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承梁和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1743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与轨道相关之运行车辆尤其是磁悬浮列车之运行道路的支承梁(1),其由混凝土特别是混凝土预制件制成,在一沿支承梁(1)之纵向延伸的第一翼缘(2)上设置同样沿支承梁(1)之纵向延伸的腹板(4,4’)。在腹板(4,4’)之与第一翼缘(2)间距的端部上设置一第二翼缘(3,3’)。其中,在翼缘(2;3,3’)之一个的于支承梁(1)之模截面中相互间隔的端部上设置用于导引运行车辆的安装件。在腹板(4,4’)之每个与第一翼缘(2)间距的端部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二翼缘(3,3’);这些第二翼缘(3,3’)从腹板(4,4’)的端部起基本上朝向支承梁(1)之外侧去的延伸。在第一翼缘(2)和第二翼缘(3,3’)之间设置用于热平衡,尤其热交换的装置。模板是由单个模件(31,32,33,34)组成的,以便,通过更换单个模件可制造许多不同的支承梁(1)。(*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与轨道相关之运行车辆,尤其是磁悬浮列车之运行道路的支承梁,由混凝土,特别地为混凝土预制件制成,具有一个沿支承梁之纵方向延伸的第一翼缘;其上安置的同样沿支承梁纵向延伸的腹板和具有一个在腹板之与第一翼缘间距的端部上设置的第二翼缘;其中,在翼缘之一个的于支承梁的横截面中相互间隔的端部上设置用于导引运行车辆的安装件;以及涉及一个用于制造相应的支承梁的模板。作为例子,在WO 01/11142A1中公开了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支承梁并具有一个带腹板的上翼缘,其中,在上翼缘上借助托架设置了用于运行车辆的导引元件。托架是安装在上翼缘上或被浇注在其中的。在托架上固定了该运行车辆的定子结构和水平的及垂直的导引结构。该支承梁本身包括一个实心的混凝土本体或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一个在横截面中空心箱一形的构件。为了经济地建造这种磁悬浮列车的运行道路,支承梁部分地超过了30m的长度。这就对支承梁在其形状精度和形状稳定度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便完全地确保磁悬浮列车的功能。由此对于这种结构方式通常规定,支承梁应具有非常高的抗弯刚性和抗扭刚度。为了使支承梁在导引磁悬浮列车方面实现一个更加改善的性能,甚至规定应用多节支承梁(Mehrfeldtrger)。这种结构形状准确可靠的预张紧之多节支承梁既可制成一整件式的或者大多数出于运输原因被制成多段构件式的,然后被相互连接起来。虽然这些构件对于用作磁悬浮列车轨道的支承梁是最佳适宜的,但是,其制造却由于中空支承梁的脱模工作是很费时的,因而成本也是昂贵的,因为在空心本体脱模之后必需设置封闭板或者在封闭板中设置开孔,以便可以获得一个复杂的内部配线。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置一个支承梁以用于与轨道相关之运行车辆,尤其磁悬浮列车之运行道路,其能满足磁悬浮列车的高要求并且还可以快速和成本低廉地制造。这一目的是通过一个由独立权利要求之特征方案限定的支承梁实现的。按照专利技术要求,在腹板之每个从第一翼缘间距的端部上分别设置一个基本朝支承梁之外侧延伸的第二翼缘。依此,建造一个对于大多数应用场合具有足够抗扭刚度的支承梁,因为这个大多数用作下翼缘的第二翼缘被构造得其通过自身明显的横向延伸结构有助于支承梁的抗扭刚度。在本专利技术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腹板之间形成一个从第二翼缘的侧面这边儿敞口的中空腔。如果腹板在第二翼缘的区域中相互的间距大于在第一翼缘之区域中的所述间距,则在支承梁制造时支承梁至少可部分地从第二翼缘的该侧面拆离。依此,支承梁就能快速及成本有利地制造。因此也就避免了一个麻烦的使内部模板的拆离工作,这个拆离工作为的是可以将模板从支承梁的端面侧取出或者避免了由于在支承梁中央的脱模斜度而导致的强烈受限制的中空腔。在支承梁的抗弯刚度方面优选方式是,该第一翼缘是支承梁的一个上翼缘,第二翼缘是支承梁的下翼缘。但是在特别的应用场合下,它们可被颠倒设置。如果支承梁的横截面重心位于该中间的模截面高度之区域中,那么,就能在不增加或仅仅微小地增加支承梁之质量情况下实现横截面刚度的提高。这一点要求该首要的自然频率的提高并同时要求源于重量之弯曲作用的下降,这些对行驶动力学都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横向刚度和抗扭刚性被明显提高了。在本支承梁制造时,而且不必在制造中空腔之后为了能够在多节支承梁情况下建造一个连接而将一个另外的板件以混凝土附加浇注在支承梁的端面侧上。