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产品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1406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维生素C衍生物在抗肿瘤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发现,应用低剂量的维生素C衍生物,经长时间连续给药,可诱导癌细胞分化,有效抑制癌细胞的恶性表型,为维生素C衍生物在肿瘤分化疗法中的应用提供证据。

Application of vitamin C derivatives in the preparation of anti-tumor product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application of vitamin C derivatives in anti-tumor products. The invention discover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low dose vitamin C derivatives can induc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cancer cells,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malignant phenotype of cancer cells,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vitamin C derivatives in tumor differentiation therap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维生素C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产品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维生素C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产品中的应用,属于医药

技术介绍
维生素C钠,也称为抗坏血酸钠,分子式C6H7NaO6(SodiumL-ascorbate)。目前业内认为,维生素C钠产生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在高剂量(临床上静脉注射后维生素C钠的血浆浓度可达到毫摩尔级别)作用下,通过其产生H2O2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而正常人维生素C的血浆浓度仅为40~100μM,可见临床使用剂量远超过正常生理血浆浓度。已有研究表明,维生素C钠在高剂量下杀伤肾癌细胞,抑制肾癌移植瘤生长的同时,也会因产生的H2O2对正常细胞造成氧化损伤。因而,如何既能保证维生素C钠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又不损害正常细胞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维生素C的另一种衍生物维生素C磷酸酯镁(抗坏血酸磷酸酯镁盐,L-Ascorbicacid2-phosphatemagnesiumsalt,或Magnesiumascorbylphosphate),具有无臭,无味,有吸湿性,溶于水,易溶于稀酸,不溶于乙醇、氯仿或乙醚等有机溶剂,在光、热和空气中较稳定的特点。然而,目前对于维生素C磷酸酯镁的研究还停留在添加剂阶段,主要用于护肤品或饲料添加剂中,利用其消除氧自由基的特点,起到去皱、抗衰老等作用;而对于维生素C磷酸酯镁的其它用途则鲜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维生素C钠在肿瘤治疗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在对维生素C衍生物长期研究中发现,应用低剂量的维生素C钠或维生素C磷酸酯镁,经长时间连续给药,可诱导癌细胞分化,有效抑制癌细胞的恶性表型。因此,特提出保护维生素C衍生物在抗肿瘤产品中的应用。具体地说,所述维生素C衍生物是指维生素C钠、维生素C磷酸酯镁、维生素C磷酸酯钠、维生素C磷酸酯钙、抗坏血酸多聚磷酸酯。所述抗肿瘤产品是指真核生物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剂,或者是指预防和/或治疗肿瘤的药物。在所述真核生物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剂中,所述真核生物为哺乳动物;所述肿瘤细胞为癌细胞;所述癌细胞为肾癌细胞、膀胱癌细胞、黑色素瘤细胞、脑胶质瘤细胞、乳腺癌、肝癌、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胃肠道肿瘤;所述肾癌细胞为人肾癌细胞系786-O、A498。在所述预防和/或治疗肿瘤的药物中,所述肿瘤为癌;所述癌为肾癌、膀胱癌、黑色素瘤、脑胶质瘤、乳腺癌、肝癌、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胃肠道肿瘤等5hmC编程紊乱引起的肿瘤。在上述维生素C衍生物在抗肿瘤产品中的应用中,所述维生素C衍生物在体外细胞实验中的给药方式为直接加入细胞培养基中;给药用量在正常人维生素C的血浆浓度范围内,即100μM;给药时间以连续加药细胞培养传代次数计算,如在增殖与转移实验中均为连续加药处理10代后再进行实验测定;所述维生素C衍生物在体内小鼠移植瘤实验中的给药方式为腹腔注射,均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给药用量均为0.5g/kg/天,给药时间为一个月左右。综上,就维生素C钠而言,建议给药方式是注射,给药方式每周一次,12g/天。连续12个月以上。就维生素C磷酸酯镁而言,考虑到其潜在更稳定的特质,建议口服给药,3g/次,3次/天。当然,维生素C磷酸酯镁也可注射给药,预期用量相比于维生素C钠可以减少。最终,两种维生素C衍生物的剂量和疗效需要通过临床RCT研究来检测和评价。