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2607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9:4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包括:九开关电力变换器、交流电源、第一直流电源、第二直流电源、第三直流电源、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通过对交流‑直流整流器和直流‑交流逆变器进行整合优化,形成所述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不仅能够保证电源功能,还减少了开关数量,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九开关电力变换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输出控制所述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所述供电系统,保障了高压铁塔上通讯基站的电源稳定性,并通过所述交流电源、所述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第二直流电源和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独立供电,无需外引电源,安装便捷,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
本申请涉及电力供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共享电力铁塔也越来越普遍,我们需要对共享电力铁塔的通讯基站供电。现有的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供电模式为:市电引入后入地进入到通信机房,然后接入开关电源并配置开关电源监控,经逆变器转化为-48V的直流电后向塔上的通信设备供电。现有的供电系统中,交流-直流整流器和直流-交流逆变器的总共有十二个开关。近年来国内常见在高压杆塔(含线路)上装设的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括:测量导线拉力的力学类传感器,采集杆塔附近的图像和视频的光学类传感器,测量工频或暂态电压、电流的电学类传感器和测量局部气象资料的特种装置以及负责数据交换的通信装置等。所使用的能源供应通常有太阳能板或风机、穿心式CT取能、感应线圈取能等三种方式,一般情况下,还增加了锂电池做备用电源。几种取电方式都存在供电功率不足及供电不稳定等情况。单一的取电方式均无法满足电力铁塔上基站及天线持续稳定供电的需求。太阳能发电系统,或风能发电系统等其他任何可再生能源系统,各自都有自己的电源转换器来处理所产生的直流或者交流能源以变换成负载所需的交流或者直流电源。各系统如果各自配备单独的转换器存在供电系统体积大,控制复杂,开关开合损耗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以解决现有供电系统体积大,控制复杂,开关开合损耗大等缺点。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包括:九开关电力变换器、交流电源、第一直流电源、第二直流电源、第三直流电源、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九开关电力变换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输出控制所述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所述九开关电力变换器包括第一开关支路、第二开关支路、第三开关支路、用于输出电压的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用于输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一交流输入端子、第二交流输入端子和第三交流输入端子、用于输入第一直流电源的第一直流输入端子、用于输入第二直流电源的第二直流输入端子、用于输入第三直流电源的第三直流输入端子;所述第一开关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一开关、第一二开关、第一三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一开关、第二二开关、第二三开关,所述第三开关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三一开关、第三二开关、第三三开关,所述第一开关支路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关支路的一端、所述第三开关支路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支路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开关支路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开关支路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子连接;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一开关同所述第一二开关连接的端子连接,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子的另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以及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一开关同所述第二二开关连接的端子连接,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子的另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以及所述第三交流输入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一开关同所述第三二开关连接的端子连接,所述第三交流输入端子的另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第一直流输入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开关同所述第一三开关连接的端子连接,所述第一直流输入端子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二直流输入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二开关同所述第二三开关连接的端子连接,所述第二直流输入端子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三直流输入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二开关同所述第三三开关连接的端子连接,所述第三直流输入端子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均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子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子接地。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在所述九开关电力变换器对所述交流电源进行转换时,用于输出所述第一一开关、所述第一二开关、所述第二一开关、所述第二二开关、所述第三一开关、所述第三二开关的控制信号。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在所述九开关电力变换器对所述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第二直流电源、所述第三直流电源中的任一个直流电源进行转换时,用于输出所述第一二开关、所述第一三开关、所述第二二开关、所述第二三开关、所述第三二开关、所述第三三开关的控制信号。优选的是,所述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还包括第一滤波电路,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和所述九开关电力变换器之间。优选的是,所述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还包括第二滤波电路,所述第二滤波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二直流电源和所述九开关电力变换器之间。优选的是,所述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还包括第三滤波电路,所述第三滤波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三直流电源和所述九开关电力变换器之间。优选的是,所述交流电源为风能电源。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直流电源为超级电容。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直流电源为储能电池。优选的是,所述第三直流电源为太阳能电源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包括:九开关电力变换器、交流电源、第一直流电源、第二直流电源、第三直流电源、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通过对常规的交流-直流整流器和直流-交流逆变器进行整合优化,形成了所述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所述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不仅能够保证电源功能,与现有的供电系统相比,减少了开关的数量,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九开关电力变换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输出控制所述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所述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保障了高压铁塔上通讯基站的电源稳定性,并通过所述交流电源、所述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第二直流电源和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独立供电,无需外引电源,安装便捷,降低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的九开关电力变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的所述第一开关支路的门导通通断信号图;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的第一控制模块的原理逻辑图;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的第二控制模块的原理逻辑图。