由于在现有技术中这个另外的混凝土浇注过程,使得整个支承梁的制做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支承梁之结构造型就明显地加长用时了,因为在本专利技术中这个封闭板(如果它是需要的话)能够规定即时地一起制成。由此对支承梁混凝土之固化过程直至最终能浇注成该封闭板的等待问题就不再必要了。该支承梁因此是如此制造的,即可以从支承梁的纵向侧实现脱模并且能相当程度地不用拆离模板。依此,支承梁具有未封闭的中空腔,但是,基于它的结构造型,尤其是朝着支承梁外侧延伸的下翼缘就可以提供一个足够高的抗扭刚度。故它适合用作磁悬浮列车轨道的支承梁并且尽管如此还具有至今已被证明可靠的大跨距。本专利技术支承梁在制造方面的另外的优点在于,支承梁的加强结构可以在支承梁外部预先制造。然后,这种很大程度上完成的加强结构可以例如以罩盖形式安装在该内模板上。此外,通过支承梁的结构形式和其模板就能够在浇注混凝土时应用一种较硬坚实度的混凝土。这时混凝土质量和成本都产生积极影响。另外,可以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或高强度轻质混凝土。作为有优点的方式,在支承梁的端部上,该腹板借助封闭板相互连接。封闭板一方面用于提高抗扭刚度,另一方面它们的设置能实现一个在相邻支承梁上的连接。这种相邻支承梁的连接可以如此形式,即建造一个尽可能固定的连接,依此,两个或多个支承梁就起多节支承梁的作用。特别优选的方式是,该封闭板被如此构造,它们接纳用于支承梁的支承。依此就能实现一个有利的从支承梁到其上安置该支承梁的支承上的力传导。一个另外的提高支承梁之抗扭刚度的方式是如此实现的,即在中空腔中设置至少一个使腹板相互连接的隔壁。通过这种隔壁就可避免,腹板和下翼缘相互间发生一个运动。因此通过这种腹板支承梁的抗扭刚度被进一步提高了。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多个隔壁,依此相应地使支承梁的抗扭刚度另外地提高。这些隔壁以优选方式以相互尽可能均匀的间距安置。一个具有三个隔壁的支承梁将获得特别抗扭刚度的支承梁。其中该隔壁可以分别地在支承梁横截面中完全地填满支承梁的中空腔。也可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规定,隔壁具有开口或者仅仅被构造为横杆,以便产生开口,通过其就能够延伸供给管线或夹紧装置。特别优选的是,该隔壁设置在支承梁之一横向预应力的区域内和/或在所述安装件尤其是用于导引运行车辆之托架的区域内。依此,支承梁就在那些例如借助托架使安装件固定在支承梁上的区域中被加强了。这样,在基本没增加支承梁总重的情况下获得一个闭合的力流。当隔壁仅仅使腹板的一部分相互连接时,对于支承梁的一个足够强度来说可能常常是满足了。而且由此支承梁之重量和材料都被节省。为了达到一个异常高的抗扭刚度,按优选方式可以规定,该第二翼缘尤其下翼缘在中空腔的区域中至少部分地通过一个在支承梁制造之后安置的底板被相互连接。该底板既可以将中空腔完全地封闭,因此又产生一个封闭的空心本体。但是也可以在许多应用情况中已经满足的是,该底板仅仅是分段地设置在支承梁上的。这样就已经能够提供一个足够的抗扭刚度,进而,底板的制做就被再一次简化了。作为优选,底板以混凝土浇注完成。其中可以规定,在腹板或下翼缘上,从支承梁的混凝土伸出连接钢筋结构,其上连接或混凝土浇注成该底板。因此在底板和支承梁间产生一个紧密连接。这种连接的结果又获得支承梁的一个抗扭结构形式,其特别在建造用于磁悬浮列车轨道的支承梁时胜任高要求。作为选择,底板可由金属或塑料,特别作为一框架结构制造。这样可在支承梁上实现一个简化的底板之安装和拆卸。如果底板被构造为至少部分承重的,则支承梁的抗扭刚度被进一步提高。如果在支承梁中设置预应力元件,则将实现一个对于预定的使用目的足够的支承梁抗弯刚度。特别优选的方式是,在翼缘的外部区域中设置一个固紧加强结构。通过这个固紧加强结构,特别当它还处在支承梁之安装或者在这之后而又没有被连接可以再调整时,就可以使支承梁在Y和Z方向上变形并因此能很精准地进行调整。对于这个再调整,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轨道关联之运输车辆,特别是磁悬浮列车之运行道路的支承梁,由混凝土特别是混凝土预制件制成,具有在支承梁(1)之纵向上延伸的翼缘(2);其上安置的同样在支承梁(1)之纵方向上延伸的腹板(4,4’)和具有在腹板(4,4’)之与第一翼缘(2)间距的端部上设置的第二翼缘(3,3’);其中在翼缘(2;3,3’)之一个的支承梁(1)横载面中相互间距的端部上设置用于导引运行车辆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在腹板(4,4’)之每个与第一翼缘(2)间距的端部上分别设置第二翼缘(3,3’);其中这些第二翼缘(3,3’)是从腹板(4,4’)的端部开始基本上朝向支承梁(1)的外侧去延伸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迪特尔赖歇尔拉尔夫瓦德豪泽埃里希林德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