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读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380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9:10
一种标签读取器(10),包括:相位计算部(S10和S110),其顺序地计算接收波的相位(φr);相位差计算部(S30),其计算作为在两个时间点计算的相位的差值的相位差(δφ);和标签角度计算部(S40),其计算连接天线(11)和无线标签的直线与无线标签正在其上移动的线路(2)之间的标签角度(θ)。相位差计算部计算两个相位差的值。标签角度计算部计算第一标签角度和第二标签角度。标签读取器包括标签距离计算部(S50),其计算作为从线路到天线的最小距离的天线‑标签最小距离(Lm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标签读取器
本公开涉及一种标签读取器,尤其涉及一种读取固定到正在线路上移动的物体上的无线标签的技术,该无线标签包括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标签。本公开还涉及一种标签读取器,尤其涉及一种配置为判定无线标签是否正沿着通道移动的标签读取器。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JP2012-98863A专利文献2:JP2006-72672A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区分板(palette)是已经通过输送机还是在输送机附近的技术。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该技术包括:在输送机附近放置读写器,以及将固定标签配置成面向该读写器,输送机介于读写器和固定标签之间。正在输送机上移动的板也具有固定到其上的标签(下文,移动标签)。该移动标签在其固定到正在输送机上移动的板上时,偶尔位于固定标签和读写器之间,固定标签和读写器关于介于其间的输送机彼此相对。位于固定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移动标签抑制了固定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通信。在这种状态下,该移动标签比固定标签更靠近读写器,并因此实现了与读写器的良好通信。然后,板在输送机上移动,固定到该板上的移动标签不再位于固定标签和读取器之间,因此,固定标签和读写器实现了良好的通信。同时,移动标签和读写器变得不可通信。当观察到这种变化时,确定移动标签正固定在正在输送机上移动的物体上。与之不同,具有固定到其上的移动标签且经过输送机附近的物体不会抑制固定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通信。因此可以区分具有固定到其上的移动标签的板是正通过输送机还是在输送机附近。专利文献2公开了在每个门处放置固定标签。多个固定标签中的每个放置为使得与其他门不可通信。多个门中的每个设置有读取器,该读取器配置为与相应的移动标签通信。当相应的读取器与移动标签可通信而与固定标签不可通信时,确定移动标签正通过该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需要固定标签。例如,该固定标签需要空间来放置。鉴于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已经发现存在对于这种技术的需求,即不使用任何固定标签来识别正在设定线路(诸如输送机)上移动的物体的技术。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技术需要固定标签,例如,每个固定标签需要空间来放置。鉴于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已经发现存在对于这种技术的需求,即不使用任何固定标签来识别正沿设定通道移动的无线标签的技术。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任何固定标签而识别正在设定线路上移动的物体的标签读取器。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任何固定标签而识别正沿设定通道移动的无线标签的标签读取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与无线标签通信的标签读取器包括:相位计算部,所述相位计算部顺序地计算接收波的相位,所述接收波作为所述无线标签响应于发射到所述无线标签的电波而发射的、且由所述标签读取器接收的电波;相位差计算部,所述相位差计算部计算,作为所述相位计算部在所述两个时间点计算的相位的差值的相位差;和标签角度计算部,所述标签角度计算部根据所述相位差和作为所述无线标签在两个时间点之间的行进距离的标签行进距离,计算标签角度,所述标签角度作为连接包括在所述标签读取器中的天线和所述无线标签的直线、与所述无线标签正在其上移动的线路之间的角度。所述相位差计算部计算两个相位差的值,用于计算所述相位差的两个时间点中的至少一个时间点设置为不同的时间点。所述标签角度计算部根据所述两个相位差的值,计算第一标签角度和第二标签角度,所述第一标签角度和所述第二标签角度中的每个均作为所述标签角度。所述标签读取器还包括标签距离计算部,所述标签距离计算部根据所述标签角度具有所述第一标签角度时的位置与所述标签角度具有所述第二标签角度时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标签角度和所述第二标签角度,计算作为所述无线标签正沿其移动的线路到所述天线的最小距离的天线-标签最小距离。根据本公开的配置,可在不需要任何固定标签的情况下,识别正在设定的线路上移动的物体。