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1514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7:04
本申请公开一种呼吸训练器,包括管盖、弯管、乳胶软管和吹嘴,所述弯管一端与所述吹嘴的出气端连接,所述弯管另一端设置有管盖,所述吹嘴内部设有气孔,所述吹嘴入气端套接有辅助棒,所述吹嘴的出气端位于所述弯管内腔,所述吹嘴的外壁与所述弯管内腔匹配,所述乳胶软管的一端设置有吹嘴连接口,使用呼气训练器,为了扩大和使管道气流稳定,通过吹气和缓慢转动,会产生所需要的气压和声音的变化,通过U型呼气训练器内的乳胶软管及旋转调节的角度形成阻力调节结构,有助于实现呼吸训练器的轻量化和小型化,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和进行训练,从而增强使用者的训练积极性。

A breathing training device

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breathing train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pipe cover, a bend pipe, a latex hose and a blowing nozzle. One end of the bend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outlet of the blowing nozzl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bend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pipe cover. The air inlet end of the blowing nozzle is sleeved with an auxiliary rod, and the air outlet of the blowing nozzle is located in the bend pipe. The outer wall of the blower is match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elbow tube. One end of the latex hose is provided with a blower connecting port. In order to enlarge and stabilize the airflow of the pipe, the required changes in air pressure and sound are produced by blowing and slowly rotating the pipe through the latex hose in the U-shaped exhalation training device. And the angle of rotation adjustment forms resistance adjustment structure, which is helpful to realize the lightweight and miniaturization of the breathing training apparatus, and is convenient for the user to carry and train, thus enhancing the enthusiasm of the user for tra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训练器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呼吸训练器。
技术介绍
呼吸系统疾病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尤其是近年来,全球气温变化大和空气污染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有效的呼吸肌训练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康复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呼吸训练器是指练呼吸的过程中,吸气、呼气会使用到的肌肉群,从而训练肌肉群的器械。现有专利申请号CN201510349181.3《呼吸训练器》中记载了,一种呼吸训练器,是针对解决现有同类产品中吹气和吸气结构设计欠佳的技术问题而设计。该呼吸训练器包括瓶体、波纹软管和气嘴,瓶体由两侧瓶体壳和底部的贴膜连接构成腔体,瓶体的气孔处设有吹气组件,瓶体内设有吸气组件;其要点是所述吹气组件包括罩壳、指针、盖板、单向膜和座壳,瓶体气孔处的座壳内设有单向膜;虽然实现呼吸训练的效果,但体积过于庞大,使用方式复杂。现有技术中专门用于呼吸肌训练的仪器越来越多,各种各样,性能不一,大多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具有较大重量的缺点,这明显并不利于使用者随身携带和根据自身需要调整训练时间,因而可能降低使用者的训练积极性,现有的呼吸训练器气道阻力大,不能调节气道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呼吸训练器,以解决现有呼吸训练器体积庞大,操作复杂,气道阻力大,不能气道阻力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吸训练器,包括管盖、弯管、乳胶软管和吹嘴,所述弯管一端与所述吹嘴的出气端连接,所述弯管另一端设置有管盖,所述吹嘴内部设有气孔,所述吹嘴入气端套接有辅助棒,所述吹嘴的出气端位于所述弯管内腔,所述吹嘴的外壁与所述弯管内腔匹配,所述乳胶软管的一端设置有吹嘴连接口,所述乳胶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软管出气端,所述乳胶软管为空心柱状,所述乳胶软管出气端的内径与所述乳胶软管中部内径相同,所述乳胶软管的内壁设置有支架。可选的,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杆、缓压条和支撑条,所述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缓压条,所述缓压条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条。可选的,所述弯管为“U”形。可选的,所述辅助棒为圆柱状。