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锅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015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煤锅炉系统,所述燃煤锅炉系统包括:燃煤锅炉,燃煤锅炉为T形,燃煤锅炉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第一脱硝反应器和第二脱硝反应器,第一脱硝反应器和第二脱硝反应器中的每一个位于水平部的左侧,第一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一烟道与水平腔连通,第二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二烟道与水平腔连通;以及第三脱硝反应器和第四脱硝反应器,第三脱硝反应器和第四脱硝反应器中的每一个位于水平部的右侧,第三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三烟道与水平腔连通,第四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四烟道与水平腔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燃煤锅炉系统10具有结构合理、占用空间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煤锅炉系统
本技术涉及能源领域,具体地,涉及燃煤锅炉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未安装脱硝反应器的燃煤锅炉系统来说,由于燃煤锅炉系统布置在厂房内,且厂房内没有预留安装脱硝反应器的空间,因此很难完成脱硝反应器的安装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燃煤锅炉系统,该燃煤锅炉系统具有结构合理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燃煤锅炉系统,所述燃煤锅炉系统包括:燃煤锅炉,所述燃煤锅炉为T形,所述燃煤锅炉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内具有水平腔,所述竖直部内具有竖直腔,其中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水平部相连,所述竖直腔与所述水平腔连通;第一脱硝反应器和第二脱硝反应器,所述第一脱硝反应器和所述第二脱硝反应器中的每一个位于所述水平部的左侧,所述第一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一烟道与所述水平腔连通,所述第二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二烟道与所述水平腔连通;以及第三脱硝反应器和第四脱硝反应器,所述第三脱硝反应器和所述第四脱硝反应器中的每一个位于所述水平部的右侧,所述第三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三烟道与所述水平腔连通,所述第四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四烟道与所述水平腔连通。根据本技术的燃煤锅炉系统具有结构合理的优点。优选地,所述水平部包括左伸出部和右伸出部,所述左伸出部具有下端敞开的左容纳腔,所述右伸出部具有下端敞开的右容纳腔,所述燃煤锅炉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省煤器和第二省煤器,所述第一省煤器设在所述左容纳腔内,所述第二省煤器设在所述右容纳腔内;以及第一主烟道和第二主烟道,所述第一主烟道的上端与所述左容纳腔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主烟道的上端与所述右容纳腔的下端连通,其中所述第一烟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烟道的第一端中的每一个与所述第一主烟道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三烟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烟道的第一端中的每一个与所述第二主烟道的下端连通。优选地,所述燃煤锅炉系统进一步包括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五烟道与所述第一脱硝反应器的烟气出口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六烟道与所述第二脱硝反应器的烟气出口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七烟道与所述第三脱硝反应器的烟气出口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八烟道与所述第四脱硝反应器的烟气出口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烟道、所述第二烟道、所述第三烟道和所述第四烟道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段,所述第一段的上端与所述水平腔连通;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水平地设置,所述第二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段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脱硝反应器、所述第二脱硝反应器、所述第三脱硝反应器和所述第四脱硝反应器中的相应的一个的烟气进口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二段的第一端通过膨胀节与所述第一段的下端相连。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二段上设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供氨管,所述供氨管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第二段内;和多个喷氨管,多个所述喷氨管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第二段内,每个所述喷氨管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氨气喷嘴,每个所述喷氨管与所述供氨管连通。优选地,所述混合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与一个所述喷氨管相连,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与另一个所述喷氨管相连,所述供氨管与所述连接管相连。优选地,多个所述喷氨管构成多个喷氨管组,每个所述喷氨管组包括多个所述喷氨管,所述供氨管为多个,多个所述供氨管与多个所述喷氨管组一一对应地配合,每个所述供氨管与相应的所述喷氨管组的每个所述喷氨管连通。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二段的一部分相对所述第二段的其余部分向下凹陷以便形成落灰凹槽,所述落灰凹槽位于所述混合装置的上游。优选地,所述第一脱硝反应器、所述第二脱硝反应器、所述第三脱硝反应器和所述第四脱硝反应器中的每一个位于所述水平部的下方。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燃煤锅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区域的放大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燃煤锅炉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燃煤锅炉系统的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燃煤锅炉系统10。