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道反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15928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道反应系统。它包括臭氧分配管网、喷嘴、涡流混合器;臭氧分配管网固定于臭氧分配管网支撑结构上,臭氧分配管网支撑结构固定于脱硫系统原烟道内壁上;涡流混合器固定在涡流混合器支撑结构上,涡流混合器支撑结构两端固定在脱硫系统原烟道内壁上;臭氧流量调节阀一端设置有连通管路,臭氧流量调节阀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路连接臭氧分配管网;臭氧流量调节阀上的连通管路上设置有多个并联的连接支路,每个连接支路依次连接臭氧流量调节阀和臭氧分配管网,臭氧分配管网根据脱硫系统原烟道尺寸布置,涡流混合器支撑结构与臭氧分配管网支撑结构呈间隔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稳定可靠脱硫脱硝效果的优点。

A flue reac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ue gas reaction system. It comprises an ozone distribution pipe network, a nozzle and a vortex mixer; an ozone distribution pipe network is fixed on the support structure of the ozone distribution pipe network; an ozone distribution pipe network support structure is fix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original flue of the desulfurization system; a vortex mixer is fixed on the support structure of the vortex mixer; and two ends of the vortex mixer support structure are fixed on the desulfurization system.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original flue of the system, one end of the ozone flow regulating valv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pipelin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ozone flow regulating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zone distribution pipeline network by connecting the pipeline; the connecting pipeline on the ozone flow regulating valv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connecting branches, and each connecting bran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ozone flow regulating valve and the ozone fraction in tur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the ozone distribution network are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flue size of the desulfurization system, and the support structure of the vortex mixer and the ozone distribution network are arranged at interval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able and reliable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道反应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业烟气的净化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烟道反应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生物质发电厂往往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对烟气中的SO2进行脱除,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SCR)或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non-catalyticreduction,SNCR)工艺对烟气中的NOx进行脱除;但由于生物质发电厂燃料的不稳定性,容易造成烟气中的SO2及NOx含量波动较大,因此传统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与SCR、SNCR工艺往往不能保证长期稳定的净化效果。传统生物质发电厂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对烟气中的SO2进行脱除,采用SCR或SNCR工艺对烟气中的NOx进行脱除,当烟气中的SO2含量波动时,需要调节脱硫系统的喷淋量和供浆量,但脱硫系统的喷淋量较为固定,只能通过开启或关闭循环泵调节,跨度较大,不适宜实时调整;供浆量的调节需要将石灰石浆液投入浆液池中进行混合,通过喷淋实现,而循环浆液的喷淋量与投入的石灰石浆液量通常超过500倍,因此调节供浆量也无法实时影响到脱硫效果。当烟气中的NOx含量波动时,需要调节SCR或SNCR系统的喷氨量来进行调整,为保证脱硝效率,喷入的氨气会略微过量,过量的氨气会与烟气中的SO3生成硫酸氢铵,硫酸氢铵极易附着在尾部换热面上形成难以清除的积灰,长期运行会导致锅炉效率下降,严重的还会造成换热器堵塞,影响电厂的安全运行。随着国家对发电厂烟气排放要求的提高,在传统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SCR及SNCR工艺,现有生物质发电厂的脱硫脱硝工艺系统中脱硫脱硝效果不稳定的基础上,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适用于生物质发电厂的脱硫脱硝工艺系统的烟道反应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道反应系统,保证生物质发电在燃料的不稳定性造成烟气中污染物含量波动较大时,提供稳定可靠的脱硫脱硝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烟道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氧分配管网、喷嘴、涡流混合器;臭氧分配管网固定于臭氧分配管网支撑结构上,臭氧分配管网支撑结构固定于脱硫系统原烟道内壁上;涡流混合器固定在涡流混合器支撑结构上,涡流混合器支撑结构两端固定在脱硫系统原烟道内壁上;臭氧流量调节阀一端设置有连通管路,臭氧流量调节阀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路连接臭氧分配管网;臭氧流量调节阀上的连通管路上设置有多个并联的连接支路,每个连接支路依次连接臭氧流量调节阀和臭氧分配管网,臭氧分配管网根据脱硫系统原烟道尺寸布置,涡流混合器支撑结构与臭氧分配管网支撑结构呈间隔布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脱硫系统原烟道截面通过臭氧分配管网划分为等距网格。