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015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0)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壳(10)上的向下凹陷的凹形面板(20),所述底壳(10)内设置有电控板(30)和风机(40),所述电控板(30)与所述风机(40)相邻设置,且所述风机(40)的两个出风通道面对所述电控板(30)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凹板电磁炉散热不足,影响电磁炉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炉
本技术涉及家电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技术介绍
电磁炉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加热的家用电器。电磁炉在工作时,利用高频交流电通过线圈盘以使放置在电磁炉上的锅具底部产生涡流,从而对电磁炉上设置的锅具进行加热。现有技术中,为了适用底部为圆弧凸面的锅具,产生了凹板电磁炉。其中,凹板电磁炉的面板结构和线圈盘的结构不同于普通的平板电磁炉。凹板电磁炉具有向下凹陷的凹形面板,以及向下凹陷的与该凹形面板的形状匹配的线圈盘。当锅具放置在凹板电磁炉上时,锅具底部便可置入凹板形成的凹陷空间内,实现对锅具的立体加热。同时,为了对凹板电磁炉内的电控板进行散热,在凹板电磁炉内设置有风机,该风机通过一个风道对电控板进行散热。然而,由于电控板使用频率过多,且功率过大,关键部件的温升容易偏高,现有凹板电磁炉的散热面积不够,易出现电控板温升过高,导致电控板被烧坏等不良问题,影响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以克服凹板电磁炉散热不足,影响电磁炉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壳上的向下凹陷的凹形面板,所述底壳内设置有电控板和风机,所述电控板与所述风机相邻设置,且所述风机的两个出风通道面对所述电控板设置。本技术提供的电磁炉,该电磁炉包括底壳以及设置在底壳上的向下凹陷的凹形面板,底壳内设置有电控板和风机。该风机与电控板相邻设置,使得风机产生的冷却风不受阻隔可以直接吹响电控板,保证了风量不会衰减,同时,风机的两个出风通道面对电控板设置,增加了风机的出风面积,同时也增大了吹向电控板的面积,保证了电控板能够快速散热,避免了电控板因热量无法散出而导致电控板烧毁的问题,延长了电磁炉的使用寿命。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机的外围设置有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所围成的弧形空间内,且将所述第一导风板相对的两端形成的通道划分为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端的端部与所述电控板的一端抵接设置,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端与所述风机贴合设置,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另一端在逐渐远离所述风机的方向弧形延伸,直至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另一端的端部与所述电控板的另一端抵接设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导风板设置在所述风机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出风通道,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另一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出风通道。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端与所述电控板抵接;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之间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使所述风机产生的风进入所述第一出风通道。通过第一导风板的另一端在逐渐远离风机的方向弧形延伸,第二导风板设置在第一导风板所围成的弧形空间内,在保证出风面积的前提下,冷却风的风量不仅能够被第一导风板的一端与第二导风板进行充分聚拢,还可以在第一导风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导风板的导向作用下,高效率的吹向主控板,使得主控板可以快速降温。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导风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对应所述第二导风板在所述第一导风板上的投影,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在保证风量的前提下,还节省了材料。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导风板的高度与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相同。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三导风板,所述第三导风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导风板的另一端沿着所述电控板延伸至与所述底壳的侧壁。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四导风板,所述第四导风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导风板的另一端沿着所述电控板延伸至所述底壳的侧壁。该第三导风板与第四导风板,可以对吹向主控板的冷却风进行聚拢,使得冷却风被聚拢在主控板所处的位置,防止冷却风从主控板的两端散出,从而保证了冷却风的冷却效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所述出风通道的总出风宽度不小于所述电控板长度的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电控板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凹形面板包括面壳以及设置在所述面壳上的面板,所述面板的中部设置有凹板。该凹板可以对底部为弧形的锅具起到固定作用,防止该锅具的移动。