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喷头及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185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喷头及其设备,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该3D打印喷头包括:具有下端开口且中空的外壳模块,外壳模块内设置有用于提供打印材料的料筒模块;外壳模块的下开口处紧密连接有具有不同成型功能的成型工艺模块,成型工艺模块上设有用于穿设料筒模块的出料端的通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3D打印设备中安装的多种不同功能的喷头,其结构设计存在巨大的差异,导致整机洁净效果差以及难以很好地满足终端用户需求的技术问题,该3D打印喷头具有整机洁净性以及可维护性高,能够很好地满足终端用户使用需求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喷头及其设备
本技术涉及3D打印
,尤其是涉及一种3D打印喷头及其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生物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生物材料与活细胞打印已经从单一材料或细胞受控打印成型发展为有多种生物材料或活细胞,经过不同成型工艺复合受控打印成型的多种材料或细胞的3D打印技术。为了实现多种材料或细胞的3D打印,现有的生物3D打印设备一般都具备挂载多个负责不同材料或细胞成型的喷头,并可以独立切换控制每个喷头的设计;通过控制装有不同材料或细胞的喷头,使用不同的成型工艺交替工作,即可实现多种生物材料或活细胞的复合打印。现有的多种材料或细胞的生物3D打印设备,虽然通过安装多种不同喷头实现了多种材料或细胞的复合打印工艺,但是由于不同材料或细胞之间对成型工艺要求不同,造成了所使用的不同种类喷头之间设计存在巨大的差异,即:不同功能的喷头从体积、外型、电气连接以及使能方式均不相同,这不仅导致了电气连接线缆管道连接杂乱、结构死角多、难以清理等洁净性问题,同样也给终端用户带来了安装难度大、使用维护成本高、使用前准备时间长等一系列难题。由于生物3D打印技术对于整机洁净性与可维护性能要求苛刻,导致现有的生物3D打印喷头及多喷头生物3D打印设备难以很好地满足终端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喷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3D打印设备中安装的多种不同功能的喷头,其结构设计存在巨大的差异,导致整机洁净效果差以及难以很好地满足终端用户需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3D打印喷头,包括:具有下端开口且中空的外壳模块,所述外壳模块内设置有用于提供打印材料的料筒模块。所述外壳模块的下开口处紧密连接有具有不同成型功能的成型工艺模块,所述成型工艺模块上设有用于穿设所述料筒模块的出料端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外壳模块和所述成型工艺模块相贴合的位置处设有电连通接口。进一步地,所述外壳模块和所述料筒模块之间设有控温模块,所述控温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料筒模块内所装打印材料的温度。进一步地,所述控温模块包括感应元件和至少两个半导体温控元件,所述感应元件和所述半导体温控元件电连接。各所述半导体温控元件沿所述料筒模块的周向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料筒模块包括用于盛放打印材料的料筒单元和用于盖合所述料筒单元的料筒端盖。进一步地,所述外壳模块上设有第一气道,所述料筒端盖上设有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气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道紧密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料筒单元的内部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的连接处设有使两者能够紧密连通的密封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料筒端盖包括第一端部和凸出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料筒单元的内壁紧密贴合。沿垂直于打印材料在所述料筒单元内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部上还设有用于卡接料筒单元(210)的筒口凸缘的卡扣结构。本技术提供的3D打印喷头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3D打印喷头,包括外壳模块、料筒模块以及成型工艺模块,其中,外壳模块的下开口处紧密连接有具有不同成型功能的成型工艺模块;当使用不同的打印材料或者不同的成型工艺时,通过对该成型工艺模块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使其满足打印的要求,也无需改变成型工艺模块的位置、连接关系等,即:具有任何一种成型功能的成型工艺模块,均能和外壳模块的下开口处很好地匹配,因而,采用本技术的3D打印喷头,从整体上来说,各打印喷头的外部结构以及尺寸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具有不同成型功能的喷头之间设计差异巨大的问题来说,本技术的3D打印喷头采用多模块组合的方式,能够保证各个喷头具有统一的结构形式,这对于该类打印喷头的生产、组装和维护来说,均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以上可知,本实施例的3D打印喷头针对各种不同功能的生物3D打印喷头进行细化的功能性拆分,按照模块化设计的方式,把不同种类喷头之间相同或类似的功能部分进行统一设计,使其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块组合,从而满足不同种类的生物3D打印成型工艺要求。此外,由于单台3D打印设备中可能配备多个喷头,在该设备中,使用本技术的3D打印喷头,由于各个喷头具有统一的结构形式,因而各个喷头的安装空间、安装方式、布线方式等均可相同,从而使3D打印设备的整机洁净性、可维护性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也能很好地满足终端用户的使用需求。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3D打印设备中安装的多种不同功能的喷头,其结构设计存在巨大的差异,导致整机洁净效果差以及难以很好地满足终端用户需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3D打印设备,包含上述的3D打印喷头,其中,所述3D打印喷头设置为多个。本技术提供的3D打印设备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3D打印设备能够产生上述3D打印喷头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3D打印喷头的剖面图;图2为图1所示的外壳模块和控温模块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成型工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料筒模块的剖面图。图标:100-外壳模块;200-料筒模块;300-成型工艺模块;400-控温模块;500-密封结构;110-第一电气接口;120-第一气道;210-料筒单元;220-料筒端盖;310-通孔;320-第二电气接口;410-半导体温控元件;221-第二气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一是一种3D打印喷头,参照图1至图4所示,该3D打印喷头包括:具有下端开口且中空的外壳模块100,外壳模块100内设有用于提供打印材料的料筒模块200;外壳模块100的下开口处紧密连接有具有不同成型功能的成型工艺模块300,成型工艺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下端开口且中空的外壳模块(100),所述外壳模块(100)内设置有用于提供打印材料的料筒模块(200);所述外壳模块(100)的下开口处紧密连接有具有不同成型功能的成型工艺模块(300),所述成型工艺模块(300)上设有用于穿设所述料筒模块(200)的出料端的通孔(3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下端开口且中空的外壳模块(100),所述外壳模块(100)内设置有用于提供打印材料的料筒模块(200);所述外壳模块(100)的下开口处紧密连接有具有不同成型功能的成型工艺模块(300),所述成型工艺模块(300)上设有用于穿设所述料筒模块(200)的出料端的通孔(3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模块(100)和所述成型工艺模块(300)相贴合的位置处设有电连通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D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模块(100)和所述料筒模块(200)之间设有控温模块(400),所述控温模块(400)用于控制所述料筒模块(200)内所装打印材料的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模块(400)包括感应元件和至少两个半导体温控元件(410),所述感应元件和所述半导体温控元件(410)电连接;各所述半导体温控元件(410)沿所述料筒模块(200)的周向均匀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3D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模块(200)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雪聪徐铭恩王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捷诺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