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太阳能碟式聚光集热系统的半球形腔式吸热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3147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碟式聚光集热系统的半球形腔式吸热器,主要涉及太阳能集热领域。一种用于太阳能碟式聚光集热系统的半球形腔式吸热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部设置安装架,所述外壳内设置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设置半球壳,所述半球壳底部中心位置设置锥体,所述锥体侧面为反光面,所述半球壳内设置铜管,所述半球壳顶部设置盖体,所述盖体中心设置通光孔,所述盖体底面上设置反光片,所述盖体上设置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球面腔体内的吸热效果更均匀,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使腔体对太阳能的吸热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太阳能碟式聚光集热系统的半球形腔式吸热器
本技术主要涉及太阳能集热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太阳能碟式聚光集热系统的半球形腔式吸热器。
技术介绍
太阳能集热器是一种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的设备,碟式太阳能吸热器能够将分散的太阳能集中起来,腔式吸热器在整个碟式太阳能热集热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吸热性能的好坏对集热系统的效率有直接的影响,吸热器的热性能指标主要有聚光比、各项热损失和转换效率等,吸热器的热损失主要包括内腔表面对聚焦太阳能的反射热损失,内腔对外界的散热损失,腔体采光口与外界的对流热损失以及内腔表面通过采光口对外界的辐射热损失等,现在主流的腔式吸热器多采用柱面腔来进行吸收太阳能。因为球面腔式吸热器存在聚焦问题,焦点穿过通光孔会对太阳能产生损耗,使吸热器的吸热效率降低,同时使球面腔体内的吸热效果不均匀,使吸热器的加热效率较低,而柱面腔式吸热器内表面积与通光孔的比值较小,吸热效率较低,太阳能的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太阳能碟式聚光集热系统的半球形腔式吸热器,它解决了球面腔式吸热器的焦点问题,使球面腔体内的吸热效果更均匀,提高了太阳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太阳能碟式聚光集热系统的半球形腔式吸热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是:所述外壳(1)底部设置安装架(2),所述外壳(1)内设置保温层(3),所述保温层(3)内设置半球腔(4),所述半球腔(4)内设置半球壳(5),所述半球壳(5)内球面为反光面,所述半球壳(5)底部中心位置设置锥体(6),所述锥体(6)侧面为反光面,所述半球壳(5)内设置铜管(7),所述半球壳(5)顶部设置盖体(8),所述盖体(8)中心设置通光孔(9),所述通光孔(9)为圆形,所述盖体(8)底面上设置反光片(10),所述反光片(10)呈环形,所述盖体(8)上设置通孔(11),所述通孔(11)设置两个,所述铜管(7)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太阳能碟式聚光集热系统的半球形腔式吸热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是:所述外壳(1)底部设置安装架(2),所述外壳(1)内设置保温层(3),所述保温层(3)内设置半球腔(4),所述半球腔(4)内设置半球壳(5),所述半球壳(5)内球面为反光面,所述半球壳(5)底部中心位置设置锥体(6),所述锥体(6)侧面为反光面,所述半球壳(5)内设置铜管(7),所述半球壳(5)顶部设置盖体(8),所述盖体(8)中心设置通光孔(9),所述通光孔(9)为圆形,所述盖体(8)底面上设置反光片(10),所述反光片(10)呈环形,所述盖体(8)上设置通孔(11),所述通孔(11)设置两个,所述铜管(7)两端与通孔(11)一一对应,所述铜管(7)两端分别穿过两个通孔(11)暴露在半球壳(5)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太阳能碟式聚光集热系统的半球形腔式吸热器,其特征是:所述铜管(7)在半球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燕田瑞王召阳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