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磁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298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平板磁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平板磁性装置,其特点是:选取平板磁性装置中的任意一层绕组层,在该绕组层与前一层之间或者该绕组层与后一层之间平行设置导电介质层,导电介质层上匹配设有用于磁性装置的磁芯的磁柱穿过的通孔和/或缺口,在导电介质层上位于相邻磁柱之间的区域内布设有至少一根隔离线且隔离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磁柱穿过的通孔或者缺口的边缘,隔离线中不具有导电介质,导电介质层的覆盖面积≥所有绕组层产生的磁通的覆盖面积,所有绕组层产生的漏磁磁通会在导电介质层产生感应电流,而基于隔离线的设置不会产生围绕磁芯磁柱的感应电流,从而使得在漏磁磁通被消耗的同时,不导致主磁通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磁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板磁性器件
,具体为一种平板磁性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平板磁性器件,例如平板变压器、平板电感等,一般采用低高度的磁芯构成,绕组则在单层或者多层印制电路板(以下简称PCB板)的金属层上实现。平面变压器的具体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A.如图1所示,变压器的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在同一PCB板的同一层金属层上实现,这种方式由于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在同一金属层上实现,使得绕组绕线圈数受制于PCB面积;B.如图2所示,变压器的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在同一PCB板的不同层金属层上实现,不同层之间通过金属过孔连接;这种实现方式的两个绕组在不同的金属层上,使得受到PCB面积的制约较小,能够实现更大的绕组绕线圈数;C.变压器的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在不同PCB板的金属层上实现,不同PCB板之间通过导电连接组件连接,例如通过PCB板的金属过孔连接,用一个金属柱穿过过孔,过孔和金属柱焊接在一起;这种实现方式的两个绕组在不同的PCB板上,使得受到PCB板面积的制约较小,能够实现更大的绕组绕线圈数。类似地,平面电感的具体实现方式也有两种:A.如图3所示,电感绕组在同一PCB的同一层金属层实上现,绕组绕线圈数同样会受到PCB面积的制约;B.电感绕组在同一PCB的不同层金属层上实现,不同层之间通过金属过孔连接,这种实现方式的绕组分布在同一PCB板的不同层上,使得受到PCB板面积的制约较小,能够实现更大的绕组绕线圈数;C.电感的绕组在不同PCB板的金属层上实现,不同PCB板之间通过导电连接组件连接,例如通过PCB板的金属过孔连接,用一个金属柱穿过过孔,过孔和金属柱焊接在一起;这种实现方式的绕组分布在不同PCB板上,使得受到PCB板面积的制约较小,能够实现更大的绕组绕线圈数。但是在上述平板变压器和平板电感的实现方案中,无论是在同一层金属层上实现绕组,还是在不同层金属层上实现绕组,磁芯都只能覆盖一部分的PCB走线,导致绕组产生的一部分磁通不通过磁芯,而是通过磁芯外面的空间,同时一部分绕组产生的部分磁通虽然通过磁芯,但不通过另一部分绕组。例如:如图4所示,在平板变压器采用同一层金属层实现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的技术方案中,磁通Be1、Be2、Be3和Be4不通过磁芯,而是通过磁芯外面的空间,磁通Be5和Be6虽然通过部分磁芯,但没有通过另外一部分绕组,这样一来,这些漏磁磁通就会型成很大的漏感。当将这种结构的平面变压器或者平面电感应用在开关电源中时,漏感的存在会引起很大的电压震荡,进而导致功率器件的过压损耗,同时由于漏感经过开放的空间,也会带来电磁干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板磁性装置。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板磁性装置,包括相匹配的上磁芯和下磁芯、PCB板,所述上磁芯或者下磁芯上设有至少2个磁柱,所述PCB板设于上磁芯和下磁芯之间且具有多层结构,每层结构均设有用于磁柱穿过的通孔和/或缺口,在多层结构中至少包括2层金属层,其中1层金属层作为导电介质层,其余层金属层作为绕组布设层,所述导电介质层的覆盖面积大于等于所有绕组布设层上的绕组产生的磁通的覆盖面积,所述导电介质层上位于相邻磁柱之间的区域内布设有至少一根隔离线且隔离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磁柱穿过的通孔或者缺口的边缘,所述隔离线中不具有导电介质。