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惠梅专利>正文

照明发光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188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照明伞,其主要由伞柄、金属空心杆、金属支架构成,在伞柄内设有电池盒、底部设有底盖、外表设有触发开关;在金属空心杆顶端设有发光元件、光漫射元件,电源线设置于金属空心杆内,连接电池盒、开关与发光元件;金属支架的伞骨可以为中空结构,其内设置导光纤维、在伞骨的外端设有光漫射元件在伞柄下端还可设有照明发光元件。本发光照明伞起到了人们夜间出行照明和安全警示的作用,且采用了光导纤维,电源线设于伞体内的结构,美观、简洁。(*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活必须品,特别涉及一种照明发光伞
技术介绍
发光作为警示方式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样用伞作为发光载体也出现了许多产品,现有的产品中多为线路结构,且较为繁琐、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发光伞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外观简洁的照明发光伞。一种发光照明伞,其主要由伞柄、金属空心杆、金属支架构成,在伞柄内设有电池盒、底部设有底盖、外表设有触发开关;在金属空心杆顶端设有发光元件、光漫射元件,电源线设置于金属空心杆内,连接电池盒、开关与发光元件;金属支架的伞骨可以为中空结构,其内设置导光纤维、在伞骨的外端设有光漫射元件在伞柄下端还可设有照明发光元件。本发光照明伞起到了人们夜间出行照明和安全警示的作用,且采用了光导纤维,电源线设于伞体内的结构,节省了电源线故美观、简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体图图2为本使用新型伞骨外端详图图3为本技术顶部详图图4为本技术伞柄详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照明发光伞由伞柄1、金属空心杆2、金属支架3构成,在伞柄1内设有电池盒9、底部设有底盖11、外表设有触发开关10;在金属空心杆2顶端设有发光元件6、光漫射元件5,电源线8设置于金属空心杆2内,连接电池盒9、开关10与发光元件6,在金属支架3的伞骨4为中空结构,其内设置导光纤维13、在伞骨4的外端设有光漫射元件7,在伞柄下端设有照明发光元件12。权利要求1.一种照明发光伞由伞柄(1)、金属空心杆(2)、金属支架(3)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伞柄(1)内设有电池盒(9)、底部设有底盖(11)、外表设有触发开关(10);在金属空心杆(2)顶端设有发光元件(6)、光漫射元件(5),电源线(8)设置于金属空心杆(2)内,连接电池盒(9)、开关(10)与发光元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发光伞,其特征在于金属支架(3)的伞骨(4)为中空结构,其内设置导光纤维(13)、在伞骨(4)的外端设有光漫射元件(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发光伞,其特征在于在伞柄下端设有照明发光元件(12)。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照明伞,其主要由伞柄、金属空心杆、金属支架构成,在伞柄内设有电池盒、底部设有底盖、外表设有触发开关;在金属空心杆顶端设有发光元件、光漫射元件,电源线设置于金属空心杆内,连接电池盒、开关与发光元件;金属支架的伞骨可以为中空结构,其内设置导光纤维、在伞骨的外端设有光漫射元件在伞柄下端还可设有照明发光元件。本发光照明伞起到了人们夜间出行照明和安全警示的作用,且采用了光导纤维,电源线设于伞体内的结构,美观、简洁。文档编号A45B3/04GK2724477SQ200420084509公开日2005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7日专利技术者陈惠梅 申请人:陈惠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发光伞由伞柄(1)、金属空心杆(2)、金属支架(3)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伞柄(1)内设有电池盒(9)、底部设有底盖(11)、外表设有触发开关(10);在金属空心杆(2)顶端设有发光元件(6)、光漫射元件(5),电源线(8)设置于金属空心杆(2)内,连接电池盒(9)、开关(10)与发光元件(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惠梅
申请(专利权)人:陈惠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