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峻峭壁位置桥隧相连整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770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陡峻峭壁位置桥隧相连整体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陡峻峭壁位置桥隧相连整体结构,在进行桥台进洞施工时,在隧道洞口处向下开挖一定距离形成隧道延长段,隧道延长段的深度按需设置,隧道延长段的底部安装桥台,在桥台上进行桥梁的施工,桥台上施工完成后形成桥梁连接段,该桥梁连接段与位于隧道延长段外的桥梁主体段相连接,桥梁主体段的宽度大于桥梁连接段的宽度,桥梁连接段的宽度不大于隧道延长段的宽度,即在桥台进洞时,不需要增加隧道的宽度,采用减小桥梁连接段的宽度来适应隧道的宽度,减少了隧道的爆破削坡量,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更加环保,且经济适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陡峻峭壁位置桥隧相连整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陡峻峭壁位置桥隧相连整体结构。
技术介绍
在山区修建桥梁时,桥梁大多位于狭窄“Ⅴ”型深谷中,且为桥隧相接,桥台位于陡峻峭壁位置,且深入岩质山体内,现场地形条件十分复杂,桥台位置具有“山陡、沟深、谷窄、临路、近水”等特点,桥台施工条件极差。采用传统的桥隧施工方式,山体的爆破削坡方量极大。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在陡峻峭壁进行桥隧整体结构施工时至少存在如下缺点:需要对山体进行大量的爆破工作,增加了施工的危险性,且爆破量大,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和施工周期,延缓施工进度;此外,爆破量越大对山体本身影响就更大,环保性差,爆破后的土石运输不便,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陡峻峭壁位置桥隧相连整体结构,以改善传统的陡峻峭壁位置处桥隧相连整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对山体的爆破量大、施工安全性差、施工环保性差、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峻峭壁位置桥隧相连整体结构,包括:隧道延长段,所述隧道延长段位于隧道洞口处且与隧道洞口连通,所述隧道延长段的底部低于所述隧道洞口的底部,桥台,所述桥台位于所述隧道延长段的底部,桥梁主体段,桥梁连接段,所述桥梁主体段与所述桥梁连接段连接,所述桥梁连接段位于所述桥台上方通过所述桥台支撑,所述桥梁连接段的梁板宽度小于所述桥梁主体段的梁板宽度,所述桥梁连接段的宽度不大于所述隧道延长段的宽度。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桥梁连接段包括T构梁,所述T构梁现浇筑在所述桥台上方。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桥梁连接段与所述桥台之间设置有支座。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座为条状,所述支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座平行设置,每个所述支座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桥梁连接段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所述支座沿所述桥梁连接段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隧道延长段包括有底板以及连接所述底板的隧道二衬结构,所述桥台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隧道延长段还包括挡块,所述挡块安装在所述桥台上,所述挡块位于所述桥梁连接段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挡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挡块位于桥梁连接段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桥梁护栏,所述桥梁护栏包括第一护栏段、护栏渐变段以及第二护栏段,所述第一护栏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护栏段的宽度,所述第一护栏段与所述第二护栏段通过所述护栏渐变段连接,所述第二护栏段安装于所述桥梁连接段上,所述第一护栏段以及所述护栏渐变段安装于所述桥梁主体段上。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护栏渐变段包括第一边护栏以及第二边护栏,所述第一边护栏与第一护栏段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边护栏与第二护栏段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边护栏与所述第二边护栏之间的距离沿桥梁的长度方向由第一护栏段向第二护栏段逐渐减小。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陡峻峭壁位置桥隧相连整体结构,包括:隧道延长段,所述隧道延长段位于隧道洞口处且与隧道洞口连通,所述隧道延长段的底部低于所述隧道洞口的底部,所述隧道延长段设置有线缆槽,桥台,所述桥台位于所述隧道延长段的底部,所述线缆槽位于所述桥台上,桥梁主体段,桥梁连接段,所述桥梁主体段与所述桥梁连接段连接,所述桥梁连接段位于所述桥台上方通过所述桥台支撑,所述桥梁连接段的梁板宽度小于所述桥梁主体段的梁板宽度,所述桥梁连接段的宽度不大于所述隧道延长段的宽度。