作为优选,所述平板磁性装置为平板变压器,所述上磁芯朝向下磁芯的一面两侧分别设有1个磁柱,所述PCB板包括2层金属层,其中一层金属层作为绕组布设层,另一层金属层作为导电介质层,每层金属层上均设有用于上磁芯的2个磁柱穿过的2个通孔,所述绕组布设层上的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分别围绕2个通孔布设,所述导电介质层的覆盖面积大于等于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产生的磁通的覆盖面积之和,所述导电介质层上2个通孔之间的区域内布设有至少一根隔离线且隔离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2个通孔的边缘,所述隔离线中不具有导电介质。作为优选,所述平板磁性装置为平板变压器,所述上磁芯为E型磁芯,所述下磁芯为I型磁芯,所述PCB板包括N层金属层,N取正整数且≥3,任意一层金属层作为导电介质层,其余层金属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原边绕组布设层,另一部分作为副边绕组布设层,每层金属层上均设有与E型磁芯的3个磁柱相匹配的3个通孔,所述原边绕组布设层上的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布设层上的副边绕组均围绕位于中间的通孔布设,所述导电介质层的覆盖面积大于等于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产生的磁通的覆盖面积之和,所述导电介质层上的相邻的2个通孔之间的区域内布设有至少一根隔离线且隔离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2个通孔的边缘,所述隔离线中不具有导电介质。作为优选,所述平板磁性装置为平板电感,所述上磁芯为E型磁芯,所述下磁芯为I型磁芯,所述PCB板包括N层金属层,N取正整数且≥2,任意一层金属层作为导电介质层,其余层金属层作为绕组布设层,每层金属层上均设有用于E型磁芯的3个磁柱穿过的3个通孔,所述绕组布设层上的绕组围绕位于中间的通孔布设,所述导电介质层的覆盖面积大于等于绕组产生的磁通的覆盖面积,所述导电介质层上相邻的2个通孔之间的区域内布设有至少一根隔离线且隔离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2个通孔的边缘,所述隔离线中不具有导电介质。一种平板磁性装置,包括相匹配的上磁芯和下磁芯,所述上磁芯或者下磁芯上设有至少2个磁柱,所述上磁芯和下磁芯之间设有多层PCB板,每层PCB板上均设有用于磁柱穿过的通孔和/或缺口,至少1层PCB板的金属层作为绕组布设层,与任意一层绕组布设层相邻的PCB板的金属层作为导电介质层,所述导电介质层的覆盖面积大于等于所有绕组布设层上的绕组产生的磁通的覆盖面积,所述导电介质层上位于相邻磁柱之间的区域内布设有至少一根隔离线且隔离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磁柱穿过的通孔或者缺口的边缘,所述隔离线中不具有导电介质。作为优选,所述平板磁性装置为平板变压器,所述上磁芯朝向下磁芯的一面两侧分别设有1个磁柱,所述上磁芯和下磁芯之间设有2层PCB板,其中一层PCB板的金属层作为绕组布设层,另一层PCB板的金属层作为导电介质层,每层PCB板上均设有用于上磁芯的2个磁柱穿过的2个通孔,所述绕组布设层上的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分别围绕2个通孔布设,所述导电介质层的覆盖面积大于等于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产生的磁通的覆盖面积之和,所述导电介质层上2个通孔之间的区域内布设有至少一根隔离线且隔离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2个通孔的边缘,所述隔离线中不具有导电介质。作为优选,所述平板磁性装置为平板变压器,所述上磁芯为E型上磁芯,所述下磁芯为I型磁芯,所述上磁芯和下磁芯之间设有N层PCB板,N取正整数且≥3,任意一层PCB板的金属层作为导电介质层,其余层PCB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PCB板的金属层作为原边绕组布设层,另一部分PCB板的金属层作为副边绕组布设层,每层PCB板的两个侧边边缘均分别设有用于E型上磁芯的两侧磁柱穿过的缺口,中心均设有用于E型上磁芯的中心磁柱穿过的通孔,所述原边绕组布设层上的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布设层上的副边绕组均围绕通孔布设,所述导电介质层的覆盖面积大于等于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产生的磁通的覆盖面积之和,所述导电介质层上每个缺口与通孔之间的区域内均布设有至少一根隔离线且隔离线的两端分别与缺口和通孔的边缘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板磁