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壳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凹板的形状匹配的凹形线圈盘,所述凹形线圈盘位于所述凹板下方,且位于所述风机和/或所述电控板的上方。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凹形线圈盘的中部设置有硅胶圈,所述硅胶圈内设置有测温组件。该测温组件可以对锅具底部的温度进行测量,从而使得电磁炉可以根据该温度控制电磁炉的加热功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凹形面板还包括:隔热圈,所述隔热圈设置在所述凹板的外缘上。锅具会被承载在该隔热圈上,从而使得锅具的底部与凹板的上表面之间存在间隙,当锅具被加热后,由于该间隙的存在,锅具底部的热量传递给凹板和面板的热量较少,即减少了锅具向电磁炉的反向传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壳内还包括操作板,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底壳的中部,所述电控板位于所述风机的一侧,所述操作板位于所述风机的另一侧。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技术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磁炉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磁炉的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底壳11-出风口12-操作板20-凹形面板21-面壳22-面板23-凹板30-电控板40-风机41-第一导风板411-第一导风板的一端412-第一导风板的另一端413-第一部分414-第二部分42-第二导风板421-第二导风板的一端422-第二导风板的另一端423-开口43-第三导风板431-第三导风板的一端432-第三导风板的另一端44-第四导风板441-第四导风板的一端442-第四导风板的另一端51-第一出风通道52-第二出风通道60-凹形线圈盘61-硅胶圈62-测温组件24-隔热圈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磁炉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磁炉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包括:底壳10以及设置在底壳10上的向下凹陷的凹形面板20,底壳10内设置有电控板30和风机40。该风机40与电控板30相邻设置,且风机40的两个出风通道面对电控板30设置。该凹形面板20上设置有凹坑,该凹坑可以放置底部为圆弧凸面的锅具,电磁炉可以对该锅具进行加热。该凹形面板20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由多个部件组合完成,本实施例对凹形面板20的实现方式不做特别限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凹形面板20包括面壳21以及设置在面壳21上的面板22,面板22的中部设置有凹板23。具体地,该面壳21为环形框架,该环形框架可以通过卡接、螺接以及胶粘等方式设置在底壳10上。面板22可以通过卡接、螺接以及胶粘等方式设置在面壳21上,例如,面壳21上设置有打胶槽,面板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0)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壳(10)上的向下凹陷的凹形面板(20),所述底壳(10)内设置有电控板(30)和风机(4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板(30)与所述风机(40)相邻设置,且所述风机(40)的两个出风通道面对所述电控板(30)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0)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壳(10)上的向下凹陷的凹形面板(20),所述底壳(10)内设置有电控板(30)和风机(4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板(30)与所述风机(40)相邻设置,且所述风机(40)的两个出风通道面对所述电控板(30)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40)的外围设置有第一导风板(41)和第二导风板(42),所述第二导风板(42)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41)所围成的弧形空间内,且将所述第一导风板(41)相对的两端形成的通道划分为第一出风通道(51)和第二出风通道(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41)的一端(411)的端部与所述电控板(30)的一端抵接设置,所述第一导风板(41)的一端(411)与所述风机(40)贴合设置,所述第一导风板(41)的另一端(412)在逐渐远离所述风机(40)的方向弧形延伸,直至所述第一导风板(41)的另一端(412)的端部与所述电控板(30)的另一端抵接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42)设置在所述风机(40)与所述第一导风板(41)的另一端(412)之间,所述第二导风板(42)与所述第一导风板(41)的一端(411)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出风通道(52),所述第二导风板(42)与所述第一导风板(41)的另一端(412)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出风通道(5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42)的一端(421)与所述电控板(30)抵接;所述第二导风板(42)的另一端(422)与所述第一导风板(41)之间形成有开口(423),所述开口(423)用于使所述风机(40)产生的风进入所述第一出风通道(5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41)包括第一部分(413)和第二部分(414),所述第一部分(413)对应所述第二导风板(42)在所述第一导风板(41)上的投影,所述第一部分(413)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414)的高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谷乃林达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