图示说明:其中,1-九开关电力变换器;2-交流电源;3-第一直流电源;4-第二直流电源;5-第三直流电源;6-第一控制模块;7-第二控制模块;8-第一输出端子;9-第二输出端子;11-第一开关支路;12-第二开关支路;13-第三开关支路;14-第一交流输入端子;15-第二交流输入端子;16-第三交流输入端子;17-第一直流输入端子;18-第二直流输入端子;19-第三直流输入端子;20-第一滤波电路;21-第二滤波电路;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包括:九开关电力变换器(1)、交流电源(2)、第一直流电源(3)、第二直流电源(4)、第三直流电源(5)、第一控制模块(6)和第二控制模块(7),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6)、所述第二控制模块(7)与所述九开关电力变换器(1)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6)、所述第二控制模块(7)用于输出控制所述控制模块(6)和第二控制模块(7)的控制信号;所述九开关电力变换器(1)包括第一开关支路(11)、第二开关支路(12)、第三开关支路(13)、用于输出电压的第一输出端子(8)和第二输出端子(9)、用于输入所述交流电源(2)的第一交流输入端子(14)、第二交流输入端子(15)和第三交流输入端子(16)、用于输入第一直流电源(3)的第一直流输入端子(17)、用于输入第二直流电源(4)的第二直流输入端子(18)、用于输入第三直流电源(5)的第三直流输入端子(19);所述第一开关支路(11)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一开关(111)、第一二开关(112)、第一三开关(113),所述第二开关支路(12)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一开关(121)、第二二开关(122)、第二三开关(123),所述第三开关支路(13)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三一开关(131)、第三二开关(132)、第三三开关(133),所述第一开关支路(11)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关支路(12)的一端、所述第三开关支路(13)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子(8)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支路(1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开关支路(12)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开关支路(13)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子(9)连接;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子(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一开关(111)同所述第一二开关(112)连接的端子连接,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子(14)的另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源(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以及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子(1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一开关(121)同所述第二二开关(122)连接的端子连接,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子(15)的另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源(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以及所述第三交流输入端子(16)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一开关(131)同所述第三二开关(132)连接的端子连接,所述第三交流输入端子(16)的另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源(2)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第一直流输入端子(1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开关(112)同所述第一三开关(113)连接的端子连接,所述第一直流输入端子(1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3)的正极连接;第二直流输入端子(1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二开关(122)同所述第二三开关(123)连接的端子连接,所述第二直流输入端子(1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源(4)的正极连接;第三直流输入端子(19)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二开关(132)同所述第三三开关(133)连接的端子连接,所述第三直流输入端子(1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直流电源(5)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直流电源(3)的负极、所述第二直流电源(4)的负极、所述第三直流电源(5)的负极均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子(9)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子(9)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共享电力铁塔通讯基站的供电系统包括:九开关电力变换器(1)、交流电源(2)、第一直流电源(3)、第二直流电源(4)、第三直流电源(5)、第一控制模块(6)和第二控制模块(7),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6)、所述第二控制模块(7)与所述九开关电力变换器(1)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6)、所述第二控制模块(7)用于输出控制所述控制模块(6)和第二控制模块(7)的控制信号;所述九开关电力变换器(1)包括第一开关支路(11)、第二开关支路(12)、第三开关支路(13)、用于输出电压的第一输出端子(8)和第二输出端子(9)、用于输入所述交流电源(2)的第一交流输入端子(14)、第二交流输入端子(15)和第三交流输入端子(16)、用于输入第一直流电源(3)的第一直流输入端子(17)、用于输入第二直流电源(4)的第二直流输入端子(18)、用于输入第三直流电源(5)的第三直流输入端子(19);所述第一开关支路(11)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一开关(111)、第一二开关(112)、第一三开关(113),所述第二开关支路(12)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一开关(121)、第二二开关(122)、第二三开关(123),所述第三开关支路(13)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三一开关(131)、第三二开关(132)、第三三开关(133),所述第一开关支路(11)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关支路(12)的一端、所述第三开关支路(13)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子(8)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支路(1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开关支路(12)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开关支路(13)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子(9)连接;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子(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一开关(111)同所述第一二开关(112)连接的端子连接,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子(14)的另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源(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以及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子(1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一开关(121)同所述第二二开关(122)连接的端子连接,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子(15)的另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源(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以及所述第三交流输入端子(16)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一开关(131)同所述第三二开关(132)连接的端子连接,所述第三交流输入端子(16)的另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源(2)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第一直流输入端子(1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开关(112)同所述第一三开关(113)连接的端子连接,所述第一直流输入端子(1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3)的正极连接;第二直流输入端子(1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二开关(122)同所述第二三开关(123)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顺黄星赵春宏于虹王科谭向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