右放置盒内分别设置有多组左放置腔和多组右放置腔,并在多组左放置盒(6)和多组右放置盒顶端分别设置有多组左取放口和多组右取放口,多组左取放口和多组右取放口分别与多组左放置腔和多组右放置腔相通;还包括多组挡盖,所述多组上托架内分别设置有多组吸潮腔,多组上托架前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多组更换口,多组更换口分别与多组吸潮腔相通,所述多组挡盖分别安装在多组更换口处,并在多组上托架顶部分别设置有多组吸潮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铺设于地下的控制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外侧壁上包裹有防腐外套(2);还包括多组上托架、多组下托架(3)、多组上支撑柱(4)、多组下支撑柱、顶板(5)、底板、多组左放置盒(6)和多组右放置盒,所述多组下托架(3)等距放置于电缆本体(1)外侧壁底部,所述多组上托架与多组下托架(3)连接,所述多组上支撑柱(4)和多组下支撑柱分别安装在多组上托架顶部和多组下托架(3)底部,并且多组上支撑柱(4)顶端和多组下支撑柱底端分别与顶板(5)底部和底板顶部连接,所述多组左放置盒(6)和多组右放置盒分别等距放置于底板顶部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多组左放置盒(6)和多组右放置盒内分别设置有多组左放置腔和多组右放置腔,并在多组左放置盒(6)和多组右放置盒顶端分别设置有多组左取放口和多组右取放口,多组左取放口和多组右取放口分别与多组左放置腔和多组右放置腔相通;还包括多组挡盖,所述多组上托架内分别设置有多组吸潮腔,多组上托架前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多组更换口,多组更换口分别与多组吸潮腔相通,所述多组挡盖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艳方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镜岭镇梅芹水果种植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