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钦州学院专利>正文

带有控油瓶口结构的润滑油油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9535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控油瓶口结构的润滑油油瓶,包括瓶身5和瓶盖6,在瓶身5的顶端设有圆环形凸台3,圆环形凸台3的中心为出油口且在圆环形凸台3的外壁上周向设有螺纹,瓶盖6通过螺纹盖合在圆环形凸台3上,还包括控油瓶口结构,控油瓶口结构包括过滤层1和可调节出油量的控油层,过滤层1通过卡扣件可拆装在环形凸台的内壁上,控油层为两端开口、内部通过隔板2‑2分为3个出油腔2‑1以上的圆环管2圆环管2的下端与圆环形凸台3连接、其顶端连接有锥形海绵7,在各出油腔2‑1内填充有瓷球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控制瓷球9填充数量来控制出油量。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简单、瓶口的出油量控制方便的有益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控油瓶口结构的润滑油油瓶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油瓶,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控油瓶口结构的润滑油油瓶,属于汽车零配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车链润滑油油瓶一般是针孔结构,即出油嘴未开封时用塑料封死,用的时候就要用针桶破或用剪刀剪开塑料层。这样会使开口大小不一,很难控制出油的流速。具体使用操作是:当车链没油时,通过按压油瓶的瓶身,把油从开口位置按压出来,涂在车链上。采用该种结构的油瓶使用时极易出现车链受油面积不均匀的情况;同时由于按压过度,会导致挤出的润滑油流速快、出油量过多,滴到地面上造成浪费的情况。为解决上述目的,现有技术中对润滑油瓶做了改进,例如授权公告号为20668257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润滑油瓶,包括瓶体,瓶体的上端设有端盖,端盖与瓶体螺纹连接,端盖上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上设有密封塞,在瓶体内设有过滤网和半球状的储油仓,过滤网设置在储油仓的上方,在储油仓的底部设有开口,瓶体上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上端设有按压柄,所述活动杆的下端穿过开口并设有与开口相配合的橡胶塞,在活动杆上设有弹簧,弹簧设置在按压柄与瓶体之间,所述橡胶塞的底部设有镂空板,所述镂空板的边缘设有刮体,所述刮体与瓶体的内壁相接触,瓶体的下端设有出油口。该结构油瓶通过按压活动杆即可将润滑油向机械上注油,使用省力方便,但其体积较大,仅适用于向油仓注油、上油量较大的大型设备,并不适用于自行车链条、汽车转轴等小零配件的上油工作,使用较为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方便的带有控油瓶口结构的润滑油油瓶,它能够再按压出油时有效控制出油料的流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带有控油瓶口结构的润滑油油瓶,包括瓶身和瓶盖,在瓶身的顶端设有与瓶身一体成型的圆环形凸台,所述圆环形凸台的中心为出油口且在圆环形凸台的外壁上周向设有螺纹,所述瓶盖通过螺纹盖合在圆环形凸台上,还包括控油瓶口结构,所述控油瓶口结构包括过滤层和可调节出油量的控油层,所述过滤层通过卡扣件可拆装在环形凸台的内壁上,所述控油层为两端开口、内部通过隔板分为3个出油腔以上的圆环管,所述圆环管的下端与圆环形凸台连接、其顶端连接有锥形海绵,在各出油腔内填充有瓷球。上述方案中,可在每一块隔板上均设有凸条,所述凸条设置在隔板的竖直方向上并与隔板一体成型。上述方案中,为了增加出油腔的弯曲度,所述出油腔的横截面可以为正五边形形结构。上述方案中,可在圆环管与圆环形凸台的连接处安装有一密封环,且在锥形海绵的顶端安装有毛刷。上述方案中,为了增加握持油瓶时的摩擦力,防止油瓶的掉落,可在瓶身的外壁表面上均匀设有防滑粒,所述防滑粒与瓶身的外壁热压为一体。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过滤层可以为带孔筛网或纱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设置在瓶口设置控油瓶口结构,控油瓶口结构包括两端开口、内部通过隔板分为3个出油腔以上的圆环管,在出油腔内填充瓷球,在使用时通过控制瓷球填充数量来控制出油量。