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标签读取器包括:发射天线,所述发射天线向通道的通过判定区域发射具有预设频率的搜索波,所述通道为待确定至少一个无线标签是否正在其上移动的通道;第一接收天线和第二接收天线,所述第一接收天线和所述第二接收天线设置为,沿所述通道的纵向方向彼此相距所述搜索波的波长的四分之一或更少,以便接收位于所述通过判定区域内的无线标签响应于所述搜索波而发射的响应波;发射控制部,所述发射控制部使所述发射天线在第一时间点发射所述搜索波,接着使所述发射天线在所述无线标签的行进距离达到或超过所述搜索波的波长的四分之一之前,在第二时间点发射所述搜索波;相位获取部,所述相位获取部获取所述响应波的相位,该响应波是由所述无线标签响应于所述发射天线在所述第一时间点发射的搜索波而发射的、且由所述第一接收天线和所述第二接收天线接收;及获取所述响应波的相位,该响应波是由所述无线标签响应于所述发射天线在第二时间点发射的搜索波而发射的、且由所述第一接收天线和所述第二接收天线接收;相位校正部,所述相位校正部校正四个相位中的三个,所述四个相位中的剩余一个作为参考相位,使得所述相位获取部获取的四个相位之间的相位差在单个相位周期内;距离公式确定部,所述距离公式确定部在包括具有未知值的相同相位周期数的四个距离公式中,根据通过所述相位校正部校正所述相位而获得的校正后的相位和所述参考相位,表示在第一时间点的所述无线标签与所述第一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在第一时间点的所述无线标签与所述第二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在第二时间点的所述无线标签与所述第一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在第二时间点的所述无线标签与所述第二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高度计算部,所述高度计算部通过将所述距离公式确定部确定的四个距离公式代入第一三角形关系表达式和第二三角形关系表达式,计算第一三角形和第二三角形中每个的高度,所述第一三角形关系表达式表示第一三角形的三条边与高度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一三角形由所述第一接收天线的位置、所述第二接收天线的位置和所述无线标签在所述第一时间点的位置限定,且所述第一三角形具有位于所述第一接收天线与所述第二接收天线之间的基部、以及从所述基部到所述无线标签的位置的高度,所述第二三角形关系表达式表示所述第二三角形的三条边与高度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二三角形由所述第一接收天线的位置、所述第二接收天线的位置和所述无线标签在第二时间点的位置限定,且所述第二三角形具有位于所述第一接收天线与所述第二接收天线之间的基部、以及从所述基部到所述无线标签的位置的高度;和通道判定部,所述通道判定部在假设所述高度计算部计算的高度是所述标签读取器到所述无线标签正沿其移动的路径的最小距离时,判定所述无线标签是否正沿着所述通道移动。根据本公开的配置,可在不需要任何固定标签的情况下,识别正沿设定的通道移动的无线标签。附图说明通过下面参照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及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易懂。在附图中:图1为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无线标签系统的配置的示意性视图的示意图;图2为无线标签系统的俯视图;图3为示出了标签读取器的配置的框图;图4为概念性示出了在时间点t1和t2的通信路径的视图;图5为标签行进距离短时的近似的几何形状的视图;图6为示出了计算天线-标签间最小距离的方法的示意性视图的示意图;图7为示出了由操作部执行的处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标签读取器(10),所述标签读取器与无线标签(20)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读取器包括:相位计算部(S10和S110),所述相位计算部顺序地计算接收波的相位(φr),所述接收波作为所述无线标签响应于发射到所述无线标签的电波而发射的、且由所述标签读取器接收的电波;相位差计算部(S30),所述相位差计算部计算,作为所述相位计算部在所述两个时间点计算的相位的差值的相位差(δφ);和标签角度计算部(S40),所述标签角度计算部根据所述相位差和作为所述无线标签在两个时间点之间的行进距离的标签行进距离,计算标签角度(θ),所述标签角度作为连接包括在所述标签读取器中的天线(11)和所述无线标签的直线、与所述无线标签正在其上移动的线路(2)之间的角度;其中:所述相位差计算部计算两个相位差的值,用于计算所述相位差的两个时间点中的至少一个时间点设置为不同的时间点;所述标签角度计算部根据所述两个相位差的值,计算第一标签角度和第二标签角度,所述第一标签角度和所述第二标签角度中的每个均作为所述标签角度;和所述标签读取器还包括:标签距离计算部(S50),所述标签距离计算部根据所述标签角度具有所述第一标签角度时的位置与所述标签角度具有所述第二标签角度时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标签角度和所述第二标签角度,计算作为所述无线标签正沿其移动的线路到所述天线的最小距离的天线‑标签最小距离(Lmin)。...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07 JP 2017-043150;2017.03.29 JP 2017-065441.