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陡峻峭壁位置桥隧相连整体结构,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使用方便,同时,该桥隧相连整体结构在施工时对山体的开挖小,爆破削坡量小,对山体的影响小,施工过程更加安全,爆破量小,产生的灰尘少,更加环保,且不需要进行大量土石的转运,减少了施工量,节省了施工成本,经济适用。具体如下:本实施例提供的陡峻峭壁位置桥隧相连整体结构,在进行桥台进洞施工时,在隧道洞口处向下开挖一定距离形成隧道延长段,隧道延长段的深度按需设置,隧道延长段的底部安装桥台,在桥台上进行桥梁的施工,桥台上施工完成后形成桥梁连接段,该桥梁连接段与位于隧道延长段外的桥梁主体段相连接,桥梁主体段的宽度大于桥梁连接段的宽度,桥梁连接段的宽度不大于隧道延长段的宽度,即在桥台进洞时,不需要增加隧道的宽度,采用减小桥梁连接段的宽度来适应隧道的宽度,减少了隧道的爆破削坡量,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更加环保,且经济适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陡峻峭壁位置桥隧相连整体结构的正向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陡峻峭壁位置桥隧相连整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标:隧道延长段100;底板110;隧道二衬120;线缆槽130;排水沟槽140;桥台200;桥梁主体段300;桥梁连接段400;T构梁410;支座500;挡块600;桥梁护栏700;第一护栏段710;第二护栏段720;护栏渐变段730;第一边护栏731;第二边护栏732。具体实施方式传统的在陡峻峭壁进行桥隧整体结构施工时,需要对山体进行大量的爆破工作,增加了施工的危险性,且爆破量大,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和施工周期,延缓施工进度;此外,爆破量越大对山体本身影响就更大,环保性差,爆破后的土石运输不便,增加了施工成本。鉴于此,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陡峻峭壁位置桥隧相连整体结构,该桥隧相连整体结构在施工时对山体的开挖小,爆破削坡量小,对山体的影响小,施工过程更加安全,爆破量小,产生的灰尘少,更加环保,且不需要进行大量土石的转运,减少了施工量,节省了施工成本,经济适用。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陡峻峭壁位置桥隧相连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延长段,所述隧道延长段位于隧道洞口处且与隧道洞口连通,所述隧道延长段的底部低于所述隧道洞口的底部,桥台,所述桥台位于所述隧道延长段的底部,桥梁主体段,桥梁连接段,所述桥梁主体段与所述桥梁连接段连接,所述桥梁连接段位于所述桥台上方通过所述桥台支撑,所述桥梁连接段的梁板宽度小于所述桥梁主体段的梁板宽度,所述桥梁连接段的宽度不大于所述隧道延长段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陡峻峭壁位置桥隧相连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延长段,所述隧道延长段位于隧道洞口处且与隧道洞口连通,所述隧道延长段的底部低于所述隧道洞口的底部,桥台,所述桥台位于所述隧道延长段的底部,桥梁主体段,桥梁连接段,所述桥梁主体段与所述桥梁连接段连接,所述桥梁连接段位于所述桥台上方通过所述桥台支撑,所述桥梁连接段的梁板宽度小于所述桥梁主体段的梁板宽度,所述桥梁连接段的宽度不大于所述隧道延长段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陡峻峭壁位置桥隧相连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连接段包括T构梁,所述T构梁现浇筑在所述桥台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陡峻峭壁位置桥隧相连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连接段与所述桥台之间设置有支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陡峻峭壁位置桥隧相连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为条状,所述支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座平行设置,每个所述支座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桥梁连接段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所述支座沿所述桥梁连接段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陡峻峭壁位置桥隧相连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延长段包括有底板以及连接所述底板的隧道二衬结构,所述桥台安装在所述底板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陡峻峭壁位置桥隧相连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延长段还包括挡块,所述挡块安装在所述桥台上,所述挡块位于所述桥梁连接段的宽度方向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有利谭利华张毅张洪昌秦立鹏刘志强周嘉宾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