所述抗肿瘤产品的剂型可为注射剂;所述剂型中所采用的辅料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掌握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本专利技术采用维生素C衍生物在生理剂量下长时间连续处理肾癌细胞,明确其作用效果,同时在小鼠移植瘤模型上进行测试以获得体内抗肿瘤作用数据。同时,在基因组学上明确维生素C衍生物对肾癌细胞5hmC分布模式的影响,证明其在表观上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作用,为维生素C衍生物在肿瘤分化疗法中的应用提供证据。本专利技术在各种肾癌细胞系中分别测试了生理浓度(100μM)的维生素C钠、维生素C磷酸酯镁在长时间处理条件下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实施例1-3);同时测试了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钠、维生素C磷酸酯镁对5hmC水平的影响(实施例4),结果显示两者均可显著提高5hmC水平,但维生素C磷酸酯镁毒性很低(实施例5),因此更安全;同时也证明了维生素C钠、维生素C磷酸酯镁是通过5hmC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实施例6);另外,通过hMeDIP-seq研究786-O和HK-2(正常肾细胞系)在维生素C衍生物处理前后5hmC在基因组上整体分布模式,研究发现维生素C钠、维生素C磷酸酯镁可使5hmC的分布更接近“正常状态”,可在表观上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实施例7)。附图说明图1为维生素C衍生物抑制肾癌786-O细胞增殖的曲线图。图2为维生素C衍生物抑制肾癌细胞转移的示意图。图3为维生素C衍生物抑制肾癌移植瘤生长的示意图。图4为生理浓度的维生素C衍生物显著提高肾癌细胞5hmC水平的示意图。图5为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衍生物对肾癌和正常细胞的毒性曲线图。图6为生理浓度的维生素C衍生物对786-OTet2野生型和敲除组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图。图7为生理浓度的维生素C衍生物处理786-O细胞可重塑基因组5hmCpattern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试验验证维生素C衍生物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效果:实验1、维生素C衍生物抑制肾癌786-O细胞增殖S1:将维生素C衍生物维生素C钠、维生素C磷酸酯镁分别配制成100μM,加入到786-O细胞中,每次传代时更换新的含维生素C衍生物的培养基,连续处理10代。S2:然后将处理后的细胞以合适的密度种于96孔板,分成3组:对照组(未处理),维生素C钠组,维生素C磷酸酯镁组。培养期间用长时态活细胞动态观测系统连续监测细胞增殖近50个小时。结果表明,如图1所示,生理剂量(100μM)维生素C衍生物长时间(近50h)处理可显著抑制肾癌细胞增殖。实验2、维生素C衍生物抑制肾癌细胞转移S1:同实验1中S1步骤。S2:将一定数量的细胞种于96孔板,待其长到合适密度后用划痕器对细胞行划痕处理,保证不同组划痕的宽度一致,取不同时间点进行拍照,计算划痕的修复面积,进而评估维生素C钠、维生素C磷酸酯镁对细胞的迁移率影响。结果表明,如图2所示,维生素C衍生物显著抑制肾癌细胞786-O和A498的转移。实验3、维生素C衍生物抑制肾癌移植瘤生长将5×106个786-O细胞注射到裸鼠腋窝下,待肿瘤生长至约150mm3时,准备给药治疗。将裸鼠随机分成3组,体重和瘤块大小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PBS组)、维生素C钠注射组和维生素C磷酸酯镁注射组。维生素C钠、维生素C磷酸酯镁每天腹腔注射一次,剂量为0.5g/kg。肿瘤大小和体重每周测定两次,持续观察,处理30天将肿瘤取下,称瘤重。结果表明,如图3所示,维生素C钠、维生素C磷酸酯镁均可显著抑制移植瘤的生长。实验4、生理浓度的维生素C衍生物显著提高肾癌细胞5hmC水平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衍生物分别处理786-O和A498细胞,然后提取其基因组DNA,采用dotblot(斑点免疫印记)方法,用5hmC特异性抗体去检测5hmC变化,最后通过显影来判断变化幅度的大小。结果表明,如图4所示,生理浓度的维生素C钠、维生素C磷酸酯镁均可显著提高肾癌细胞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维生素C衍生物在抗肿瘤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维生素C衍生物在抗肿瘤产品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生素C衍生物是指维生素C钠、维生素C磷酸酯镁、维生素C磷酸酯钠、维生素C磷酸酯钙、抗坏血酸多聚磷酸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肿瘤产品是指真核生物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剂,或者是指预防和/或治疗肿瘤的药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真核生物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剂中,所述真核生物为哺乳动物;所述肿瘤细胞为肾癌细胞、膀胱癌细胞、黑色素瘤细胞、脑胶质瘤细胞、乳腺癌、肝癌、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胃肠道肿瘤;优选地,所述肾癌细胞为人肾癌细胞系786-O、A498。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慈维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