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显林专利>正文

分布有印刷无法模仿其视觉特征的防伪纤维的防伪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052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分布有印刷无法模仿其视觉特征的防伪纤维的防伪材料涉及具有防伪功能的防伪材料,其上分布有防伪纤维(2),所述防伪纤维(2)的部分表面(3)呈现在所述防伪材料(1)的表面(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表面(3)具有凹凸遮挡结构,其上分布有至少二个色彩图案A和B,所述至少二个色彩图案A和B在所述部分表面(3)上有明显的视觉差异,使在呈现所述部分表面(2)的防伪材料(1)表面(1’)上从不同角度观察所述部分表面(3)时,能分别看到色彩图案A和B。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视觉差异是由防伪材料中防伪纤维部分表面上分布的图案特征被凹凸结构遮挡造成的,而印刷技术无论如何精确也无法仿冒出这种立体结构,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杜绝印刷技术的仿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诸如防伪纸或防伪薄膜或防伪包装之类的防伪材料,特别是一种分布有防伪纤维且印刷无法模仿其视觉特征的防伪材料。
技术介绍
有色纤维加入纸张制造成防伪纸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至今在许多国家的纸币中仍在使用,一些有价证券、税务发票、产品说明书、印刷标签也有应用;特别是荧光纤维,更是在几乎所有的纸币中都有使用。归纳起来防伪纤维通常有单根单色纤维和单根多色纤维。中国专利02168121.0“一种防伪纤维”中所述的是一种单根多色段纤维,即一根纤维的沿长度方向上至少有二种颜色。还有中国专利02170092.4“一种防伪纤维及采用该纤维的防伪纸”中所述的是一种正反面异色的纤维,即纤维的横截面是椭圆形,椭圆形对应有纤维的上下二个表面,二个表面上的颜色有明显的不同,当该种纤维加入纸浆中制成防伪纸时,由于纸纤维的相互作用,椭圆形上下二个表面会平行于纸面,当纸较薄或较透明时,观察同一根纤维,在纸的一面是一种颜色,纸的另一面是另一种颜色。但上述有色纤维的缺陷是现有的印刷细线均可模仿其视觉效果,为了准确区分是到底是纤维还是印刷细线,只有撕开纸或用针挑出纤维观察。这不但不方便,而且诸如纸币、有价证券等商品是不能破坏的,所以其防伪效果就受到很大的限制,造假者往往用印刷细线来仿造时几乎都可以蒙混过关。中国专利02146589.4“一种防伪材料及采用该防伪材料的防伪文件”,其中涉及一种防伪纤维为具有轴向长度和横截面圆形或近似圆形的细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细丝横截面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所述每种颜色所在的轴向颜色段沿轴向呈螺旋状延伸。在任何改变角度观察,普通人凭肉眼均无法感觉到纤维色彩图案的改变,故其仍然是一个等同于平面图案的视觉特征,在肉眼直接可分辨的精度内,较精细的印刷方式仍能模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伪材料,该防伪材料中分布有防伪纤维,通过改变对纤维观察角度,能观察到纤维的不同色彩图案,使现有印刷技术无法模仿其视觉特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伪纤维,当其特有部分表面呈现在防伪材料的至少一个面上时,能使观察者在该面从不同角度能分别独自看到该特有部分上不同的色彩图案,从而用于防伪材料中,使现有印刷技术无法模仿。本专利技术还能提供多种防伪纤维,这些防伪纤维的特有部分表面在防伪材料的制造过程中能自然呈现在防伪材料的至少一个面上,该特有部分使观察者在该面从不同角度能分别独自看到该特有部分上不同的色彩图案,从而用于防伪材料中,使现有印刷技术无法模仿。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防伪材料,其上分布有防伪纤维,所述防伪纤维的部分表面呈现在所述防伪材料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表面具有凹凸遮挡结构,其上分布有至少二个色彩图案A和B,所述至少二个色彩图案A和B在所述部分表面上有明显的视觉差异,使在呈现所述部分表面的防伪材料表面上从不同角度观察所述部分表面时,能分别看到色彩图案A和B。本专利技术防伪材料中分布的防伪纤维的至少两个色彩图案A和B包括在诸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以及其他非可见光下显现的色彩图案,对于可见光下显现的色彩图案,本专利技术防伪材料可实现一线防伪,即大众防伪;对于紫外线、红外线以及其他非可见光下显现的色彩图案,则可用专用工具进行判断,可实现二线防伪。