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涡流混合器支撑结构等距成列固定于脱硫系统原烟道内壁上,每个涡流混合器支撑结构上设置有多个涡流混合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臭氧分配管网支撑结构等距成列固定于脱硫系统原烟道内壁上,每个臭氧分配管网支撑结构上设置多个臭氧分配管网。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一个臭氧流量调节阀对应连接一个臭氧分配管网。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喷嘴设置于臭氧分配管网上;每个臭氧分配管网上设置有多个喷嘴。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保证生物质发电在燃料的不稳定性造成烟气中污染物含量波动较大时,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脱硫脱硝效果;(2)本技术布置于脱硫吸收塔入口处的烟道中,反应后生成的N2O5与SO3迅速进入吸收塔被吸收,无其它负面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B向结构示意图。图1中,脱硫系统原烟道中的一种烟道反应系统左侧的箭头指烟气流向。图中4-臭氧流量调节阀,5-臭氧分配管网,6-喷嘴,7-臭氧分配管网支撑结构,8-涡流混合器,9-涡流混合器支撑结构,10-脱硫系统原烟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技术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参阅附图可知:一种烟道反应系统,包括臭氧分配管网5、喷嘴6、涡流混合器8;臭氧分配管网5固定于臭氧分配管网支撑结构7上,臭氧分配管网支撑结构7固定于脱硫系统原烟道10内壁上;涡流混合器8固定在涡流混合器支撑结构9上,涡流混合器支撑结构9两端固定在脱硫系统原烟道10内壁上;臭氧流量调节阀4一端设置有连通管路,臭氧流量调节阀4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路连接臭氧分配管网5;臭氧流量调节阀4上的连通管路上设置有多个并联的连接支路,每个连接支路依次连接臭氧流量调节阀4和臭氧分配管网5,臭氧分配管网5根据脱硫系统原烟道10尺寸布置,涡流混合器支撑结构9与臭氧分配管网支撑结构7呈间隔布置。脱硫系统原烟道10截面通过臭氧分配管网5划分为等距网格。多个涡流混合器支撑结构9等距成列固定于脱硫系统原烟道10内壁上,每个涡流混合器支撑结构9上设置有多个涡流混合器8。多个臭氧分配管网支撑结构7等距成列固定于脱硫系统原烟道10内壁上,每个臭氧分配管网支撑结构7上设置多个臭氧分配管网5。一个臭氧流量调节阀4对应连接一个臭氧分配管网5(如图1、图2、图3所示)。喷嘴6设置于臭氧分配管网5上;每个臭氧分配管网5上设置有多个喷嘴6(如图3所示)。通过调节各个区域的臭氧流量调节阀使得各处喷出的臭氧量与流经的烟气量匹配,以保证在涡流混合器处臭氧与烟气的均匀混合,不致出现局部臭氧量不足,NOx无法充分转化为N2O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烟道反应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臭氧混合气体通过臭氧流量调节阀4一端设置的连通管路进入臭氧流量调节阀4,再通过臭氧流量调节阀4进入到臭氧分配管网5内,再通过喷嘴6喷入脱硫系统原烟道10中,通过涡流混合器8的混合作用,与原烟气充分混合,将原烟气中的NOx氧化为N2O5,部分SO2氧化为SO3,确保除N2O5之外的氮氧化物含量在50mg/m3以下,满足国家排放要求,SO2的含量控制在脱硫塔可稳定处理的范围之内,从而保证整体SO2排放浓度满足国家排放要求;其中,臭氧混合气体的总量根据烟气中所含NOx含量以及SO2的含量确定,通过调整放电式臭氧发生系统处理进行调节;臭氧分配管网根据脱硫系统原烟道尺寸进行布置,将脱硫系统原烟道截面划分为等距网格,结合对脱硫系统原烟道内的流场模拟,通过调节各个区域的臭氧流量调节阀4使得各处喷出的臭氧量与流经的烟气量匹配,以保证在涡流混合器8处臭氧与烟气的均匀混合,不致出现局部臭氧量不足,NOx无法充分转化为N2O5。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道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氧分配管网(5)、喷嘴(6)、涡流混合器(8);臭氧分配管网(5)固定于臭氧分配管网支撑结构(7)上,臭氧分配管网支撑结构(7)固定于脱硫系统原烟道(10)内壁上;涡流混合器(8)固定在涡流混合器支撑结构(9)上,涡流混合器支撑结构(9)两端固定在脱硫系统原烟道(10)内壁上;臭氧流量调节阀(4)一端设置有连通管路,臭氧流量调节阀(4)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路连接臭氧分配管网(5);臭氧流量调节阀(4)上的连通管路上设置有多个并联的连接支路,每个连接支路依次连接臭氧流量调节阀(4)和臭氧分配管网(5),臭氧分配管网(5)根据脱硫系统原烟道(10)尺寸布置,涡流混合器支撑结构(9)与臭氧分配管网支撑结构(7)呈间隔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道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氧分配管网(5)、喷嘴(6)、涡流混合器(8);臭氧分配管网(5)固定于臭氧分配管网支撑结构(7)上,臭氧分配管网支撑结构(7)固定于脱硫系统原烟道(10)内壁上;涡流混合器(8)固定在涡流混合器支撑结构(9)上,涡流混合器支撑结构(9)两端固定在脱硫系统原烟道(10)内壁上;臭氧流量调节阀(4)一端设置有连通管路,臭氧流量调节阀(4)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路连接臭氧分配管网(5);臭氧流量调节阀(4)上的连通管路上设置有多个并联的连接支路,每个连接支路依次连接臭氧流量调节阀(4)和臭氧分配管网(5),臭氧分配管网(5)根据脱硫系统原烟道(10)尺寸布置,涡流混合器支撑结构(9)与臭氧分配管网支撑结构(7)呈间隔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道反应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北平黎英徐亮王作辉张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龙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