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匹配的上磁芯和下磁芯、PCB板,所述上磁芯或者下磁芯上设有至少2个磁柱,所述PCB板设于上磁芯和下磁芯之间且具有多层结构,每层结构均设有用于磁柱穿过的通孔和/或缺口,在多层结构中至少包括2层金属层,其中1层金属层作为导电介质层,其余层金属层作为绕组布设层,所述导电介质层的覆盖面积大于等于所有绕组布设层上的绕组产生的磁通的覆盖面积,所述导电介质层上位于相邻磁柱之间的区域内布设有至少一根隔离线且隔离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磁柱穿过的通孔或者缺口的边缘,所述隔离线中不具有导电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磁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匹配的上磁芯和下磁芯、PCB板,所述上磁芯或者下磁芯上设有至少2个磁柱,所述PCB板设于上磁芯和下磁芯之间且具有多层结构,每层结构均设有用于磁柱穿过的通孔和/或缺口,在多层结构中至少包括2层金属层,其中1层金属层作为导电介质层,其余层金属层作为绕组布设层,所述导电介质层的覆盖面积大于等于所有绕组布设层上的绕组产生的磁通的覆盖面积,所述导电介质层上位于相邻磁柱之间的区域内布设有至少一根隔离线且隔离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磁柱穿过的通孔或者缺口的边缘,所述隔离线中不具有导电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磁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磁性装置为平板变压器,所述上磁芯朝向下磁芯的一面两侧分别设有1个磁柱,所述PCB板包括2层金属层,其中一层金属层作为绕组布设层,另一层金属层作为导电介质层,每层金属层上均设有用于上磁芯的2个磁柱穿过的2个通孔,所述绕组布设层上的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分别围绕2个通孔布设,所述导电介质层的覆盖面积大于等于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产生的磁通的覆盖面积之和,所述导电介质层上2个通孔之间的区域内布设有至少一根隔离线且隔离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2个通孔的边缘,所述隔离线中不具有导电介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磁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磁性装置为平板变压器,所述上磁芯为E型磁芯,所述下磁芯为I型磁芯,所述PCB板包括N层金属层,N取正整数且≥3,任意一层金属层作为导电介质层,其余层金属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原边绕组布设层,另一部分作为副边绕组布设层,每层金属层上均设有与E型磁芯的3个磁柱相匹配的3个通孔,所述原边绕组布设层上的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布设层上的副边绕组均围绕位于中间的通孔布设,所述导电介质层的覆盖面积大于等于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产生的磁通的覆盖面积之和,所述导电介质层上的相邻的2个通孔之间的区域内布设有至少一根隔离线且隔离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2个通孔的边缘,所述隔离线中不具有导电介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磁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磁性装置为平板电感,所述上磁芯为E型磁芯,所述下磁芯为I型磁芯,所述PCB板包括N层金属层,N取正整数且≥2,任意一层金属层作为导电介质层,其余层金属层作为绕组布设层,每层金属层上均设有用于E型磁芯的3个磁柱穿过的3个通孔,所述绕组布设层上的绕组围绕位于中间的通孔布设,所述导电介质层的覆盖面积大于等于绕组产生的磁通的覆盖面积,所述导电介质层上相邻的2个通孔之间的区域内布设有至少一根隔离线且隔离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2个通孔的边缘,所述隔离线中不具有导电介质。5.一种平板磁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匹配的上磁芯和下磁芯,所述上磁芯或者下磁芯上设有至少2个磁柱,所述上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川陈劲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瓴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