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简单、瓶口的出油量控制方便的有益特点。2)通过在瓶身设置防滑粒,使得本结构的润滑油瓶更利于握持,防滑效果好,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带有控油瓶口结构的润滑油油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控油层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过滤层,2、圆环管,2-1、出油腔,2-2、隔板,2-3、凸条,3、圆环形凸台,4、毛刷,5、瓶身,6、瓶盖,7、锥形海绵,8、防滑粒,9、瓷球。具体实施方式带有控油瓶口结构的润滑油油瓶,包括瓶身5和瓶盖6,在瓶身5的顶端设有与瓶身5一体成型的圆环形凸台3。所述圆环形凸台3的中心为出油口且在圆环形凸台3的外壁上周向设有螺纹。所述瓶盖6通过螺纹盖合在圆环形凸台3上。在瓶身5的外壁表面上均匀设有防滑粒8,所述防滑粒8与瓶身5的外壁热压为一体。所不同的是:还包括控油瓶口结构,所述控油瓶口结构包括过滤层1和可调节出油量的控油层。具体地,所述过滤层1为带孔筛网或纱布,起到过滤润滑油中含有的杂质的作用。其中,所述过滤层1通过卡扣件可拆装在环形凸台的内壁上。如图2所示,所述控油层为两端开口、内部通过隔板2-2分为3个出油腔2-1以上的圆环管2。所述圆环管2的下端与圆环形凸台3连接、其顶端连接有锥形海绵7。为了防止漏油的情况,在圆环管2与圆环形凸台3的连接处安装有一密封环,且在锥形海绵7的顶端安装有毛刷4。本实施例中,内部中空的圆环管2分为7个出油腔2-1,且所述出油腔2-1的横截面为正五边形形结构、起到增加出油腔2-1内部结构的弯曲作用。在各出油腔2-1内填充有瓷球9。为了防止填充在出油腔2-1内的瓷球9无间隙堆叠的情况,同时为了增加瓷球9与出油腔2-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在每一块隔板2-2上均设有凸条2-3。所述凸条2-3设置在隔板2-2的竖直方向上并与隔板2-2一体成型。本润滑油油瓶在使用时,当需要出油量较大时,在出油腔2-1内填充的瓷球9数量较少/甚至不填充,这样出油腔2-1内就有足够大的空间供润滑油流出;当需要出油量较小时,在出油腔2-1内填充的瓷球9数量相对多些,这样出油腔2-1的内部空间就会被瓷球9占用,从而使润滑油从较小的间隙中流出,并且出油腔2-1内为正五边形结构,进一步起到缓冲和降低出油速度的目的。在使用时,可通过挂钩在润滑油油瓶上悬挂一小袋子或小罐子来装瓷球9。以上仅为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有控油瓶口结构的润滑油油瓶,包括瓶身(5)和瓶盖(6),在瓶身(5)的顶端设有与瓶身(5)一体成型的圆环形凸台(3),所述圆环形凸台(3)的中心为出油口且在圆环形凸台(3)的外壁上周向设有螺纹,所述瓶盖(6)通过螺纹盖合在圆环形凸台(3)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油瓶口结构,所述控油瓶口结构包括过滤层(1)和可调节出油量的控油层,所述过滤层(1)通过卡扣件可拆装在环形凸台的内壁上,所述控油层为两端开口、内部通过隔板(2‑2)分为3个出油腔(2‑1)以上的圆环管(2),所述圆环管(2)的下端与圆环形凸台(3)连接、其顶端连接有锥形海绵(7),在各出油腔(2‑1)内填充有瓷球(9)。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控油瓶口结构的润滑油油瓶,包括瓶身(5)和瓶盖(6),在瓶身(5)的顶端设有与瓶身(5)一体成型的圆环形凸台(3),所述圆环形凸台(3)的中心为出油口且在圆环形凸台(3)的外壁上周向设有螺纹,所述瓶盖(6)通过螺纹盖合在圆环形凸台(3)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油瓶口结构,所述控油瓶口结构包括过滤层(1)和可调节出油量的控油层,所述过滤层(1)通过卡扣件可拆装在环形凸台的内壁上,所述控油层为两端开口、内部通过隔板(2-2)分为3个出油腔(2-1)以上的圆环管(2),所述圆环管(2)的下端与圆环形凸台(3)连接、其顶端连接有锥形海绵(7),在各出油腔(2-1)内填充有瓷球(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控油瓶口结构的润滑油油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建战浩王学锋潘伟韦宏教闭莉河石海信张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钦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