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一种呼吸训练器,包括管盖、弯管、乳胶软管和吹嘴,所述弯管一端与所述吹嘴的出气端连接,所述弯管另一端设置有管盖,所述吹嘴内部设有气孔,所述吹嘴入气端套接有辅助棒,所述吹嘴的出气端位于所述弯管内腔,弯管的一端套接于吹嘴,所述吹嘴上设有气孔与弯管内腔相连通,吹嘴上设有调节指示位与透明手握弯管上的标识相对应;弯管外壁以及与弯管管底部连接的管盖;所述吹嘴与乳胶软管装配时,必须使乳胶软管一端的“▲”箭头对准吹嘴的调节指示位。U型呼气训练器中,为了扩大和使管道气流稳定,通过吹气和缓慢转动,会产生所需要的气压和声音的变化,通过U型呼气训练器内的乳胶软管及旋转调节的角度形成阻力调节结构,有助于实现呼吸训练器的轻量化和小型化,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和进行训练,从而增强使用者的训练积极性。附图说明为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乳酸软管装配支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乳酸软管装配辅助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弯管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吹嘴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吹嘴俯视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吹嘴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乳酸软管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乳酸软管俯视面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管盖,2、弯管,3、乳酸软管,4、吹嘴,5、支架,501、支撑杆,502、缓压条,503、支撑条,6、辅助棒,7、气孔。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以及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吸训练器,包括管盖1、弯管2、乳胶软管3和吹嘴4,所述弯管2一端与所述吹嘴4的出气端连接,所述弯管2另一端设置有管盖1,所述吹嘴4内部设有气孔7,所述吹嘴4入气端套接有辅助棒6,所述吹嘴4的出气端位于所述弯管2内腔,所述吹嘴4的外壁与所述弯管2内腔匹配,所述乳胶软管3的一端设置有吹嘴连接口,所述乳胶软管3的另一端设置有软管出气端,所述乳胶软管3为空心柱状,所述乳胶软管3出气端的内径与所述乳胶软管3中部内径相同,所述乳胶软管3的内壁设置有支架5。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U型呼气训练器,包括吹嘴、弯管、管盖、乳胶软管、辅助棒、支架。所述吹嘴4和乳胶软管3弯管2。所述乳胶软管3一端的“▲”箭头对准吹嘴4的调节指示位,确保乳胶软管3与吹嘴4连接牢固。所述装好乳胶软管3的吹嘴4与弯管2连通,将吹嘴4上的调节指示位与透明手握弯管2上的标识相对应。所述弯管2与管盖1设有气孔相连通。拿住呼吸训练器弯管2,比平常更深一些吸气,把嘴唇完全地包住吹嘴4,缓缓地吹呼吸训练器,如同要吹够一支蜡烛。吹的时候,会听到乳胶软管3振动的声音。使用时,使用者先通过旋转吹嘴4沿顺时针方向慢慢转动,对应所述刻度线调节所需要的阻力程度,然后咬住咬嘴,使嘴唇紧贴咬嘴外表面,尽力吸气后缓慢呼出,重复次数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而定请参阅图5,所述支架5包括支撑杆501、缓压条502和支撑条503,所述支撑杆501的中部设置有缓压条502,缓压条502起到缓压作用,所述缓压条502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条503,支撑条503起到支撑作用。请参阅图4,所述弯管2为“U”形,通过U型呼气训练器内的乳胶软管3及旋转调节的角度形成阻力调节结构,有助于实现呼吸训练器的轻量化和小型化,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和进行训练。请参阅图5,所述辅助棒6为圆柱状,圆柱状的辅助棒6在使用中不会辅助棒6外壁不会刮碰其他结构。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一种深度呼吸训练器,包括弯管2和吹嘴4、弯管2的一端套接于吹嘴,所述吹嘴4上设有气孔7与弯管2内腔相连通,吹嘴上4设有调节指示位与透明手握弯管2上的标识相对应;弯管2外壁以及与弯管2管底部连接的管盖1;所述吹嘴4与乳胶软管3装配时,必须使乳胶软管一端的“▲”箭头对准吹嘴的调节指示位。U型呼气训练器中,为了扩大和使管道气流稳定,通过吹气和缓慢转动,会产生所需要的气压和声音的变化,通过U型呼气训练器内的乳胶软管3及旋转调节的角度形成阻力调节结构,有助于实现呼吸训练器的轻量化和小型化,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和进行训练,从而增强使用者的训练积极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盖(1)、弯管(2)、乳胶软管(3)和吹嘴(4),所述弯管(2)一端与所述吹嘴(4)的出气端连接,所述弯管(2)另一端设置有管盖(1),所述吹嘴(4)内部设有气孔(7),所述吹嘴(4)入气端套接有辅助棒(6),所述吹嘴(4)的出气端位于所述弯管(2)内腔,所述吹嘴(4)的外壁与所述弯管(2)内腔匹配,所述乳胶软管(3)的一端设置有吹嘴连接口,所述乳胶软管(3)的另一端设置有软管出气端,所述乳胶软管(3)为空心柱状,所述乳胶软管(3)出气端的内径与所述乳胶软管(3)中部内径相同,所述乳胶软管(3)的内壁设置有支架(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盖(1)、弯管(2)、乳胶软管(3)和吹嘴(4),所述弯管(2)一端与所述吹嘴(4)的出气端连接,所述弯管(2)另一端设置有管盖(1),所述吹嘴(4)内部设有气孔(7),所述吹嘴(4)入气端套接有辅助棒(6),所述吹嘴(4)的出气端位于所述弯管(2)内腔,所述吹嘴(4)的外壁与所述弯管(2)内腔匹配,所述乳胶软管(3)的一端设置有吹嘴连接口,所述乳胶软管(3)的另一端设置有软管出气端,所述乳胶软管(3)为空心柱状,所述乳胶软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增仁于庆明朱洪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