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掉电计时电路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1291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掉电计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掉电计时电路及电子设备。其中,掉电计时电路包括:充电电阻、电容、放电电阻及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包括充电使能端口与电压测量端口,充电电阻一端与充电使能端口连接,充电电阻另一端、电压测量端口、电容一端以及放电电阻一端皆连接至第一节点,电容另一端与放电电阻另一端皆接地。该掉电计时电路结构简单,并通过充电使能端口与电压测量端口之间的分时检测配合,从而能够精确地计算出系统的掉电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掉电计时电路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掉电计时
,特别是涉及一种掉电计时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智能化家电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于洗衣机、电烤箱等家电,若具有精准的掉电计时功能,在掉电指定时间内来电,洗衣机、电烤箱等接着掉电前的工作状态继续工作,从而避免用户反复设置使用参数的繁琐过程。若超过指定时间,则通过报警提示,由用户来确定是否需要继续工作。因此,掉电计时功能会越来越多的融入到实际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请参阅图1,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掉电计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系统自掉电后到开始上电时,微处理器通过CHECK端口(亦即ADC采样端口)读取电容C8的两端电压,并通过电容放电公式,计算出掉电时间。传统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在图1中,当系统上电时,微处理器需要初始化与配置系统参数方可正常使用ADC采样功能。然而,由图1可知,电源+5V已经开始为电容C8充电,其导致计算出的掉电时间比实际掉电时间短,并且,传统掉电计时电路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掉电计时电路及电子设备,其解决了传统技术掉电计时电路存在结构复杂以及掉电时间计算不够精确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在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掉电计时电路,包括:充电电阻、电容、放电电阻及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充电使能端口与电压测量端口,所述充电电阻一端与所述充电使能端口连接,所述充电电阻另一端、所述电压测量端口、所述电容一端以及所述放电电阻一端皆连接至第一节点,所述电容另一端与所述放电电阻另一端皆接地。可选地,所述掉电计时电路还包括掉电检测电路,所述掉电检测电路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充电电阻为所述电容充电的充电信号为高电平。可选地,所述电容为电解电容。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为单片机。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包括:模数转换器、至少一个处理器及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模数转换器和所述存储器连接。可选地,所述存储器为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选地,所述充电电阻的阻值为100欧。可选地,所述放电电阻的阻值为2兆欧。在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任一项所述的掉电计时电路和设备本体,所述掉电计时电路用于计算所述设备本体的掉电时间。本技术各个实施例的掉电计时电路,其中,掉电计时电路包括充电电阻、电容、放电电阻及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包括充电使能端口与电压测量端口,充电电阻一端与充电使能端口连接,充电电阻另一端、电压测量端口、电容一端以及放电电阻一端皆连接至第一节点,电容另一端与放电电阻另一端皆接地。该掉电计时电路结构简单,并通过充电使能端口与电压测量端口之间的分时检测配合,从而能够精确地计算出系统的掉电时间。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掉电计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掉电计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掉电计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掉电计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掉电计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掉电计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掉电计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掉电计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步骤64的流程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掉电计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本技术实施例对涉及的电容充/放电工作原理作出详细的阐述,应当理解,在下所作的阐述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当电源V通过充电电阻R为电容C充电时,其有如下式子:电容充电公式为:由式子1进行推导,可得电容充电时间计算公式如下:由式子2进行推导,可得充电电容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在式子1至式子3中,C为电容C的电容值;Vt为充电t时间后,电容C的电压;V0为充电时,电容的初始电压;V为充满电时,电容上的电压;R为充电电阻的电阻值,t为充电时间。电容放电公式为:由式子4进行推导,可得电容放电时间的计算公式如下:在式子4与式子5中,Vt为放电t时间后,电容C的电压;V为充满电时,电容上的电压;t为放电时间;C为放电电容;R为放电电阻。由电容充电公式可知,因为指数值只可能无限接近于0,但永远不会等于0,所以电容的电量要完全充满,需要无穷大的时间。例如:当t=RC时,Vt=0.63V;当t=2RC时,Vt=0.86V;当t=3RC时,Vt=0.95V;当t=4RC时,Vt=0.98V;当t=5RC时,Vt=0.99V;可见,经过3~5个RC时间常数后,充电过程基本结束。请再参阅图1,掉电计时电路除了如前所述的缺点之外,其还存在以下缺点:首先,为了保证微处理器的ADC采样结果的稳定性,其需要多次采样电容C8的两端电压,然而,在采样过程中,电源+5V继续通过电阻R3为电容C8充电,其此时采样的电容C8的两端电压并非是系统自掉电到上电时对应的初始电压,因此,其无法精确地计算出电容C8的放电时间,亦即系统的掉电时间。例如:按照传统技术方案,假设电容C8的容值不变,系统上电时,假设电容C8的两端电压实际为3.6V。由于在采样过程中,电源+5V已经通过电阻R3为电容C8充电,因此,经过微处理器的ADC采样端口所采样的电压可能为4.2V(亦即比理论电压高)。于是,通过式子5计算出的放电时间比实际放电时间短。其次,假设传统技术采样电容C8在系统上电时的电压是准确的。由于电容的容量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逐渐减小,如果一直用固定参数去计算,也会增加测量误差。亦即,通过式子5计算时,采用固定电容的容值计算出的放电时间将比实际放电时间长。因此,当获取的电压不准确,同时电容的容值也不准确时,其更加无法准确地计算出掉电时间。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掉电计时电路,其应用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掉电计时电路和设备本体,掉电计时电路用于计算设备本体的掉电时间。例如:该电子设备可以为电饭煲、洗衣机、烤箱、微波炉等等家用电器。其中,电子设备能够实现智能工作,其可以结合外围电路与掉电计时电路共同构成一个系统,当该系统未能得到电源供应时,其便停止工作。一般的,对于其它领域电子设备,系统掉电后再上电,其恢复至初始工作状态,亦即,其未能够恢复至掉电瞬间时对应的工作状态。但是,诸如家用电器,为了避免系统掉电后再上电时,用户反复设置使用参数的繁琐过程,系统可以通过掉电计时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掉电计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电阻、电容、放电电阻及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充电使能端口与电压测量端口,所述充电电阻一端与所述充电使能端口连接,所述充电电阻另一端、所述电压测量端口、所述电容一端以及所述放电电阻一端皆连接至第一节点,所述电容另一端与所述放电电阻另一端皆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掉电计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电阻、电容、放电电阻及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充电使能端口与电压测量端口,所述充电电阻一端与所述充电使能端口连接,所述充电电阻另一端、所述电压测量端口、所述电容一端以及所述放电电阻一端皆连接至第一节点,所述电容另一端与所述放电电阻另一端皆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掉电计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掉电计时电路还包括掉电检测电路,所述掉电检测电路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掉电计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充电电阻为所述电容充电的充电信号为高电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掉电计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为电解电容。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林吴志明龚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