一种标签读取器(10),所述标签读取器与无线标签(20)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读取器包括:相位计算部(S10和S110),所述相位计算部顺序地计算接收波的相位(φr),所述接收波作为所述无线标签响应于发射到所述无线标签的电波而发射的、且由所述标签读取器接收的电波;相位差计算部(S30),所述相位差计算部计算,作为所述相位计算部在所述两个时间点计算的相位的差值的相位差(δφ);和标签角度计算部(S40),所述标签角度计算部根据所述相位差和作为所述无线标签在两个时间点之间的行进距离的标签行进距离,计算标签角度(θ),所述标签角度作为连接包括在所述标签读取器中的天线(11)和所述无线标签的直线、与所述无线标签正在其上移动的线路(2)之间的角度;其中:所述相位差计算部计算两个相位差的值,用于计算所述相位差的两个时间点中的至少一个时间点设置为不同的时间点;所述标签角度计算部根据所述两个相位差的值,计算第一标签角度和第二标签角度,所述第一标签角度和所述第二标签角度中的每个均作为所述标签角度;和所述标签读取器还包括:标签距离计算部(S50),所述标签距离计算部根据所述标签角度具有所述第一标签角度时的位置与所述标签角度具有所述第二标签角度时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标签角度和所述第二标签角度,计算作为所述无线标签正沿其移动的线路到所述天线的最小距离的天线-标签最小距离(L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读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读取器还包括:存储部(19),所述存储部预先存储有所述线路的移动速度,其中:所述标签角度计算部根据所述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和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线路的移动速度,计算所述标签行进距离;和所述标签距离计算部根据所述标签角度具有所述第一标签角度时的时间点和所述标签角度具有所述第二标签角度时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线路的移动速度,计算所述标签角度具有所述第一标签角度时的位置与所述标签角度具有所述第二标签角度时的位置之间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读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读取器还包括:存储部(19),所述存储部存储有作为所述天线到所述线路的最小距离的天线-线路距离(Lset);第二相位差计算部(S140),所述第二相位差计算部根据所述相位计算部顺序计算的相位,计算相位差,所述相位差是在相位梯度代码的切换点设置为时间点时计算的;第二标签距离计算部(S150),所述第二标签距离计算部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天线-线路距离和所述第二相位差计算部计算的相位差,计算天线-标签距离,所述天线-标签距离作为从所述天线到在代码切换相邻时间点的所述无线标签的距离,所述代码切换相邻时间点作为用于与所述相位梯度代码的切换点一起计算所述相位差的另一时间点;第二标签角度计算部(S160),所述第二标签角度计算部根据所述第二标签距离计算部计算的天线-标签距离和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天线-线路距离,计算在代码切换相邻时间点的标签角度;行进距离计算部(S170),所述行进距离计算部根据所述第二标签角度计算部计算的标签角度、所述第二标签距离计算部计算的天线-标签间距离和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天线-线路距离,计算从所述无线标签在所述代码切换相邻时间点的位置到所述无线标签在所述相位梯度代码的切换点的位置的行进距离;和速度计算部(S180),所述速度计算部根据所述行进距离计算部计算的行进距离、和所述代码切换相邻时间点与所述相位梯度代码的切换点之间的时间差,计算所述无线标签的行进速度(Vtag),其中:所述标签角度计算部根据所述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和所述速度计算部计算的所述无线标签的行进速度,计算所述无线标签在所述两个时间点期间的行进距离;所述标签距离计算部根据所述标签角度具有所述第一标签角度时的时间点与所述标签角度具有所述第二标签角度时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和所述速度计算部计算的所述无线标签的行进速度,计算所述标签角度具有所述第一标签角度时的位置与所述标签角度具有所述第二标签角度时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标签读取器还包括:线路判定部(S60至S80),所述线路判定部根据所述标签距离计算部计算的天线-标签最小距离与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天线-线路距离之间的比较结果,判定所述无线标签是否正在预设的线路上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读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读取器还包括:存储部(19),所述存储部存储有作为所述天线到所述线路的最小距离的天线-线路距离(Lset);和线路判定部(S60至S80),所述线路判定部根据所述标签距离计算部计算的天线-标签最小距离与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天线-线路距离之间的比较结果,判定所述无线标签是否正在预设的线路上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标签读取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榎本康平小川昌幸
申请(专利权)人:电装波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