由于本专利技术是在防伪材料中分布的很细的防伪纤维(通常纤维直径不超过100微米)上设置凹凸遮挡结构,且凹凸遮挡结构位于防伪纤维的所述部分表面上,而该部分表面可呈现在防伪材料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至少二个色彩图案A和B在所述部分表面上有明显的视觉差异,因此观察者从防伪材料的该表面上的不同角度观察,由于凹凸结构的遮挡,可分别看到部分表面的色彩图案,具有防伪效果。由于这种视觉差异是由防伪材料中防伪纤维部分表面上分布的图案特征被凹凸结构遮挡造成的,而印刷技术无论如何精确也无法仿冒出这种立体结构,因此本专利技术能有效杜绝印刷技术的仿冒。本专利技术防伪材料中分布的防伪纤维的至少两个色彩图案A和B被凹凸遮挡结构遮挡而被分别看到产生的视觉差异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呈现所述部分表面的防伪材料表面上存在至少二个观察角度a和b,从a角度观察防伪纤维所述部分表面时看到色彩图案A而色彩图案B被防伪纤维所述部分表面上的凹凸遮挡结构挡住看不见,从b角度观察防伪纤维所述部分表面时看到色彩图案B而色彩图案A被防伪纤维所述部分表面上的凹凸遮挡结构挡住看不见;也可以是某一色彩图案不能被完全挡住而另一图案特征能被完全挡住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还可以是因被遮挡在沿纤维长度方向跳跃性的视觉变换。在实施例中将针对附图对各种差异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嵌入上述防伪材料中的防伪纤维,具有能够呈现在所述防伪材料的一个表面的部分表面,其特征是所述部分表面具有凹凸遮挡结构,其上分布有至少二个色彩图案A和B,色彩图案A和B在所述部分表面上有明显的视觉差异,使在呈现所述部分表面的防伪材料表面上从不同角度观察所述部分表面时,能分别看到色彩图案A和B。由于本专利技术防伪纤维上设置有凹凸结构,且凹凸结构设置在可呈现在防伪材料一个面上的防伪纤维的部分表面上,由于凹凸结构的遮挡,观察者在该面从不同角度能分别独自看到该特有部分——部分表面上有视觉差异的色彩图案,从而用于防伪材料中,使现有印刷技术无法模仿其立体结构带来的视觉差异。本专利技术的能使防伪纤维特有部分自然呈现在防伪材料的至少一个面上的目的实质上是控制防伪纤维某一面一定朝向防伪材料的可观察面,根据理论分析及具体实验,平行于防伪纤维最大投影面的防伪纤维表面能够自然呈现在防伪材料的至少一个面上,其实现方式可以为三种一是使防伪纤维外覆盖一层扁平形的透明材料,同时防伪纤维的所述部分表面朝向透明材料的扁平面,这样,扁形纤维的扁平面可自然与防伪材料的可观察面平行,使需要的部分表面呈现在防伪材料的可观察面上。另一种实现方式是使防伪纤维成为弯曲或弯折形,并具有一定的韧性,且所述部分表面位于该弯曲或弯折外表面,这样当加入防伪材料时,防伪纤维能以自身弯曲或弯折态呈现在防伪材料可观察表面上。第三种实现方式是使防伪纤维的整段或部分长度上的横截面为扁平形,防伪纤维的所述部分表面位于该扁平形截面所在扁平面或与该扁平面具共同朝向的防伪纤维的表面,对于整段纤维的横截面是扁平的情况,自然加入防伪材料中扁平面能朝向可观察面;对于纤维部分段的横截面是扁平的情况,扁平段能朝向可观察面,与扁平面相对应的具共同朝向的其他部分自然也跟着朝向可观察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a-图2b是防伪纤维中色彩图案A和B沿防伪纤维长度方向平行排布分布图,图2a是平面图,图2b是截面图;图3是防伪纤维中色彩图案平行排布但与防伪纤维长度方向倾斜的分布图;图4是防伪纤维中色彩图案A和B沿防伪纤维长度方向分布的侧视图;图5a-5g是色彩图案A和B在防伪纤维上径向分布、轴向延伸、但长度方向位置不同的情形图; 图6a-图6b是防伪材料中防伪纤维横截面为单个三角形的示意图,其中图6a是截面图,图6b是平面图;图7a-图7c是防伪材料中防伪纤维横截面为二个并结三角形的示意图,其中图7a是截面图,图7b、7c是平面图;图8a-图8b是防伪材料中防伪纤维横截面为单个四边形的示意图,其中图8a是截面图,图8b是平面图;图9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伪材料,其上分布有防伪纤维(2),所述防伪纤维(2)的部分表面(3)呈现在所述防伪材料(1)的表面(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表面(3)具有凹凸遮挡结构,其上分布有至少二个色彩图案A和B,所述至少二个色彩图案A和B在所述部分表面(3)上有明显的视觉差异,使在呈现所述部分表面(2)的防伪材料(1)表面(1’)上从不同角度观察所述部分表面(3)时,能分别看到色彩图案A和B。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显林
申请(专利权)人:孙显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