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阳伟专利>正文

一种伞尾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01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伞尾发光装置,伞尾座固定连接在伞具的蜂巢上,伞尾壳盖合在伞尾座上,伞尾座和伞尾壳的配合处设有密封圈,伞尾壳内形成锥面,伞尾壳的侧面开设有通孔;电池和电路板固定安装在伞尾座与伞尾壳形成的内腔中,发光元件固定在电路板上且与伞尾壳内的锥面相对应,发光元件、电池、电路板以及开关通过导体联接形成一发光电路,开关则穿插设置在伞尾壳侧面的通孔中。本装置可使伞具具有照明、警示的功效。(*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尾发光装置,属于伞具的
众所周知,伞具是用于遮阳挡雨的工具,它作为一种日常用品,一直深受使用者及生产者的重视。随着使用者对伞具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生产者研制的不断深入,伞具与其问世时的初形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的伞具不仅只具备遮阳挡雨的功用,还具有抗风、防紫外线、可收折、自动开启甚至自动收折等等功效,而针对上述功效的专利技术创造更是不胜枚举。但是,众多伞具的专利技术创造中,却无一与可令伞尾发光的装置有关。这样,倘若在夜雨中撑伞行走,常因雨夜视线差、难以明视路况而影响行走速度;并且因撑伞的行人需顾及脚下、无法及时看清来往的车辆和行人,而来往的车辆和行人也因视线极差无法及时看清撑伞的行人,故,容易发生行人相撞甚至车祸等事故,使得雨夜中行走的安全性大大降低。又若在夜雨中撑伞行走的同时,再借助手电筒等物来提供照明以及给来往的车辆和行人一个警示,其虽可使行走速度加快、避免因视线差而引起的事故发生,但,既撑伞又拿手电筒的操作,实在很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伞尾发光装置,以使伞具具有照明、警示的功效,令在夜雨中撑伞行走方便、安全。为达成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尾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伞尾座、伞尾壳、密封圈、发光元件、电池、开关以及电路板等组成;伞尾座固定连接在伞具的蜂巢上,伞尾壳盖合在伞尾座上,伞尾座和伞尾壳的配合处设有密封圈,伞尾壳内形成锥面,伞尾壳的侧面开设有通孔;电池和电路板固定安装在伞尾座与伞尾壳形成的内腔中,发光元件固定在电路板上且与伞尾壳内的锥面相对应,发光元件、电池、电路板以及开关通过导体联接形成一发光电路,而电路中的开关则穿插设置在伞尾壳侧面的通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伟
申请(专利权)人:欧阳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