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燃煤锅炉系统10包括燃煤锅炉110、第一脱硝反应器121、第二脱硝反应器122、第三脱硝反应器123和第四脱硝反应器(图中未示出)。燃煤锅炉110为T形,燃煤锅炉110包括水平部111和竖直部113,水平部111内具有水平腔112,竖直部113内具有竖直腔114。其中,竖直部113与水平部111相连,竖直腔114与水平腔112连通。第一脱硝反应器121和第二脱硝反应器122中的每一个位于水平部111的左侧,第一脱硝反应器121的烟气进口通过第一烟道130a与水平腔112连通,第二脱硝反应器122的烟气进口通过第二烟道(图中未示出)与水平腔112连通。第三脱硝反应器123和该第四脱硝反应器中的每一个位于水平部111的右侧,第三脱硝反应器123的烟气进口通过第三烟道130b与水平腔112连通,该第四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四烟道(图中未示出)与水平腔112连通。由于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燃煤锅炉系统10的燃煤锅炉110为T形,因此在水平部111的正下方、竖直部113的左侧和右侧设置有与燃煤锅炉110相连、相配套的管路、装置等。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燃煤锅炉系统10通过在水平部111的左侧设置第一脱硝反应器121和第二脱硝反应器122、在水平部111的右侧设置第三脱硝反应器123和该第四脱硝反应器,从而不仅可以避免第一脱硝反应器121、第二脱硝反应器122、第三脱硝反应器123和该第四脱硝反应器与已有的管道、装置等冲突,而且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第一脱硝反应器121、第二脱硝反应器122、第三脱硝反应器123和该第四脱硝反应器。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燃煤锅炉系统10具有结构合理、占用空间小等优点。如图1-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燃煤锅炉系统10可以包括燃煤锅炉110、第一脱硝反应器121、第二脱硝反应器122、第三脱硝反应器123和该第四脱硝反应器。其中,第一脱硝反应器121、第二脱硝反应器122、第三脱硝反应器123和该第四脱硝反应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已知的脱硝反应器。燃煤锅炉110可以是T形,燃煤锅炉110可以包括水平部111和竖直部113,水平部111内可以具有水平腔112,竖直部113内可以具有竖直腔114,竖直腔114的上端可以敞开。水平部111的下表面上可以设有与水平腔112连通的通孔115。换言之,水平腔112的底壁面上可以设有通孔115。竖直部113的上表面可以与水平部111的下表面相连,竖直腔114通过通孔115与水平腔112连通。其中,上下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B所示。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脱硝反应器121和第二脱硝反应器122都可以位于水平部111的左侧,第一脱硝反应器121和第二脱硝反应器122也都可以位于水平部111的下方。第三脱硝反应器123和该第四脱硝反应器都可以位于水平部111的右侧,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煤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煤锅炉,所述燃煤锅炉为T形,所述燃煤锅炉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内具有水平腔,所述竖直部内具有竖直腔,其中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水平部相连,所述竖直腔与所述水平腔连通;第一脱硝反应器和第二脱硝反应器,所述第一脱硝反应器和所述第二脱硝反应器中的每一个位于所述水平部的左侧,所述第一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一烟道与所述水平腔连通,所述第二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二烟道与所述水平腔连通;以及第三脱硝反应器和第四脱硝反应器,所述第三脱硝反应器和所述第四脱硝反应器中的每一个位于所述水平部的右侧,所述第三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三烟道与所述水平腔连通,所述第四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四烟道与所述水平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煤锅炉,所述燃煤锅炉为T形,所述燃煤锅炉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内具有水平腔,所述竖直部内具有竖直腔,其中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水平部相连,所述竖直腔与所述水平腔连通;第一脱硝反应器和第二脱硝反应器,所述第一脱硝反应器和所述第二脱硝反应器中的每一个位于所述水平部的左侧,所述第一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一烟道与所述水平腔连通,所述第二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二烟道与所述水平腔连通;以及第三脱硝反应器和第四脱硝反应器,所述第三脱硝反应器和所述第四脱硝反应器中的每一个位于所述水平部的右侧,所述第三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三烟道与所述水平腔连通,所述第四脱硝反应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四烟道与所述水平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包括左伸出部和右伸出部,所述左伸出部具有下端敞开的左容纳腔,所述右伸出部具有下端敞开的右容纳腔,所述燃煤锅炉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省煤器和第二省煤器,所述第一省煤器设在所述左容纳腔内,所述第二省煤器设在所述右容纳腔内;以及第一主烟道和第二主烟道,所述第一主烟道的上端与所述左容纳腔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主烟道的上端与所述右容纳腔的下端连通,其中所述第一烟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烟道的第一端中的每一个与所述第一主烟道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三烟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烟道的第一端中的每一个与所述第二主烟道的下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五烟道与所述第一脱硝反应器的烟气出口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六烟道与所述第二脱硝反应器的烟气出口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七烟道与所述第三脱硝反应器的烟气出口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烟气进口通过第八烟道与所述第四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英杰张仕杰王天海王国平马洪英杨宝坤孙志勇梁炜冯学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